核心问题引领,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数学问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本文章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讨论如何以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深度学习;方法
  前 言
  以核心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是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提出适合学生深度学习与探究的数学问题,可以使学生提高数学知识运用与理解能力.
  一、核心问题的含义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想要完成数学知识学习目标,就必须能解答数学核心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在用数学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围绕数学课程内容,明确核心问题.学生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数学知识点,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第二,根据数学核心问题设定数学学习目标.教师指明问题的探究方向和解决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引导学生探究与解决数学核心问题.
  第三,分析数学核心问题,找到解决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路.
  第四,探究解决数学核心问题的方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通过核心问题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许多学生比较害羞,害怕被教师责备,因此不愿多说话,不愿表达自己的学习想法.以核心问题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引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数学知识探究,能使数学教学不再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分享自己解决数学核心问题的方法及思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随之变多,数学课堂气氛也变得十分活跃.学生通过交流获取他人的学习想法及思路,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通过核心问题来打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方法
  (一)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及核心问题
  教师应围绕数学知识设计数学核心问题,使学生知道自己需要探究哪些数学知识等,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促使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还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及本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确定数学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
  以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的“混合运算”一课时内容为例,在设计这一课时的数学核心问题之前,教师要了解这一课时讲了哪些数学知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有哪些,然后设计有针对性的数学核心探究问题,使学生围绕这一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度学习.“混合运算”的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了解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出发,一步步深化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情境,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度学习,从而避免数学问题难度太大而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请看如下问题:
  1.口算题.
  2×4=
  8×3=
  40-5=
  80 12=
  2.请看下面几道算式,说一说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12-3 4=
  55 18-21=
  3.情境问题.
  期末考试要到了,小红去书店买了3本练习册和5支笔,练习册的价格是每本15元,笔的价格是每支2元,那么小红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呢?
  在问题引领下,教师可以导入新课题“混合运算”的有关内容,讲解混合运算的先乘后加减运算规则,引导学生探究上述数学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混合运算,含乘、加的两步试题应该先算哪个,等等.教师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让学生逐步被有趣的问题吸引,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与欲望,投入数学问题的探究中,最终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二)通过适当的合作互动营造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气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互动,引导学优生与学困生合作,共同探究数学核心问题,这对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核心问题,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及方向,然后将学生分组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各小组深入分析数学核心问题,提出解决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路.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观察物体”课时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物体观察的数学探究问题,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引入如图1所示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然后要求学生从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描述立体图形的相对位置,并且说一说自己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时看到了什么形状.
  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围绕立体图形开展观察实践活动,进行深度学习与探究.此时,学生可以自由分配学习任务(如谁负责准备观察工具、谁负责记录观察过程等),合作探究数学问题.
  (三)通过有效的学习评价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
  在完成数学核心问题探究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整个探究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遗漏的知识点,最终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因此,在完成数学核心问题探究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各小组进行学习与探究的总结性评价,分析本组研究了哪些数学问题,使用了哪些数学学习工具,学习了哪些数学性质、定理,得出了哪些数学结论等,从而引导学生总结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分析意识与总结习惯.
  以“如何从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立体图形的相对位置?”为例,在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关于立体图形的观察探究活动,对探究结果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比如,学生可以探讨自己使用了哪些观察工具,也可以探讨自己观察了哪些立体图形、运用了哪些观察手段等,对数学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数学知识的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总结性评价等,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海鲸.问题引领,促发学生的“深度学习”[J].数学教学,2019(19):55.
  [2]蒋自军.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研究[J].考试周刊,2019(86):63-64.
  [3]沈红梅.小学数学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式探索[J].读天下,2019(18):15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向前推进,教育环境有所优化,学生的均衡发展被反复强调.然而,根据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再加上数学的逻辑性要求较强,部分中学生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成为学困生,对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此,本文对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具体表现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学生、教师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策略,以期帮助数学学困生走出目前
【摘要】聚合思维简单来说就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为一个焦点,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求同思维法、集合思维法,这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深化数学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为切入点,并结合计算教学这一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聚合思维这一高阶数学思维能力的可行措施,并最终指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字】小学数学;聚合思维;数学核心素养  要想有计划、有意识、
【摘要】相较于小学其他科目来说,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較强、对学生逻辑要求比较高的科目.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相应问题进行一个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定理,从而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效率.下文将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为话题,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
【摘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教育发展,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目标,如从以往的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化,又从能力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今又向核心素养过渡.学生的核心素养被教育单位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而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也是以核心素养为根本内容,其是教育改革的抓手.高中数学在核心素养层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其运算能力以及数据分析水平,这些方面彼此独立又互相影响.
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小学教育发展阶段,学校和社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为关注。学校在大力发展理 论学科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就家校合作的小学德育教育策略进行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我国小学的德育教 育工作,以此供相关人参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