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自信心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明显作用。教师不但能用“赏识”教育来激发其自信心,也可用“挫折教育”锤炼其自信心,提高小学生竞争力,进而发展自信心,此外还要通过鼓励、正确评价学生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
[关健词]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法】:G444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若我们缺乏自信心,就容易被环境影响,从而放弃自己的目标。自信心是学生重要心理品质。自信心强的学生,才能发挥内在潜能,进而获得成功。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挫折、失败。所以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激发自信心策略—使用“赏识教育”
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自信是人格的核心之一。自信形成的关键时期在10岁左右。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赏识是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美籍华人物理学家钱致榕讲过一个故事:他在读中学时,一位负责的老师300名学生中挑了60名学生组了一个“荣誉班”。这位老师说:“你们是从300名学生中严格挑选出来的优秀的学生,是很有潜质、很有前途的学生。”结果,这个“荣誉班”真的出了不少人才。事实上,这60名学生是随机抽取的。我们也要积极鼓励学生,比如,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首先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再委婉地指出其中的错误。成功的教育是一种赏识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给他们信心的教育。“学困生”平时很难听到夸奖,责备几乎无所不在,久而久之就没有了自信心。教师要多给他们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让他们觉得教师对他们重视、关怀,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锤炼自信心策略—适当使用“挫折教育”
挫折能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小学生每克服一个挫折,就会自信一些。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克服挫折。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享受着特殊待遇,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这会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提高他们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能力。
3.发展自信心策略—帮助学生学会竟争
教学的任务并不是使人变得多么聪明,而在于学会怎样使人变得聪明,在哪方面聪明。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里都非常投入,自信心特别强。我们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在竞争中取得成功,树立自信。教师应该多组织各种兴趣活动和竞赛,为学生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活动中逐渐获得自信。
4.保护自信心策略—鼓励学生勇敢克服困难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一个正常人仅仅运用了其能力的6%。这说明人拥有巨大的潜力是不争的事实。小学生精力充沛,喜欢挑战自我,但容易被困难所难住,解决困难时会犯各种错误。此时教师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学生面前都不应讽刺挖苦,竭力保护学生的自信。比如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上的错误并找出原因,对学习退步的学生应单独谈话,提出改进建议。
5.巩固自信心策略—正确评价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学生得到中肯的评价,就会感到自己被重视,就会更加自信。所以教师应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评价学生,多考虑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恰当做出评价。即使学生部分方面做得不好,教师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帮助他们、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
参考文献
[1]王鸿.浅谈小学生歌唱自信心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1(02).
[2]孙达梅.浅议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養[J].新课程(中).2011(03).
[3]游勇先.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05).
[关健词]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法】:G444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若我们缺乏自信心,就容易被环境影响,从而放弃自己的目标。自信心是学生重要心理品质。自信心强的学生,才能发挥内在潜能,进而获得成功。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挫折、失败。所以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激发自信心策略—使用“赏识教育”
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自信是人格的核心之一。自信形成的关键时期在10岁左右。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赏识是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美籍华人物理学家钱致榕讲过一个故事:他在读中学时,一位负责的老师300名学生中挑了60名学生组了一个“荣誉班”。这位老师说:“你们是从300名学生中严格挑选出来的优秀的学生,是很有潜质、很有前途的学生。”结果,这个“荣誉班”真的出了不少人才。事实上,这60名学生是随机抽取的。我们也要积极鼓励学生,比如,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首先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再委婉地指出其中的错误。成功的教育是一种赏识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给他们信心的教育。“学困生”平时很难听到夸奖,责备几乎无所不在,久而久之就没有了自信心。教师要多给他们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让他们觉得教师对他们重视、关怀,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锤炼自信心策略—适当使用“挫折教育”
挫折能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小学生每克服一个挫折,就会自信一些。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克服挫折。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享受着特殊待遇,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这会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提高他们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能力。
3.发展自信心策略—帮助学生学会竟争
教学的任务并不是使人变得多么聪明,而在于学会怎样使人变得聪明,在哪方面聪明。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里都非常投入,自信心特别强。我们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在竞争中取得成功,树立自信。教师应该多组织各种兴趣活动和竞赛,为学生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活动中逐渐获得自信。
4.保护自信心策略—鼓励学生勇敢克服困难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一个正常人仅仅运用了其能力的6%。这说明人拥有巨大的潜力是不争的事实。小学生精力充沛,喜欢挑战自我,但容易被困难所难住,解决困难时会犯各种错误。此时教师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学生面前都不应讽刺挖苦,竭力保护学生的自信。比如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上的错误并找出原因,对学习退步的学生应单独谈话,提出改进建议。
5.巩固自信心策略—正确评价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学生得到中肯的评价,就会感到自己被重视,就会更加自信。所以教师应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评价学生,多考虑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恰当做出评价。即使学生部分方面做得不好,教师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帮助他们、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
参考文献
[1]王鸿.浅谈小学生歌唱自信心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1(02).
[2]孙达梅.浅议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養[J].新课程(中).2011(03).
[3]游勇先.浅谈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