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66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MC和LC对两种胆囊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依据术式差异分组,其中62例给予LC设为LC组,其余64例给予MC设为MC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与下床活动时间对比,差异具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与工作恢复时间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LC组与MC组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6.45%、7.81%,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MC和LC作为临床切除胆囊的两种微创术式,其疗效各具优劣,临床应依据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以及术者的经验等多方因素考虑选择适宜术式。
  【关键词】腹腔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囊疾病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024—02
  胆囊切除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胆囊疾病的重要外科治疗方式,其主要包括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OC因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且术后恢复较慢已逐渐被对患者机体损伤小而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所取代。MC与LC均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但对于在哪种情况下使用LC或MC,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我院本次对收治的126例胆囊疾病患者分别给予了MC与LC两种手术方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依据术式差异分组,其中62例给予LC设为LC组,其余64例给予MC设为MC组。两组男、女性例数分别为67、59例,年龄范围在18~62岁,(46.6±2.5)岁为年龄平均数。两组ASA分级中Ⅰ~Ⅱ、Ⅲ~Ⅳ级分别为101、25例。两组术前均行B超或胆囊造影、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两组均无上腹部手术史与不能耐受手术的心、肝、肺、脑、肾等系统疾病。两组上述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两组硬膜外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为60、66例,术前两组均予以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检查,均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①LC组:建立人工气腹并将腹压控制在1.6~2.0kPa,采用四孔法手术。将Calot三角区域予以钝性分离以确保术野清楚,观察该区域血管分布情况,并用钛夹夹住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并予以切断,应用电凝钩将胆囊分离,对胆囊床作凝血处理。如果通过电凝止血后胆囊床仍在渗血应选择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予以止血。②MC组:选择右上腹腹直肌位置切长约3~5厘米的小口,进入腹腔后在胆囊下方与左侧位采用纱布将脏器分开,把配有冷光源的小S形直角拉钩予以倒置以便充分暴露术野,再采用大弯钳把胆囊颈往右下方牵拉并将Calot三角区充分显露,钛夹切断胆囊动脉而暂不切断胆囊管,将胆囊完全游离,并辨清胆囊管与胆总管间解剖结构后将胆囊管切断,对胆囊床进行电凝止血,术毕采用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两组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均依据临床胆囊床渗血与周边炎性反应情况确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状况(包括手术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软件为SPSS16.0,计数与计量分别为%与(X±s)构成,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两组手术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显著性(P<0.05);而其术中失血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O.05),见表1。
  2.2两组术后恢复状况对比
  两组肠道功能恢复与下床活动时间对比组间具差异性(P<0.05);工作恢复时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2.3并发症
  LC组术后4例(6.45%)并发症(其中2例发热、切口疝与下肢静脉炎各1例),MC组术后5例(7.81%)并发症(其中2例切口液化、3例发热),组间差异不明显(x2=0.00,P<0.05),两组均予以对症处理后并发症状得以消除。
  3讨论
  胆囊切除术作为临床常见的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手段,其在临床的应用已日趋成熟。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标准的胆囊切除手术方式,但随着近年来科技不断革新,其在临床已逐渐被微创手术所取代。LC和MC作为两种现代微创手术,因其临床各具优缺点,使其当前在临床的应用尚存争议。LC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少,是胆囊良性疾病切除术的“金标准”,现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常用术式。但因其对手术操作者自身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适应证相对较窄,主要适用于良性胆囊疾病和无手术禁忌患者,而不适用于胆囊穿孔、坏疽积脓等病症,使其临床应用具一定局限性。MC具切口小与失血量少等优势的同时,操作者还能在直视情况下进行手术,并能借助传统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进行手术操作,故具更广泛的手术适应证,对病理报告显示为恶性或局部解剖模糊的患者可通过延长切口来完成手术,更有利于把握术中及预后情况。
  我院本次观察发现:两组手术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与下床活动时间对比,差异具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与工作恢复时间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LC组与MC组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6.45%、7.81%,组间差异明显(P<0.05)。可见:MC和LC作为临床切除胆囊的两种微创术式,其疗效各具优劣,临床应依据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以及术者的经验等多方因素考虑选择适宜术式。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收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2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分别有6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在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精力、情感、睡眠、躯体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等生活质量方面均要优于对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微创经皮肾镜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对60例微创经皮肾镜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和疼痛相关的影响因素(P>0~5)及心率、血压(P>0.0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以疼痛教育和自我效能感为主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P<0.01)及术后第一天心率、血压(P<0.05)。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原因及采取措施。方法:对例38例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帮助患者很大程度上减少膀胱痉挛发生,能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膀胱痉挛;原因;采取措施  【中
【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100例,为了便于研究及对比,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50人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而乙组50人在甲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记录和对比两组的护理有效性。结果:在护理后,乙组产后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皆比甲组低,且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体重皆优于甲组,护理效果对比明显(P0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糖尿病护理管理活动中开展全程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共174例糖尿病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7例,给予前组常规性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后组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两组不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控制率为94.25%,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3.9
对四川近50 年来年推广面积6-67 万hm2(100 万亩) 以上的40 个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6 条酯酶同工酶酶带中有7 条酶带呈现多态性,其余9 条酶带在所有供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