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谢组学通过评估各种生物液体或组织中的小分子物质,分析生物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垂体腺瘤早期的诊断、鉴别及评估比较困难,缺乏特殊的生物学标记物。近年来为了寻找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物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很多学者应用多种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对垂体腺瘤病理组织及患者血清、尿液等生物液体内的代谢物质展开研究。本文现围绕垂体腺瘤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裂头蚴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7月至2019年5月确诊的62例脑裂头蚴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手术组(39例)及药物驱虫组(23例),手术组患者在导航辅助下开颅手术取虫并切除病灶,未取到活虫的患者行癫痫灶切除术或皮层热灼术。药物驱虫组患者均予以吡喹酮治疗,剂量为60 mg/(kg·d),10 d为1
目的探讨沉默P2X4R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给予6-OHDA作用的SH-SY5Y细胞依据6-OHDA浓度的不同分为0 µmol/L 6-OHDA组、50 µmol/L 6-OHDA组、100 µmol/L 6-OHDA组和150 µmol/L 6-OHDA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Wester
目的评价氢气对脓毒症大鼠免疫抑制状态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8周龄,体重220~260 g。实验Ⅰ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脓毒症组(Sep组,n=36)和假手术组(Sham组,n=12)。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于CLP术后即刻、1、2、3和4 d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组织相容性DR抗原(HLA-DR)/ CD14+单核细胞水平。外周血HLA-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9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性卒中分为卒中组(60例)和非卒中组(25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及复发性肿瘤等因素是否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性卒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强化管理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案,将自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及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84例、潍坊市临朐县中医院外三科的12例、潍坊市临朐县人民医院脑外一科的10例共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术后住院期间,对照组
目的分析影响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LHI)患者发生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M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有早期预测价值的可视化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确诊为LHI的患者274例进入研究,根据病情进展分为MMI组(n=97)和非MMI组(n=177)。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
前床突是颅底的重要解剖结构,一些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常需切除前床突,以达到病变部位并充分暴露周围结构、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本文现围绕前床突的解剖及变异、前床突切除的方式以及前床突切除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得益于电外科技术、数字影像技术、激光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近20年来,微创手术在外科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推广,而泌尿外科是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将就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和其展望作一简要介绍。
目的评价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肠黏膜肥大细胞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8只,9~12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组(Sham+C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肠缺血再灌注+色甘酸钠组(I/R+CS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4 h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