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多次实施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本文通过对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相关文献的分析、探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目前在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好的指导教学,落实新课改精神。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一、新课改概况
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又称新课改,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传授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构建独立思维模式的立体教育模式转变;将以追求高难度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着眼于实践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综合知识教育模式。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二、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教育学家、实际教学工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了诸多探讨。
学者刘陈霞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其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其参与性,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并将传统的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转变为强化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有很多教育工作者通过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新课改的实施,例如:贵州省平塘县克度中学的杨引霞提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如模拟实际生活场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意识、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应用音乐教学法,通过英语歌曲的学习达到教学目的。同时,通过开设英语角等兴趣小组,拓展课外活动,将英语学习、实践与兴趣相结合。张明亮在山东省胶州市第十八中学引进了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设定英语情景表演、活动验收采访合作、小组成员相互指导和评价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秦培元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着眼点,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原因,包括:教育理念问题、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教学评价方式问题,充分理解新课改的理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有针对性的从课前准备,课上实施,课后评价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调互动学习,采用激励的评价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李彦粉在其文章中分析了传统的英语教育存在的弊端,指出其存在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她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营造合适的英语教学环境,教师自身能力提升以及教学思路的创新,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对新课改基本原则的理解不透彻,落实方法不合理。新课改主要侧重于在基础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些教育工作者仅仅将新课改理解成对教材的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应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原来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向重视实践应用的素质教育转变。而仍有一些学校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教学方法死板,同时对新课改的标准理解不透彻,无法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使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应加强对新课改的理念、原则的深入理解,从国家、地方到学校逐层深化落实。在英语教学中按照新课改的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评价标准。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创新,对教学质量进行合理性评估。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新课改应注意循序渐进,使教师和学生逐步适应。注意借鉴其他教学机构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忌盲目推进。
2.传统教育理念制约新课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新课改的实施对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英语教学中由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体,向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体转变,教育方式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向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转变,评价标准由原来的百分制向以激励为主要目的的灵活评价方式转变。然而,很多教师尚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很多学生对主动学习无从入手,甚至很多家长担心灵活、趣味的教育模式会影响学生学习、升学。这些都制约了新课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应循序渐进的树立教师、学生、家长对于新课改的正确观念。借鉴其他教学机构的成功案例,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3.教学力量薄弱不利于新课改的有效推进。教学力量包括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新的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具备专业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同时,需要学校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外实践基地等硬件设施。各学校应该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重视对教师的培训、考核。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建国以来,我国多次实施教育改革。新课改的实施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初中英语教学遵循新课改的原则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标准方面进行了很多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在教学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理解新课改的主要思想,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探讨教学方法,确保新课改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陈霞.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新做法[J].科学大众.2009.10:45
[2]杨引霞.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4.4(17):37.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一、新课改概况
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又称新课改,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传授知识、培养实践技能、构建独立思维模式的立体教育模式转变;将以追求高难度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着眼于实践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综合知识教育模式。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二、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在新课改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教育学家、实际教学工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了诸多探讨。
学者刘陈霞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指出,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其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其参与性,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并将传统的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转变为强化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有很多教育工作者通过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新课改的实施,例如:贵州省平塘县克度中学的杨引霞提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如模拟实际生活场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意识、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应用音乐教学法,通过英语歌曲的学习达到教学目的。同时,通过开设英语角等兴趣小组,拓展课外活动,将英语学习、实践与兴趣相结合。张明亮在山东省胶州市第十八中学引进了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设定英语情景表演、活动验收采访合作、小组成员相互指导和评价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秦培元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为着眼点,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原因,包括:教育理念问题、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教学评价方式问题,充分理解新课改的理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有针对性的从课前准备,课上实施,课后评价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调互动学习,采用激励的评价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李彦粉在其文章中分析了传统的英语教育存在的弊端,指出其存在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她提出了相应对策,包括:营造合适的英语教学环境,教师自身能力提升以及教学思路的创新,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对新课改基本原则的理解不透彻,落实方法不合理。新课改主要侧重于在基础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些教育工作者仅仅将新课改理解成对教材的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应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原来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向重视实践应用的素质教育转变。而仍有一些学校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教学方法死板,同时对新课改的标准理解不透彻,无法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使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应加强对新课改的理念、原则的深入理解,从国家、地方到学校逐层深化落实。在英语教学中按照新课改的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评价标准。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创新,对教学质量进行合理性评估。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新课改应注意循序渐进,使教师和学生逐步适应。注意借鉴其他教学机构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忌盲目推进。
2.传统教育理念制约新课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新课改的实施对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英语教学中由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体,向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体转变,教育方式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向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转变,评价标准由原来的百分制向以激励为主要目的的灵活评价方式转变。然而,很多教师尚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很多学生对主动学习无从入手,甚至很多家长担心灵活、趣味的教育模式会影响学生学习、升学。这些都制约了新课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应循序渐进的树立教师、学生、家长对于新课改的正确观念。借鉴其他教学机构的成功案例,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3.教学力量薄弱不利于新课改的有效推进。教学力量包括师资力量及硬件设施。新的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具备专业知识、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同时,需要学校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外实践基地等硬件设施。各学校应该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重视对教师的培训、考核。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教学投入,改善教学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建国以来,我国多次实施教育改革。新课改的实施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初中英语教学遵循新课改的原则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标准方面进行了很多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在教学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理解新课改的主要思想,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探讨教学方法,确保新课改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陈霞.浅谈新课改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新做法[J].科学大众.2009.10:45
[2]杨引霞.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4.4(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