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知识产权的侵权认定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re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如今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为应对此类现象,本文就知识产权的侵权如何认定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知识产权 侵权认定 无过错责任
  作者简介:庞晓曦,西北大学法学院2009级国际法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7-111-01
  
  一、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
  中国入世之后,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加以完善已经成为法律工作的重点。17世纪上半叶产生了近代专利制度;一百年后产生了“专利说明书”制度;又过了一百多年后,从法院在处理侵权纠纷时的需要开始,才产生了“权利要求书”制度。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认定及制裁采用过错责任原则,而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补充。但根据我国的归责原则主要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对知识产权中凝结的无形的知识资产进行举证和质证,提高了知识产权法在侵权认定方面的运作效率。我国知识产权对在先权利进行保护,实质上它是对无过错侵权的排除。这样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极易运用手中的权利进行垄断和控制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包括:外观设计、实用新型设计、工业品外观设计、原产地标记、版权以及与其有联系的邻接权等。产品外观设计侵权和侵权后产生的法律及经济利害关系的处理,是知识产权法工作的核心。
  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损害事实
  损害事实就是实际遭受的损害,如财产上的损失或精神上的痛苦。我国知识产权法对有关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如下规定:(1)《著作权法》第46、47条规定,未经表演者许可的录制行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复制行为、汇编行为,都属侵权行为。如果侵权人只是对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进行了复制、汇编,即没有相应的使用和出售现象,这就不会发生损害事实,当然也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该法将这种行为认定为侵权。(2)《专利法》第11条对专利权人的制造权、许诺销售权进行了规定。如果侵权人只是制造或许诺销售专利产品,既没有使用,也没有销售或赠予,在此情况下,也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专利法》第57条也将这种行为认定为专利侵权行为。(3)《著作权法》第49条、《专利法》第61条、《商标法》第57条分别规定了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的侵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通过法条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不以损害事实的存在为要件。
  (二)行为人过错
  有一部分学者主张对此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为这部分学者认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有的学者认为该类侵权行为具有多种属性,包含了多种行为,主张同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还有的学者主张引进无过错责任原则。笔者认为,事实上,我国知识产权法已经承认了无过错责任的地位。如《专利法》第63条第2款、《商标法》第50条第3款规定:如果善意使用、销售依然构成侵权,能证明其有合法来源的,可以免除其赔偿责任,“但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非故意行为……属于侵犯专利权行为”就要承担民事责任。显然此处规定的民事责任不以行为人过错为要件,同理,对侵权行为的认定也不以行为人过错为构成要件。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侵权行为是多种不法行为的组合,其构成要件法律规定的各种不法行为共有的构成要件。即只要有行为的违法性就构成侵权。
  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根据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分析,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只需要判断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
  判断行为有无违法性,理论和实践中通常用认为,凡侵害他人权利,若没有违法阻却事由,即属违法。即一个行为只要侵入知识产权专有权的范围,不问其结果如何、主观状态如何,如果没有违法阻却事由,即可以认定该行为是侵权行为。
  因为,只有认定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成立后,才能进一步判断侵害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至于要承担哪种民事责任,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看属于哪一种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如果满足了“四要件”,则应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如果违法行为正在进行或违法状态正在持续,虽然还没有出现损害后果,但也应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民事责任;如果,没有过错,但获得了不当得利,则应承担返还财产的民事责任。
  判断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进行判断。日常生活用品的特征各异,它们的外观设计造型繁多,因此,对生活用品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对其是否侵权进行认定时,具体的处理办法是,把被诉产品与专利产品进行比较,对其造型、款式、图形、三维立体感、颜色搭配是否相同或近似进行判断,依照专利文件中的图形对被诉产品进行比较,是否侵权会显得一目了然,有利于侵权人依照法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日常用品为了提高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一般都具有审美功能,进行外观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其使用功能。法律规定,为了实现使用功能的外观设计不能申请外观专利,这时就不会出现侵权问题。
  产品申请专利之后,如果有与其受保护的外观相同或相类似的产品就构成了侵权。相同类型的产品,它们的外观造型大致相同,只是在材料、颜色和装饰手法上加以区别,但是在生产和销售中极易发生侵权现象,一个独特的外观设计能够轻易提升一件产品的价值,所以,生产商热衷于进行外观设计或者专利的申请和更新,其目的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免受同类仿制产品的侵害。
  
  注释:
  ①W.Cornish.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与有关权.S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足球赛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攻守技战术、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中国队在身体条件上优于对手,技战术水平相对韩、日等亚洲强队还显不足。  [关键词]十六届 亚运会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 特征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27-01  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取
课程综合化思想萌芽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潮流。本文收集和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学者对高校课程综合化的研究,在对课
2007年秋,中国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至此,中断了十多年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在我国又恢复了实施。本文从政策实施背景出发,结合现实社会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对免费
2015年RSNA会议报告中涌现出大量新技术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一方面,非高斯分布扩散成像、扩散峰度成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化学交换饱和转移、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动态磁敏
[摘要]在篮球教学中,其不可控制性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同时学生心理的变化情况直接影响篮球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很多学生比较喜欢篮球这项体育运动,但由于篮球教学中不可控制性,因此使得一些老师不愿意安排过多的篮球教学内容。本文首先解析了篮球教学中不可控制性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然后提出解决篮球教学中不可控制性的相关措施,从而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篮球的效果。  [关键词]篮球教学 不可控制性 学生心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决定了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若想长期稳定持续地发展,必须及时了解国情并不断创新。所以,企业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解市场的动态,满足客户的需求,才
本文介绍了教学模式及国内外对其分类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与创造型教学模式下师生的不同角色,并运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阐明了在教学模式下必须要明确教师与学生
本文以民法,经济法对欺诈行为的界定之比较与选择为逻辑起点,从理论上和实例上明确了理财产品中欺诈行为,进而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层面正本清源,探寻规制此问题的根基,提出“
摘要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时代,随着人权保护事业的发展,消费者的权利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接受。其中,消费者安全保障权作为消费者的基础性权利,更是受到消费者和法学家的高度重视。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科技发展也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成果时,也不免发生担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定,经营者最大化的追求自己的利益,由于法制的不健全,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顺应时代发展
[摘要]近年来,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长春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省会城市,应将低碳生活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进行材料搜集,在对材料的分析整合基础上提出目前长春市居民低碳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后,通过借鉴国内外低碳生活的经验,结合长春市实际,从多角度提出长春市实践低碳生活的对策与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城市进行低碳生活方式建设提供有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