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发展情况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课程标准得到了深化和落实,教育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偏向于应试教育;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理念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转向了对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使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从五个方面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现状,以期为新课程政策的落实与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理论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情况分析;生活化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偏向应试化,课堂上的主要内容也是教给小学生简单的数学理论,更偏重于对考试内容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很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为: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及创造力。这为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为我国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及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提高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同时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化的背诵数学知识,也不是让学生进行程式化的数学公式的运用,而是更加偏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掌握和领会数学方法的过程中更加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与数学理念,以达到活学数学的目的。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而数学又是一门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经过对许多优秀教学课程进行听课后发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生活化,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选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举例分析。比如在一堂一年级加法教学课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如果同学们6岁,而同学们的妈妈32岁,那么同学们,你们出生的时候,你们的妈妈多少岁呢?”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们进行了一阵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32-6=26的理解,然后学生们恍然大悟,进而明白了加减法在年龄计算中的作用,既学会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又通过生活化的效果启发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
  二、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具数学语言特色
  除了生活化的教学例子之外,许多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效果,丰富了数学教学中的数学语言。由于小学生在背诵数学理论知识时表现出了没有兴趣或者感觉枯燥的态度,因此,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乐趣,将许多数学知识转化为了口诀或者一些带有趣味的数学语言,这种数学语言的引入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泼,同时更加具有数学语言特色。比如在教学计量单位间的换算时,许多学生经常把大数化小数用乘法、小数化大数用除法的公式背混,因此,教师可采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学:“大化小,用乘好。小化大,除不差。”这个口诀引入之后,学生在进行大小数之间的换算时依照口诀中背诵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减少了大小数换算中出现差错的概率。还有在教学四舍五入时,教师教给学生“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白”的口诀,使学生就像是在背古诗,并且口诀中的押韵与趣味性提高了课堂的活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学习成为了情感体验的课堂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初期阶段,尤其是刚步入小学的学生,在思想上较为依赖家长,还没有从幼儿园每天玩的状态中完全脱离出来。而数学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则显得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这门学科并不友好。因此,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中数学成绩始终不好,这也影响到了学生在初中、高中的学习倾向,还会使其对数学留下不好的印象。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除了采用生活化的例子与幽默的数学语言之外,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加贴近学生,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另外,教师除了在学习中关注每个学生,还在生活中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上关注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不再害怕数学,而是喜欢数学,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更好的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四、更多新的教学手段进入到了数学课堂中
  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许多教师将这些新技术引入到了日常教学当中,更好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学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尤其是到了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许多学生很难对知识进行理解,这也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与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基于此,许多教师采用互联网技术让许多数学知识“活”了起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了许多动画内容或者准备了许多的图片,这些图片更加直观的反映出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而学生通过看图比看文字更加容易理解,进而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提高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入角色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在课堂中开设了许多有趣的小活动,比如说情境再现的活动,教师在教授鸡兔同笼问题时,选取班上几个性格活泼的男同学上台进行扮演,一些同学扮演小鸡,两个腿站立,而一些同学则扮演小兔子,两只手撑着地面,表现出四条腿,然后将这些同学混在一起,讓台下的同学们观察扮演的同学的数量与同学们的腿的数量,进而增强学生们对于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同时也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拘谨的感受,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有趣。
  五、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最后,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切的教学设计都围绕着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这样不仅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感与自主性。与此同时,由于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同学,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进行鼓励,在学生回答对时,教师进行表扬,每次批改作业之后都在作业本上画上一个笑脸或者写一句鼓励的话,使得学生感受的到教师对他的关注,进而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谊。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开展数学教学,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双方都起到了提高的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观察可以看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落实,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基本脱离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理念,从而转向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方向中。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启发学生的数学能力,许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了更加生活化的例子,同时课堂内容更具数学语言特色与情感体验。并且随着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许多教师将这些新技术引入到了数学教学中,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活力,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可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具活力,更好地保障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盛林.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教学设计[J].新课程(上),2018(04):10
  [2]吴明秀.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上),2018(03):217
  [3]张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7
  [4]赵瑞.建构主义下微视频辅助低年级计算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广东省民营中小体育用品企业在经营和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困境,经过分析认为企业在发展壮大方面存在的阻力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模式滞后即家族式经营模式带来的弊端、企
摘 要:在对小学英语新手教师的课堂表现研究中,他们在提问的方式技巧上表现不足,其具体表现为课堂中不提出任何问题、提出问题毫无意义、提出的问题开放性不足以及提出问题任务不明确。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作出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手教师;英语;提问  提问是教师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巩固、运用能力的程度,从而达到自己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目前,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比较薄弱,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快速发展。要破解这一问题,需在政府的引导下,多层次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更好
【摘 要】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扩充延伸,开阔学生知识的视野,也要使学生学会一些常用的思考方法,为创新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思维;意义;途径  初中阶段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最大限度地
【摘 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电子科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计算机的接触十分广泛,因此,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必要的,各个学校竞相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中普遍使用的技能之一,为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学生理解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信息课程;计算思维;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提升其计算机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它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课堂导入、课文讲解过程中易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方便学生理解课文,多媒体技术能够储存和提供大量信息,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语言与文化并重,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技术;导入;教学难点;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信息网中承担传输和交换信息的公用平台,国家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树立形象拓展业务已经成为政府办公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