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俣 尤金·史密斯摄
“朱彦夫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士,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的手榴弹炸成重伤,双手双脚都被截去。
1952年,他转到山东荣军休养所,装上假脚的朱彦夫经过顽强努力,终于重新站立起来。为了做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益的人,1956年,朱彦夫回到家乡沂源。他不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村里的文化人,还用自己节省下来的残废金,购买了一些图片,办起全村第一个图书室,后来被选为村领导。他领导村民将荒坡变良田,也将电引进了村。他的老首长、当时的济南军区政委迟浩田看望他时,感动不已,鼓励他把重残后信念不倒,奉献精神不减的经历写出来。于是,从1987年开始,朱彦夫经过7年的努力,用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终于完成了三十多万字的《极限人生》一书,看到那本书,看到朱彦夫,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的英雄故事”谷永威说。

朱彦夫就是这样刻苦地完成写作的


手术后的儿子恢复了健康,妻子也怀孕生产,这个图片故事终于以一个圆满的结局画上了句号。

母子剪纸艺术展开幕式上,儿子拉着母亲的手观看展览。

展览结束后不到4个月,母亲的病情就恶化了,儿子们守在病床边,悉心地看护着。
从平凡的主题中深入
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常常蕴含着重大的拍摄价值,摄影师要善于挖掘选题的深度,使图片故事体现出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剪纸后面的母子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桌上的一封普通请柬中,摄影师谷永威发现了一段线索,经过多方了解,探知几个儿子要为身患癌症的母亲举办一个剪纸艺术展,实现老人家的艺术梦想。于是,摄影师不断跟踪拍摄,从创作到布展,从家庭到医院,从一个小小的艺术展入手,摄影师用镜头表现出生死关爱的母子真情。展览完四个多月后,母亲就离开了人世。而摄影师的最后一个镜头,距老人家辞世只有10个小时。
提高沟通能力的方法
要想拍好图片故事,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首先,摄影师要放下架子,不要把自己当作是高人一等的记者。其次,要力所能及地帮助被摄者做一些事情,慢慢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一旦和被拍摄者成为朋友,一旦采访者面对镜头不再紧张,摄影师就能自如地拍出好照片了。
谷永威刚开始拍摄换肾的故事时,被摄者也不大情愿,但是,他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慢慢地就得到病人全家的信任,从而使整个拍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
提高沟通能力,不单单是要解决与被摄者的关系,还要下很大的力气做好外围的工作。例如,到医院里拍摄,不能大模大样地闯进病房拍照,否则会让医院人员产生误解,是医院服务不到位?还是摄影师有别的目的?只有提前和院方打好招呼,得到人家的理解和支持,摄影师才能更好地拍照。在这一点上,谷永威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正式成为摄影记者前在医疗卫生界工作了10年,因此,在医院的关系较多,有的医院手术室还有他的专用白大褂,试想,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就为拍好照片打下了充分的基础。

英俊威武的国旗卫士为国争光,为共和国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爱情是永恒的表现主题,这对新人有着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让人们闻之感动。
从同学到好友,从好友到恋人,从恋人到夫妻,两人经历了10年的时光。每当身患重病的女孩病情恶化一步,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加深。面对死神的威胁,1995年7月28日,这对情人在青岛的海边举行了婚礼,让大海作证他们海枯石烂心不变的决心,摄影师也用镜头完成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做最后的故事
拍摄即将消失的社会群体,具有很大的文献资料价值,摄影师如果能善于发现,善于表现,图片故事就会更加耐人寻味,更加吸引人。

养牛虽然累些、脏些,但是收入还不错。

不要说教
拍摄图片不能以说教的口吻出现,一定要把题材软化,要用事实来说明问题,要以小见大来表现,这是图片故事的重要特点。
卖剪纸的老太太
1997年6月的烟台APEC博览会上,一个87岁的小脚老太太“闯”进了高科技的展览会会场,摆上了地摊,出售她的手工剪纸作品,引得不少国内外人士的注意和购买。这个看似有些不合常理的场景,却可以折射出中国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足以看到市场经济深入人心。老太太说博览会实际就是赶大集,她的东西也能卖给外国人,她很自信,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来自山区的老太太身上,的确令人深思。
图片故事的节奏把握
图片故事也像音乐一样,要有节奏。通常,开始时比较平缓,将人的视线和情感自然而然地带入进去,也将故事逐渐引入高潮。一般来说,前面用全景、中景来交代故事的地点和人物环境,高潮时用特写或中景以上的画面表现。摄影师要特别注意高潮时的画面拍摄,只有拍到精彩的画面,才能把整个图片故事表现生动。
照片的精彩应该是整个故事的精彩,而不是靠单幅照片的美来打动人,可能看一张照片时,一点意思也没有,但是整组照片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就很有意思了,这是图片故事与其他类型照片不一样的地方。
色彩决定情绪
有经验的摄影师拍摄图片故事时更喜欢使用黑白照片,可以增强图片的表现力。在拍摄情感类照片时,照片影调也通常都是使用中间调和低调,很少用高调。即使不少人开始时也拍了不少彩色的照片,但常常在发表时也将图片变成黑白的。谷永威认为,黑白画面有故事感,尤其是讲老百姓的故事时,有一种质朴的味道。
当然,只要题材适当,彩色画面同样能拍出非常好的图片故事。
光影效果
图片故事的表现要以事件为主,以人物的情态为主,不要刻意追求光影效果,人物情感的表现要高于光影的艺术追求。

芭蕾是特别美的舞蹈艺术,很大程度上要靠光影来体现,摄影师靠近窗口拍摄这张照片,正好达到用光线为主人公塑造完美造型的效果。

北京舞蹈学院学生王启敏以一出《吉卜赛》舞蹈获得全国少年甲组芭蕾舞金奖。穿上芭蕾舞裙在天安门前留个影成了她最幸福的事情。丰富的色彩给画面带来生机,带来绚丽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表现爱
图片故事《霍华德的中国情》,介绍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后留在中国的一个美国人的生活,摄影师通过霍华德对妻子的感情,对子女的感情,对同事的友情,对学生的关心,让读者看到了人间的大爱,让人们感动。摄影师就是要使用一组组这样的图片故事,表达世界应该充满爱,表达人与人之间应该扶助弱者,应该平等对待同志,应该为成功者喝彩的大爱思想,这是拍好图片故事的灵魂所在。
爱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爱分很多种,亲情、友情、爱情,应该都是爱的范畴。优秀的图片故事多是表现爱,歌颂爱。
爱情的故事拍起来很难。那是极其隐私的。人们可以看电影表演,但是现实中就难以拍摄了,拍不好让人感到做作,让人感到功利。

外孙女将来成为芭蕾舞演员是霍华德的心愿
概述
图片故事和其他许多题材的摄影有很大的差别,如新闻摄影,新闻照片的摄影师可以不认识拍摄对象,而图片故事的作者一定是和拍摄对象很熟,而且熟到面对相机视而不见的地步。对于许多摄影爱好者来说,拍身边的人,拍身边的事,同样有相当的优势,丝毫不比专业记者差,只要学会图片故事拍摄技巧,只要敢于用相机写“摄影文章”,那么,一定能使摄影水平更上一层楼,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摄影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