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王志信声乐作品的多样性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志信,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善于借鉴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中国戏曲的板式声腔,并将西洋音乐创作的元素,现代化的配器方式、与中国传统方言式旋律相结合,增加了演唱难度,充分发挥了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当代流行文化角度来分析王志信的声乐作品特点。
  【关键词】王志信作品;声乐演唱;民族声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及精神的总称;包括语言、文字、音乐、曲艺、民俗等文化形态。在王志信声乐作品中,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古诗词、地方民歌、戏曲等艺术形式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孟姜女》取材民间传说,旋律在江苏民歌《孟姜女》基础上加以改编。原题材为十二段,以十二月为序,节奏唱词均匀,改编后的作品以四季为内容,旋律采用主题变奏和节奏节拍变化的手法,将民歌小调改编为曲式多变,更具表演力的咏叹式歌曲。刻画了一位对爱情对家庭忠贞不渝的传统女子形象。
  《昭君出塞》取材于《后汉书》。描写西汉末年,王昭君为民族统一出嫁到匈奴的故事。作品借鉴了琵琶曲《塞上行》和内蒙民歌的音乐元素,作品B段转入欢乐的快板,运用内蒙短调民歌音乐元素,表现匈奴人民喜迎王昭君载歌载舞的场面。
  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有历史源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歌颂和传承了中国文化伦理道德:“忠、孝、节、义”传统思想和文化。
  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作品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南方水流纵横,山清水秀,气候温暖湿润,人的性情多柔婉细腻、浪漫、精明。音乐多为小调式,音乐婉转秀美,音域多为三度音程关系。北方幅员辽阔,四季分明,气候干燥寒冷,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音乐多为大调式,音域在纯四度以上,音乐较高亢、明亮、宽广。传统民族调式调性、地方语言等传统音乐表现手法,为传承传统声乐艺术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王志信准确地把握了各地民歌的旋律特征,运用地方音乐特点创作了很多作品。声乐作品《兰花花》是根据流传于延安、绥德一带的信天游《兰花花》改编的。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产生了相应的陕北民歌音调,这首作品采用了陕北民歌特有的徵调式,音程为纯四、纯五度关系,音域高亢,具有浓郁的信天游风格。歌曲第一部分和结束部分保留了信天游《兰花花》的旋律。第二部分在原曲基础上,借鉴戏曲的剁板加以改编创作,表现兰花花的愤怒和逃跑的紧张心情。通过改编,丰富了主题,提高了演唱难度。歌颂了兰花花敢于和封建制度抗争和对自由婚姻的追求精神。
  声乐作品《桃花红、杏花白》是根据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和《开花调——会哥哥》改编创作的。作品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保留了两首作品的旋律,第三部分加以改编。经过作者巧妙的改编、重组,原本简短、独立的两首开花调发展成了一首具有双主题的三段体结构的艺术歌曲。提高了作品的感染力,丰富的作品内容,为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提供了空间。
  《寻找楼兰》是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作品。作品采用七声自然调式,运用b7、#1、#5等变化音,曲式结构为 ABA’。B段采用6/8拍,音乐热情奔放,西域风格浓厚。
  三、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作品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多姿多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
  王志信作品中根据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贵州的笑声》是一首典型的苗族音乐风格的作品。作品采用了黔东南苗族飞歌音调|5 3| 5—|5 i|5 3|1-|3-|5-|音乐素材。在乐曲第二部分采用布依族特有的3/4拍节奏。歌曲节奏欢快,歌颂了新时期贵州的发展变化。
  《壮锦谣》是具有浓郁的壮族民歌特点的作品。作品采用广西壮族民歌音程,强调羽、宫、角三度进行。落音为羽6并加变宫、变徵增加音乐色彩。
  《梦中的草原》是具有浓郁蒙古族音乐色彩的作品。作品为6/8、8/9拍子,运用蒙古短调民歌元素,音乐欢快明朗。
  四、当代流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
  在世界音乐文化背景下,流行音乐已成为当代主流。王志信与时俱进,在借鉴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创作出很多与时代相适应的作品,赋予了中国民族声乐新的生命力。如《遍插茱萸少一人》《梅花吟》等作品,这些作品在配器部分采用现代 MD 音乐和弦乐相结合的手法,中西合璧、洋为中用,具有时代感。《彩云赋》是歌颂税务工作者的作品。歌曲运用了现代流行的切分节奏。
  综上所述,王志信创作的作品基于原创而高于原创,情深而艺美,通过音乐的流动和情节的发展变化,使中国传统艺术更加生动感人,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
  [1]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梁钊韬,陈启新.中国民族学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3]梁国楹.中国传统文化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9):1.
  [4]王玉德,邓儒伯,姚伟钧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新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5]王志信声乐作品VCD[M].北京:天天音像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1921年7月,毛澤东、何叔衡代表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何叔衡从上海回湘后,把积极、慎重地发展党组织,筹建中共湖南支部放在首位。他们将学生进步组织扩大为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团体,吸收进步青年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再吸收入党。  10月,一个秋凉的日子,在长沙城外的协操坪旁边的公共墓地里,毛泽东、何叔衡、陈子博、易礼容、彭平之等人,在这里讨论组织湖南共产党支部的问题
【摘要】蒙古族在我国黑龙江省嫩江两岸的狭长地带多有分布,这里位于我国蒙古族文化比较偏远的地区。嫩江左岸与科尔沁草原比邻,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嫩江右岸则于汉族聚居区接壤,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由于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蒙古族文化从主动逐渐变为被动、从不接受汉文化到主动接受汉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本文阐述了当代黑龙江省蒙古族聚居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
【摘要】苗族文化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其吃苦耐劳、勇敢、善良、勤劳、团结等精神一直被后人所铭记。因此,高中德育教育需不断借鉴苗族人民形态意识来鞭策当前高中生,并通过苗族与其他民间习俗来有效补充其教育资源。  【关键词】民族;习俗;高中德育教育;苗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学习苗族吃苦耐劳的精神  高中德育教育课通过借鉴黔东南苗族人民吃苦耐劳、勇敢勤奋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习俗
【摘要】本文以广西地区少数民族苗族为例,探究广西地区苗族部分分支的服饰结构特征,探究民族服饰的内部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广西地区民族服装结构打下良好基础,发现传统服饰结构保护的缺陷,更好地发扬保护传承发扬丰富的民族服饰结构。  【关键词】结构;平面;立体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服饰文化是祖先留下的古老文化的集成,其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由于各少数民族分
【摘要】随着当下数字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学生的思维发展便是一个主要的点。世界上所一致认同的“4C”中批判性思维是提及的重要能力之一。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落实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体现为:基于生活情境、源于实际问题、关注自身经验、强调自主探究。也就是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认识、分析、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密审慎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
【摘要】 2017年,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热议,在韩国本土引起观影热潮。影片不仅讲述了一段历史,而且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真实事件改编;韩国电影;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现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经历,它们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让我们看到那些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这里笔者称其为“真实事件片”。此
【摘要】受改革开放后多种新思潮的影响,国内版画的发展提升了一个较大的台阶,但以其整体发展历程观之,目前还处于一种缓慢的趋势。分析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观念,对版画究竟是该深究技术、继承传统还是改革创新?当代版画在国内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属于绘画范畴,应融合民族传统文化且以当下前沿的审美眼光去描绘人们的情感和思考结果。当下版画的创作需要结合好传统文化元素且赋予画面探索及实验精神,不应盲目模仿、跟风
【摘要】在藏传佛教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五明佛学院依托于藏汉民族的深入交往,不断发展繁荣,是藏汉文化进行广泛交流的活跃前线,其典型文化交流贡献可概括为传汉入藏、传藏入汉以及提供文化交流平台三个方面。由于寺院发展的新需要和汉族信徒的新需求,五明佛学院日益超脱于单纯的宗教组织,进而成为藏族文化对外宣传、藏汉文化有益交融的典型场所,这一趋势具备深刻的历史和思想基础,也必将在今后长期持续下去。  【关键词】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行业的科学技术也飞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入黄金时代,尤其是最近几年,中职学校教育得到蓬勃的发展。当今社会,中职教育逐渐成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现如今的中职学生教育现状,对实践能力都不够重视,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传授理论知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也有很多,首先中职学校以职业技术教育
【摘要】《尘埃落定》是阿来以藏族独特的文化为背景,书写的是一部具有宗教情怀的文学作品。其借藏族的文化服饰,宗教庆典,以及土司制度下人们为贪欲而挣扎,去映射人生在世陷入苦海中的三大缘由,即贪,瞋,痴,以此体现作者深切的宗教情怀。对当下生活中人类精神信仰走向边缘化的道路给予一定的纠正与指引。  【关键词】《尘埃落定》;贪欲;瞋恚;宗教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7. 425 【文献标识码】A  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