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过程写作法"是相对"成果教学法"提出的,其主张写作是心理认知的循环过程,认为写作是个人的思维创作,也是社会交互过程,强调英语写作前、写作中及写作后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交互、协商以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本文主要分析当前许多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结合"过程写作法"的实质探讨其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成果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过程写作法;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一般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过程是先听后说,最后才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要求较高,特别是英语写作环节,学生的写作水平可直接反映其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英语实际水平。但是据历届英语四、六级的测试得分情况分析,大学生的作文得分一直在7分左右徘徊(15分制),还未达到及格要求,究其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一直以来,传统高校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安排较少,实施"成果教学法",利用范文指导学生正确的语法、句型及词汇应用表达,学生一次性交稿由教师单独审批给予评价,导致英语写作变成简单的技巧输入与输出过程。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以及思维发散能力严重受限,导致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过程写作法"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创作思维及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1.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写作教学遵循的是"成果写作法",由教师拟定某一题材的命题作文,制定相关的写作要求,通过一篇例范作文讲解相关的语法、句型、句式,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及写作指导完成作文,最后由教师统一批阅。达到要求且与范文模式基本相似者得分高。教师只是把写作当做训练学生英语词句表达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写作难,教师教学难,英语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对英语写作教学不够重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目标定位都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在英语考试中写作的分数比重远远低于听力和阅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主要加强的是学生语法、句型、听力及阅读等方面,对英语写作的安排较少,大部分只是将每单元的写作任务当做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训练,导致学生对写作不重视。
1.2学生写作被动。在传统的"成果教学法"模式下,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在写作作品中用到的语法、句型以及语言结构的规范、合理性,把写作当成简单的语言表达形式训练。整个写作过程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意愿下完成,导致写作内容脱离学生个人的生活体验,缺乏真实情感和一定的思想深度,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较局限。
1.3写作作品评阅方式单一。基于传统的"写作教学法"模式下,一般的写作流程是由学生完成写作,交由教师统一评阅的单向交流模式。写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断链的,缺少写作前、写作中以及写作后的沟通、交互。很多学生产生交付作文后即完成任务的错误想法,导致写作训练偏离教学目的。
2."过程写作法"的实质及基本特征
2.1"过程写作法"的实质
"过程写作法"最早是由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辩证"成果教学法"首度提出的。他指明"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应该传授的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步操作方法"。"过程写作法"主要以写作过程为出发点,认为写作是一种循环心理认知过程,也是创作者思维发散和社会交互的过程,强调的是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能动性,深入挖掘写作思想内容的立意和表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及写作趣味。"过程写作法"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课堂课外写作训练,经写前准备、初稿、反馈与修改、重写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投入写作过程,最终完成满意的创作。与"成果写作法"不同的是增加了写作前、写作中以及写作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与协商,在完全尊重学生自由发挥的前提下,教师适当的监督、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2"过程写作法"的基本特征
"过程写作法"是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在综合社会学、认知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背景下提出的。"过程写作法"与"成果教学法"相比,它真实反映了语言教学的发展规律,体现了写作教学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倡以学生的自由创作和思维发散为主导,注重写作前、写作中以及写作后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教师转变角色,充当写作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适时的进行一对一答疑,指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技巧,提供有效的写作信息参考,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②强调英语写作的目的和意图,注重写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意识到写作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是自己思维创新以及不断评价自己心理认知的过程,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挖掘写作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创作完后,不仅仅是为了给教师点评、阅读,还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流、分享。③提出写作的过程是一种发现意义与创造意义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写前准备、初稿订立、修改、反馈、重改等几个环节。其中反馈和评改是重要环节,可以经身边的同学或教师阅读后点评获得信息,评改的过程应该由同学、教师、自己共同参与。④强调多次修改:"过程写作法"认为优秀的创作必须经过以次次的修改完才能极力完善,学生自己也可以在修改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心理认知能力,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3.基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写作法"的应用分析
"过程写作法"的专家们将写作划分为写前准备阶段、写作阶段、修改重写阶段以及分享阶段。 3.1写前准备阶段
写前准备阶段也是学生写作的构思阶段,要求学生自己选题,并拟定写作提纲,收集所需写作材料,教师可以在旁指导,积极发散学生思维,尽量使学生的选题标新立异,内容切近生活实际,丰富写作内容。①在选题方面: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事物,避免写作内容空洞的现象。②确定选题后,教师可以通过集束法、自由联想法、提问法等方式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写作主题引导学生联想与之相关联的单词或词组,举一个例子,若选题为"Music",很多学生会想到Classical、Pop music、Country music、Jazz、Rock、Folk music、Modern、Light等。教师可以用集束图来展示这些词汇与"Music"的相互联系,刺激学生快速联想。还可以让学生在看到选题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自由说出一切相关的词汇、词组或句子,并用书面形式快速记下来。其次,一般写作的内容包括主体、内容、写作目的等。教师可以提问"Who"、"What"、"Where"、"Why"、"How"等关键信息点,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思路。③展开讨论,拟定提纲:在确定选题后,学生应根据写作要求,以现有的知识结构确定写作题材、写作主题、写作目的、表达观点等,进而编写提纲。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师生交谈等交流方式拟定提纲。提纲是写作的基本框架,是确定写作结构的基础,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3.2写作阶段
经过写稿前准备,学生即可进入写作阶段。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发挥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悉心指导,包括写作中常用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如何设计完整的文章结构;如何实现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如何充分利用连接词以及如何确定每一段主题句。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指导,提高效率。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学以致用,及时巩固,加强英语知识基础。在教师指导学生相关的写作技巧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书面表达出来,教师应在旁指导、监控这一过程,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写初稿只是第一步。让学生不要太拘泥于表达方式、句型等,尽量发散思维,把重点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内容表达。
3.3修改重写阶段
修改重写阶段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主题是否明确、立意表达是否清楚准确,这一阶段也是"过程写作法"最重视的阶段,通过一次次的修改过程可以让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积极的解决问题,经过反复的修改重写,学生的写作作品质量越高。首先在修改之前,学生会得到同伴或教师的意见反馈与评价,当然教师的反馈与点评非常重要,教师会以专业的角度检查学生的意思表达是否偏题、结构的合理性、信息的完整性、思路的清晰性以及语法和时态的准确性。同时学生之间可以组成讨论小组,根据教师的点评意见来共同讨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尽可能去挖掘、发现同伴作文中的闪光点,或者自己认为表达错误或欠妥的地方。经过教师和同伴的点评后,学生应根据点评意见再进行二次修改,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教师给出的范文,根据标准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及特点对写作内容进行改进、补充,尽量充实作文内容,修改错误的语言表达形式,最终完成写作。
3.4分享阶段
在经过学生根据同伴、教师多次反馈、点评后的修改后,教师应该将学生最终的成品统一收集,和其他教师再一起批阅,根据两位教师的成绩取平均值来给学生作文评分,并筛选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学生体会到付出、努力后的成就感,同时也可以激励其他同学努力进取。
4."过程写作法"对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英语写作在大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合理的安排课堂写作教学训练,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以往教学课堂垄断者的地位,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适时的监督、指导学生。还应该更新写作手段,积极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从生活实际出发,注意联系个人经历,丰富写作内容。其次,还应该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穿插听力、口语、阅读等教学活动,从而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量和语言输出量。
自我国加入WTO组织以来,与国际接触的机会越来越频繁,对英语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也相应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是反映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水平的主要指标。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加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极其重要,然而传统的"成果教学法"内容单一,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过程写作法"强调的是写作各环节的过程,使每个学生充分投入到写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心理认知过程以及思维创新过程,有助于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兰珍."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11(4).
[2] 邓鹂鸣. 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12(6).
[3] 吴锦,张在新.英语写作教学新探-论写前阶段的可行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
[4]高秦燕,张丽萍.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思路---过程教学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11(4).
[5]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陈立平.李志雪.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l66-69.
关键词:大学英语;成果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过程写作法;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一般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过程是先听后说,最后才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要求较高,特别是英语写作环节,学生的写作水平可直接反映其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英语实际水平。但是据历届英语四、六级的测试得分情况分析,大学生的作文得分一直在7分左右徘徊(15分制),还未达到及格要求,究其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一直以来,传统高校对于英语写作教学的安排较少,实施"成果教学法",利用范文指导学生正确的语法、句型及词汇应用表达,学生一次性交稿由教师单独审批给予评价,导致英语写作变成简单的技巧输入与输出过程。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以及思维发散能力严重受限,导致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过程写作法"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创作思维及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1.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写作教学遵循的是"成果写作法",由教师拟定某一题材的命题作文,制定相关的写作要求,通过一篇例范作文讲解相关的语法、句型、句式,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及写作指导完成作文,最后由教师统一批阅。达到要求且与范文模式基本相似者得分高。教师只是把写作当做训练学生英语词句表达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写作难,教师教学难,英语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对英语写作教学不够重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目标定位都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而在英语考试中写作的分数比重远远低于听力和阅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主要加强的是学生语法、句型、听力及阅读等方面,对英语写作的安排较少,大部分只是将每单元的写作任务当做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训练,导致学生对写作不重视。
1.2学生写作被动。在传统的"成果教学法"模式下,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在写作作品中用到的语法、句型以及语言结构的规范、合理性,把写作当成简单的语言表达形式训练。整个写作过程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意愿下完成,导致写作内容脱离学生个人的生活体验,缺乏真实情感和一定的思想深度,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较局限。
1.3写作作品评阅方式单一。基于传统的"写作教学法"模式下,一般的写作流程是由学生完成写作,交由教师统一评阅的单向交流模式。写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断链的,缺少写作前、写作中以及写作后的沟通、交互。很多学生产生交付作文后即完成任务的错误想法,导致写作训练偏离教学目的。
2."过程写作法"的实质及基本特征
2.1"过程写作法"的实质
"过程写作法"最早是由美国西北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辩证"成果教学法"首度提出的。他指明"写作是一个过程,写作课应该传授的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步操作方法"。"过程写作法"主要以写作过程为出发点,认为写作是一种循环心理认知过程,也是创作者思维发散和社会交互的过程,强调的是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能动性,深入挖掘写作思想内容的立意和表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及写作趣味。"过程写作法"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课堂课外写作训练,经写前准备、初稿、反馈与修改、重写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投入写作过程,最终完成满意的创作。与"成果写作法"不同的是增加了写作前、写作中以及写作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与协商,在完全尊重学生自由发挥的前提下,教师适当的监督、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2"过程写作法"的基本特征
"过程写作法"是以交际理论为基础,在综合社会学、认知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背景下提出的。"过程写作法"与"成果教学法"相比,它真实反映了语言教学的发展规律,体现了写作教学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倡以学生的自由创作和思维发散为主导,注重写作前、写作中以及写作后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教师转变角色,充当写作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适时的进行一对一答疑,指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技巧,提供有效的写作信息参考,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②强调英语写作的目的和意图,注重写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意识到写作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是自己思维创新以及不断评价自己心理认知的过程,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挖掘写作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创作完后,不仅仅是为了给教师点评、阅读,还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流、分享。③提出写作的过程是一种发现意义与创造意义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写前准备、初稿订立、修改、反馈、重改等几个环节。其中反馈和评改是重要环节,可以经身边的同学或教师阅读后点评获得信息,评改的过程应该由同学、教师、自己共同参与。④强调多次修改:"过程写作法"认为优秀的创作必须经过以次次的修改完才能极力完善,学生自己也可以在修改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心理认知能力,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3.基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写作法"的应用分析
"过程写作法"的专家们将写作划分为写前准备阶段、写作阶段、修改重写阶段以及分享阶段。 3.1写前准备阶段
写前准备阶段也是学生写作的构思阶段,要求学生自己选题,并拟定写作提纲,收集所需写作材料,教师可以在旁指导,积极发散学生思维,尽量使学生的选题标新立异,内容切近生活实际,丰富写作内容。①在选题方面: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事物,避免写作内容空洞的现象。②确定选题后,教师可以通过集束法、自由联想法、提问法等方式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写作主题引导学生联想与之相关联的单词或词组,举一个例子,若选题为"Music",很多学生会想到Classical、Pop music、Country music、Jazz、Rock、Folk music、Modern、Light等。教师可以用集束图来展示这些词汇与"Music"的相互联系,刺激学生快速联想。还可以让学生在看到选题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自由说出一切相关的词汇、词组或句子,并用书面形式快速记下来。其次,一般写作的内容包括主体、内容、写作目的等。教师可以提问"Who"、"What"、"Where"、"Why"、"How"等关键信息点,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思路。③展开讨论,拟定提纲:在确定选题后,学生应根据写作要求,以现有的知识结构确定写作题材、写作主题、写作目的、表达观点等,进而编写提纲。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师生交谈等交流方式拟定提纲。提纲是写作的基本框架,是确定写作结构的基础,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3.2写作阶段
经过写稿前准备,学生即可进入写作阶段。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发挥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悉心指导,包括写作中常用的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如何设计完整的文章结构;如何实现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如何充分利用连接词以及如何确定每一段主题句。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指导,提高效率。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学以致用,及时巩固,加强英语知识基础。在教师指导学生相关的写作技巧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书面表达出来,教师应在旁指导、监控这一过程,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写初稿只是第一步。让学生不要太拘泥于表达方式、句型等,尽量发散思维,把重点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内容表达。
3.3修改重写阶段
修改重写阶段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主题是否明确、立意表达是否清楚准确,这一阶段也是"过程写作法"最重视的阶段,通过一次次的修改过程可以让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积极的解决问题,经过反复的修改重写,学生的写作作品质量越高。首先在修改之前,学生会得到同伴或教师的意见反馈与评价,当然教师的反馈与点评非常重要,教师会以专业的角度检查学生的意思表达是否偏题、结构的合理性、信息的完整性、思路的清晰性以及语法和时态的准确性。同时学生之间可以组成讨论小组,根据教师的点评意见来共同讨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尽可能去挖掘、发现同伴作文中的闪光点,或者自己认为表达错误或欠妥的地方。经过教师和同伴的点评后,学生应根据点评意见再进行二次修改,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教师给出的范文,根据标准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及特点对写作内容进行改进、补充,尽量充实作文内容,修改错误的语言表达形式,最终完成写作。
3.4分享阶段
在经过学生根据同伴、教师多次反馈、点评后的修改后,教师应该将学生最终的成品统一收集,和其他教师再一起批阅,根据两位教师的成绩取平均值来给学生作文评分,并筛选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学生体会到付出、努力后的成就感,同时也可以激励其他同学努力进取。
4."过程写作法"对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英语写作在大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合理的安排课堂写作教学训练,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以往教学课堂垄断者的地位,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适时的监督、指导学生。还应该更新写作手段,积极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从生活实际出发,注意联系个人经历,丰富写作内容。其次,还应该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穿插听力、口语、阅读等教学活动,从而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量和语言输出量。
自我国加入WTO组织以来,与国际接触的机会越来越频繁,对英语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也相应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是反映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水平的主要指标。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加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极其重要,然而传统的"成果教学法"内容单一,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过程写作法"强调的是写作各环节的过程,使每个学生充分投入到写作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心理认知过程以及思维创新过程,有助于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进而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兰珍."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外语界,2011(4).
[2] 邓鹂鸣. 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12(6).
[3] 吴锦,张在新.英语写作教学新探-论写前阶段的可行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
[4]高秦燕,张丽萍.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思路---过程教学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11(4).
[5]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陈立平.李志雪.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l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