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的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存在的误区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以下误区:
  1.评价多元化处理不当,导致评价的繁琐和失效
  新课程改革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但是,评价方式多元化如果执行不当,很容易出现评价的过分繁琐。我们在小学英语公开课上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评价。有贴小红花的,有贴小苹果的,红五星的等等。学生每说对了一个答案,老师就要匆匆忙忙赶回贴东西的地方加个标志,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浪费了很多时间,人为地减少了学生发言的机会。
  多元化评价的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到评价自身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让家长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不能明确地了解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在部分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上已经出现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2.活动课重形式,轻实效
  小学英语教学以活动课为主,但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上经常有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如:有教师使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得到花的学生必须说几句重点词句,游戏当中的学生都是兴奋异常,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但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真正关心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下一个拿到花的人是谁”。
  有些活动还让学生对事物认知产生了偏差。如:在一堂小学英语课上,教师在教生词“soft“(柔软的)时,为了展示体验性教学原则,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抓一抓毛绒玩具熊,老师一边做抓摸的动作一边说“soft”这个单词。但是课后调查却显示,学生把这个词理解为:抓一抓。这样的活动设置只重形式,但却产生了体验的偏差。
  3.学习方式上的认识误区
  这次课程改革之所以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个性,更充满活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认识误区:
  (1)自主──自流
  为了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小学英语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文,却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指导,对自学的结果也没有反馈;课堂对话操练时,合作伙伴由自己挑,结果造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2)合作──合组
  一些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
  (3)探究──学究
  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小学英语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但必须在学生已经有一定量的英语语言积累的基础上(3-8册)。小学三年级低段英语(1-2册)教学中,就应较少地使用探究性学习。
  二、造成认识误区的原因以及对策
  以上就是现阶段我区实施小学英语新课程中出现的认识误区,就这些认识误区的出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的思想错位:
  1.形式──本质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上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造成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在你的课堂中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师、任何教学都必须要反思和考虑的。
  2.继承──创新
  部分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事实上,任何改革都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离不开继承,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摆正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关系。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得一种平衡,强调过去所忽视的并不代表全盘否定过去所重视的。课程改革不能走极端,非左即右的思想是极其错误的。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在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处理好形式与本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遵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本,就能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以上的认识误区。当然,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个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出现各种认识上的误区应属正常,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探索,那么,我们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加稳步和扎实。
其他文献
芦苇·根文化是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在长期的工作中提炼升华的基层企业文化,映衬着奉献、纯朴的精神与理念,是采油一线员工勤奋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新时期发扬企
“六模块”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等环节。“六模块”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  一、“六模块”教学彰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六模块”教学模式这六个环节中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环节是自学质疑阶段。在自学质疑阶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关注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双语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历史双语教学的开展,除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水平,更主要在于促进国际间的文化认同,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文明,传播中华文明;同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部分《英语1(基础模块)》中职英语一线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状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中职英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尚且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以更好地让师生领悟合作学习的思想和精神,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和策略,对真正提高中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英语 小组合作 存在问题 教学案例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的理解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英语是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学会用异域思维、用异域意识来认识语言、模仿语言的科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创造性地运用体态语,激发学生的学习
摘要: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客观地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利和弊,并提出了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英语的方法,探讨了理想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英语的教学理念也逐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手段也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拓
语文教学要讲究方法,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好不好全在于使用当与不当。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模式化。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下面我谈三点:  一、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的《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同学们在听了描述后,要知道描述的是谁。为了让学
对于刚刚跨入初中的孩子们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一个不小的转折点。面对陌生的老师、新的同学,面对和小学有很大差别的初中生活,他们往往感到既新鲜,又紧张,甚至有些无所适从。所有的一切,会让他们出现种种反常的表现:如有的孩子变得闷闷不乐,有的孩子爱发脾气……这时,老师和家长就要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期,努力使他们成为一个快乐的初中生。  一、角色的转变   在新的环境中,孩子自身的角色悄
要学好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读、写的能力。学生的词汇量越大,英语学习效果就会越好。但有些学生因为记不住单词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因此如何搞好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快速而牢固地掌握词汇,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对词汇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这里略谈一二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词汇的教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