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朗读指导的有效性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in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小学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当学生读入景、入情时,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指导非常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指导 有效性
  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朗读确实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它不仅能将文章读懂,而且能在读的过程中渐渐理解文意,掌握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小学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正如于漪老师在著作中谈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指导非常必要。
  一、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要运用范读课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以声传情,激发兴趣,增加能力。范读时,我力求入境入情于声,以自己的声音先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教师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能使学生受到教师所读文章情感的感染,会表现出一种情绪上冲动,产生一种以读为快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化解学生在朗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点以及朗读技巧、方法的掌握,如语调的抑扬顿挫、逻辑重音的突出、节奏的快慢、读书姿势、习惯等。学生在初读与教师范读后的再读中逐步提高了自身的朗读能力。相对而言,对于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和增强,教师的范读更为重要。
  (2)、以声传情,辅助理解,培养语感。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的语言文子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次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课文的思想意义形象化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所以,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范读的优势,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课文反复朗读、体会,做到了然于心,这样方能作好“示范启发”。
  二、巧用多种读书方式,培养学生语感
  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文本体裁、内容的不同,根据课堂上学生思维状态和训练要求的不同,精心安排朗读训练,合理地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做到形式多样、灵活、合理运用。例如,可充分利用分角色和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集中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
  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感人情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录音、幻灯、挂图等灵活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观看多媒体课件:先欣赏屏幕上波浪翻滚、气势雄伟的辽阔大海,水平如镜、和风拂柳的美丽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感受自然美。然后教师激情告白:“同学们,大海、西湖水美,泰山、香山山美,但都无法与桂林山水相比,桂林山水不但山美、水美,而且奇山围绕碧水,碧水倒映奇山,山水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把桂林山水这幅画点缀得更美,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验,激活了情感。又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文中优美的场景图:蔚蓝的天空,茫茫的海面,栩栩如生、情感交织的场面,充满着诗情画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如果再配上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仿佛身临其境。情景交融中,学生驰骋想象,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情感的波澜也被掀起了,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也就是朗读《船长》,我就是雨果;朗读《望庐山瀑布》,我就是李白……我的语文课堂,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精彩!
  四、引导熟记成诵,强化记忆与积累。
  教师可以提示诵读方法,如看图画诵读、看板书诵读和借助音乐诵读等。也可检查诵读效果,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如逐步不看书,熟读成诵;同桌互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等。最后还可以延伸课外,强化积累,如布置朗读作业,让学生把课文朗诵给家人和其他学生听。这样,在指导学生以朗读为主线,循序渐进,读识结合、读想结合、读诵结合、读演结合,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尊重学生的语感发展规律,让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真正把朗读的权利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在熟读课文,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挂图,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學们介绍一下西沙群岛上美丽富饶的景物时,学生大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作一番绘声绘色的解读。这种读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了。
  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审美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育固然是重要的,但语文教学中美育也不容忽视,引物因为编入语文教材的均是寓理于情,以美育人的好作品。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心驰神往,在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所创作美的语言.坏境和气氛中徜徉,无论在知识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充实。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老师如能在语文课中指引,让学生细细去体会,那么对学生的审美和创作能力,能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非常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
期刊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
期刊
面对二十一世纪激烈的竞争,教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建设人才。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认识到过去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实践少,导致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偏低,这样下去,学生将来是不能参与激烈竞争,挑起建设祖国重担的。《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阅读、写作强调学生自己读和写”。“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应以教师的
期刊
摘要: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要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首先要研读大纲,明确目标,注重双基,以课本为主;然后要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授之以渔,各个击破;还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系统地进行作文训练。教学是一门艺术,指导学生复习更是一门科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组织起来,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它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语文教材中,有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情画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篇篇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如果打开用汉字写的一本书,就好像进入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诉它的喜怒哀乐。”面对小学生,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让小学生乐学、好学呢?这是教育教学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点滴
期刊
【摘要】: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忽视和抹杀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有效方法 学生为主 个性  小学阅读教学应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学科是融人文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一是要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在逐渐上升,且常被忽视和误治以至于引起心脏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本病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工作已经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 中医中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关系到其学习水平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从教学的方式上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 交流互动方式 多媒体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带来一定的影响作用,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同时也增加了自己学习语文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