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本论》解读下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前沿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g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的起源理论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基础。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的源头商品的生产方式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劳动是价值的产生途径。为我们提供了在价值规律指导下所遵循的交换规律。马克思劳动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蕴含的经济规律,同时对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二因素;劳动二重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来源来自于大量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科学成份,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克思继承了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关于价值的理论观点。马克思在大卫李嘉图的理论基础上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阐述了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几个重要的理论学说,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21世纪,是现代化工业社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技生产力的飞速进步,使大量的人口劳动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人们脱离了当初人口密集型劳动输出,取而代之的是技术集约型的工业模式及电子信息产业。商业系统的发达使得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链条逐渐复杂与加大,大量虚拟经济的出现使得剩余价值的瓜分多元化。看似人的主体劳动成份在经济结构中逐渐被机器取代,被大量电子化所剔除。但是,这不代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逐渐失去了它的原理性,我们通过层层推移,层层剪剥依然能清晰的看到价值的本质还是人的活体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仅是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下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环境下的经济结构。同样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一、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二因素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①马克思从资本的源头商品切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分析。阐述出商品是同时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的集合体。创造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品二因素学说。
  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②首次提出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阐述。指出了商品的其中一个因素,使用价值。其后,马克思将商品中使用价值的属性剥离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他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③产生出抽象人类劳动概念,随后阐述出人类无差别的劳动与价值量的关系—人类无差别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大小。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阐述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提出了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商品就不具备交换的意义,因此,称之为商品。而价值是商品在交换中量的承担者,是反映出商品在生产中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就产生了价值的产生来源。
  2.劳动二重性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首次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他说:“起初我们看到,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后来表明,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性。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④马克思把劳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反应在人的生理上的作为人类社会相同消耗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另一种马克思把劳动具有特殊的一定目的消耗能够产生使用价值的消耗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在整个推理过程中马克思用了大量的篇幅推倒出这一理论。首先马克思用具有不同质的实体劳动产生出使用价值来阐述具体劳动的本质。他说“上衣和麻布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同样,决定它们存在的劳动即缝和织,也是不同质的。如果这些物不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从而不是不同质的有用劳动的产品,它们就根本不能作为商品来互相对立。上衣不会与上衣交换,一种使用价值不会与同种的使用价值交换。”⑤而后马克思又阐述了具体劳动产生的使用价值对商品存在的意义。他认为“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⑥同时也反应了不同质的劳动是商品能够成为商品的决定性因素,即具体劳动本质。马克思导出抽象劳动时,首先将商品所凝结的产生出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先剖除,所剩的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单一消耗人的生理体能的劳动,即是抽象劳动,并指出抽象劳动的社会共同性这一属性,而不同性只是个体之间量的差别不同。马克思在著作中这样论述“如果把生产劳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人类劳动。这只是耗费人类劳动力的两种不同形式。”⑦马克思通過从具体劳动的本质入手分析出具体劳动是创造出不同质的商品使用价值,进而结合劳动的现象与本质,将具体劳动剥离,沉淀出抽象劳动的概念与本质。形成完整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3.价值规律
  马克思根据商品价值的来源,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结出了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在用劳动价值理论把价值和生产价格做了区分。他认为价值的来源是人的活劳动,并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价值量的大小,从中阐述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个概念,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整个社会在同等的生产环境、劳动熟练度、同等的劳动强度下产出该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是社会生产该产品的平均时间。马克思通过区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不同,并通过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进而形成价格的定义。形成了劳动价值规律。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表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提出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进行等价交换提供了依据;同样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换提供有力保障。   二、劳动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启示
  1.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
  (1)提高企业效能的培养机制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向我们展示了商品中价值源泉人的活劳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作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首先也要从资本的源头商品入手,从价值的产生形式入手,加大对人类活劳动的关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通过建立完善的劳动培养机制,加大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培养,提高劳动者对科学信息技术的掌握,鼓励创新型劳动方式。改善劳动环境、倡导绿色工作环境,最终达到单个个体劳动熟练度的提高,降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同行业的高效能生产。建立高效环保的生产企业。
  (2)加强科技投入,开发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了商品的二因素,每个商品都包含着价值与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需求程度。作为当代全球化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商品,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多元化及独特性,是市场胜出的核心因素。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指导我们加大对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化投入,发展科技自主型产业,使凝结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多元性与独创性,进而提升该商品在市场中的需求程度,占据市场的更多份额。
  2.完善金融体系,合理有效深化金融市场
  货币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它的存在起到对价值的量化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我们应控制好货币在市场中的投入,使其真正反映出社会商品总产值的情况。协调好社会总产值与社会货币总投入的量化关系,防止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现象的出现。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防止垄断及投机行为出现,阻碍社会产能发展。控制好劳动力的流向,防止虚拟经济架空实体经济,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有序发展,保持商品市场始终繁荣富足。形成平稳、有序、充满活力市场经济环境。
  3.强化生产劳动主导性指导分配
  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健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形成以按劳及生产要素分配为主的价值分配形式,使货币的量真正反映出劳动的真实回报,强化劳动的主体性,强化生产在资本循环中的主导作用,放开资本市场,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共享,为劳动力动能的提升做好一切前提保证。在分配制度中,注重真实回报率的提升,真视人的活劳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形成损耗有偿的高效型补偿机制。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为人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价值的源泉,并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创造性的建立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理论学说,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产生打下了坚实基础,马克思通过对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及其意义,形成了价值规律。为我们进行等价交换的实现创造了依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也被广泛的运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当中,更多的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并为资本的有效利用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研究者,我们应秉承马克思主义追求真理的态度、發扬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的精神,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质阶段,创造出马克思主义原理更广源的使用价值。
  注解: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47页,人民出版社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47页.人民出版社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50页.人民出版社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54页.人民出版社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56页.人民出版社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55页.人民出版社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57页.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由广州市委党校与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共同举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广州实践"专题研讨会于2018年1月14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光明日报和广州地
证券交易所是依法设立并进行证券集中交易的合法场所,也是各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典型形式.它是有组织地进行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在证券交易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证券交易规则,它们
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国计民生,通常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原因引起的窝(停)工。水利水电工程的窝(停)工损失索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而就有必要进行详细研究。  窝(停)工索赔的法律依据  窝工索赔的法律基础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其第二百七十八条明确规定如下“ 隐蔽工程在隐蔽以前,承包人应当通知发包人检查。发包人没有及时检查的,承包人可以顺延工程日期,并
期刊
2010年11月18日上午,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那我们就应该引领孩子走进课外阅读,去了解,去品味,去享受……    1.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好读书”    1.1个性解读焕发情感渴望。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
摘要:柏拉图被他生活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所影响,写下了《理想国》一书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批判,并提出理想城邦的模型。《理想国》一书紧紧围绕着城邦和个人正义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从而引申出城邦正义、个人正义的概念以及它们二者的相互关系。城邦正义就是各阶级各司其职,个人正义就是灵魂的各个部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而个人正义促进城邦正义,理想国就是哲学家执政的正义的、分工有序的城邦。对柏拉图所设计的正义城
期刊
Mr.Secretary-Generaldear colleagues,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 It is a major challenge facing all c
【摘要】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不断展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人民币用于对外贸易计价结算,但结算规模仍然很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在分析人民币跨境结算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好处以及目前阻碍企业采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因素,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回流机制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