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迷信专家为好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专家报告是中小学教师很向往的一件事,希望能够通过专家的报告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专家的报告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能够切合一线教师的实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因为,专家毕竟不是一线教师,不是教学的实践者,对一线教师他们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只是在某一方面有研究、有造诣。要知道,教育这门大学问,无论多么大的专家也不可能完全吃透,对变化万千的具体实践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因此,专家不可能给我们开出有效的处方式方案,不可能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导。
  大凡听过专家报告的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有这样一种感慨:专家的报告总是难以摆脱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听起来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他们往往把很简单的问题概念化、抽象化和复杂化,缺乏那种平和的、亲近的、明晰的、入木三分的亲和力。
  有的专家,报告的主题就令人费解,报告的内容侧重理论上的阐述,大话、空话、假话太多,空泛空洞,枯燥无味,缺乏鲜活、具体、可操作的东西;有的专家的报告,条理无序,节外生枝,喧宾夺主,扯到哪算到哪,云里雾里,哗众取宠;有的专家威势凛凛,总拿大话压人,并不负责任地指责教师,把不可能实现的前景统统归咎于教师的不理解、不投入、素质如何低下等等;有的专家无视实践的逻辑,任凭自己的思想驰骋,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提出一系列所谓全新的理念,闭口不谈自己和普通教师都能够身体力行的真话、实话、心窝里话;有的专家对当前教育的不满大肆宣泄,对当前的课改睥睨至极,仿佛中国的教育已到了岌岌可危、不可救药的地步;有的专家喜欢凌驾于一线教师之上,既不考虑现实的实践条件,也不尊重教师的专业尊严,只从概念、理念出发干涉教师的专业工作。他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需要,而自己却不去了解教师的需要,他们主张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而自己却凌驾于教师之上;有的专家只把“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要开发课程资源”、“要建立平等、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等命题当作口号,当作对教师的要求,而并不考虑教师能不能做,怎样去做,做了效果会怎样,又如何改进。对这些问题,专家们既不说明这么要求的现实原因,也不提出可供参考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听后不仅起不到引领的作用,反而使教师疑惑丛生,无所适从;有的专家的整个报告只谈别人的东西,不谈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研究,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毫无关系。
  基于上述感受,笔者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还是不迷信专家为好。我想,作为一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务实进取的教师,即使不听专家的报告也会拥有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前不久,笔者在北京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一位专家谈及教学机智时,所援引的事例,全来自加拿大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的内容;一专家在谈到外国教育时,所列举的事例竟然全是来自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一专家谈自己的理想教育,其内容大多来自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一书;一专家在报告中论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不同的思想时,其所谓的个人观点完全取自台湾林玉体的《西方教育思想史》一书。
  当笔者在听上述几位专家的报告时,一直在想,所谓的专家不过比我们多读几本书,所谓的报告内容也不过是读书时一种积累的阐释。由此,我顿时感到诚惶诚恐:听报告不仅费时,更费钱呀!到外地听一次报告,一人少则需要花费两三千元,多则五、六千元,如果拿这些费用买书来读,岂不更合算,更实在,更有效?这里,笔者并非一概否定专家的报告,但事实上能够切合中小学教师实际的报告实在太少。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专家报告,应该是讲述自己的治学策略和成长故事。记得我在湖南师范大学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期间,我最爱问专家的一句话是:“你是怎样成为专家的?”当我听了他们那些历经曲折、艰辛、坚毅、好学的故事后,我十分感动,十分震撼,甚至是热血沸腾。他们的故事使我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永远激人奋进!我想,这远比听他们几场报告更有效,更有用!因为,一个人的发展靠的是一种强烈的内驱力,靠的是一种自助、自信、自强,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和品质,并执著地走下去,总会有收获,有进步。
  笔者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旨在提醒我们的中小学教师:自主培训才是最有效的发展途径,切莫把培训、听专家报告看得太重要。把学习视为一种内在的需要、生命的需要,这才是最高境界的自我培训,我们应该默默地经营和坚守这种至高无上的培训,因为人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自我发展。可以设想,一个不愿学习或疏于学习,而企望听几场专家报告就能凑效的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让生命跋涉在自主培训的路上,落落自甘,澹泊自守,心界澄明,自强不息,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区域性教师发展学校是指设在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建制内,由县(市、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与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共同体。区域性教师发展学校是一种功能性建设。教师发展的功能促成了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作为一种新鲜“出炉”的产物,其运作策略十分重要。笔者初步归纳如下:    教育论坛    由区域性教师发展学校根据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选择某一主题举办论坛或专题辨
介绍了为保护离子膜及电解槽而防止大压差产生所采取的措施和体会.
日本氯工程公司BiTAC-829电槽在投运2 a以来的运行情况进行技术总结.
介绍引进的KS80片碱机技术特性及运行中发生故障后的检测,针对片碱机冷却缸壳体裂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修理方案及注意事项.
介绍了氯化亚砜的工业生产方法及应用,分析了目前的产销现状及市场前景,并提出发展建议.
<正> 由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评选出两弹一星、汉字信息处理等25项“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无机化工工程技术榜上有名。无机化工包括化学肥料、纯碱、氯碱和无机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