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游戏宵禁制度的法理依据与规范阐释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2008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导致身心受损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立网络游戏宵禁制度来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已迫在眉睫.《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改,使网络游戏宵禁制度成了民众关注的焦点.以家长主义、国家亲权主义以及青少年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法理基础,通过分析现行网络游戏宵禁制度的不足,其存在着立法过于分散笼统、可操作性较低,实名认证并未全面落户且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制度缺陷,有必要细化相关法律规定规范,建构可操作的网络游戏宵禁机制,细化网络游戏内容等级机制,健全网络游戏实人认证机制等,真正使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游戏缓解压力,实现国家、游戏市场以及家长的有效联动,用科学的方式解决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矛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B7-H3分子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786-O转移的影响。方法慢病毒感染法构建B7-H3低表达稳转细胞系(shB7-H3)和阴性对照组(shNC)。RT-qPCR、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试验验证慢病毒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shNC组和shB7-H3组786-O细胞增殖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周期变化;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试验测定两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差异;W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