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环境损害风险的可保性——基于《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草案)》的思考

来源 :鄱阳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的可保性是影响某一风险能否被纳入保险范围的关键因素,风险的可预测性则是影响风险可保性的核心。《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草案)》将生态环境损害风险纳入保险范围并通过规则设计一定程度消解了生态环境损害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但基于生态环境损害的特殊性,现阶段的规则设计存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模糊性、公私混同救济模式下公法责任的可保性争议、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制度的不足以及风险防范措施的过于简单原则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生态环境损害风险的可预测性,进而影响着风险的可保性。由此应从增强生态损害赔偿范围的明确
其他文献
梁衡是当代著名的新闻理论家、作家。童年时期在山林之间的成长体验,以及作为知识分子对生态危机的忧思,让他对兼具自然属性和文化特性的古树情有独钟。强烈的"古树情结"促使
近年来西方学界自觉兴起的植物批评思潮,引发了人们对植物生命和植物伦理的思考与关注。从植物批评的视角考察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旨在重新思考人类世界与植物世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