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形象建构与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航海先驱与外交使臣,郑和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与政治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从社会与文化层面看,在东南亚华人社会,郑和被广泛神化,并演变成为在东南亚华人社会长期流传的“郑和崇拜”,成为凝聚华人社会的粘合剂与强化华人族群文化意识的一种象征。从国家政治层面看,郑和形象的塑造与中国-东南亚关系发展整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的纽带与推动力量。东南亚华人社会以及中国对郑和形象的塑造与强化,不仅反映了“文化郑和”在民间社会作为信仰与文化的价值与功能,更凸显了“文化郑和”在新时期中国
其他文献
张承志的创作中具有一种求知视角和学者眼光。论文在收集、整理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以及其它周边资料并加以分析甄别的基础上,旨在说明张承志的小说,不管在题材还是视角上,均存
2010年11月27至12月2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海口燕泰国际大酒店隆
由于我国没有统一有效的反就业歧视立法,以及当前反就业歧视相应的法律法规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现实中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要注意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反就业歧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就。从最初的人物、学派、观点介绍到问题意识凸显,从最初的否定性评价到客观、辩证地研究,从最初简单的“嫁接”到实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明确以能力为本位、服务地方建设的办学定位,确立开放的办学理念,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和“双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