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以弥漫性骨痛、骨折为主[1,2].阿仑膦酸钠能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显著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有效降低骨折风险,已成为临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不正确的含服方法使其不良反应增加.本研究组先后接诊3例因骨质疏松含服阿仑膦酸钠片后,发生口腔黏膜病变,且均符合创伤性溃
【机 构】
:
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口腔科,30019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以弥漫性骨痛、骨折为主[1,2].阿仑膦酸钠能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骨痛,显著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有效降低骨折风险,已成为临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不正确的含服方法使其不良反应增加.本研究组先后接诊3例因骨质疏松含服阿仑膦酸钠片后,发生口腔黏膜病变,且均符合创伤性溃疡诊断标准[3].为了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以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b型(PHPIb)GNA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显示7例患者均存在外显子1A区域的甲基化缺失,提示GNAS1基因外显子1A甲基化缺失可能是PHPIb的致病原因。
垂体促甲状腺素(TSH)分泌瘤引起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非常少见,迄今国内报告的总例数共21例[1-5],其治疗与原发性甲亢截然不同,采用原发性甲亢常用的治疗措施,不仅不能使中枢性甲亢得到控制,反而有加重垂体瘤的危险[6]。
目的 评价既往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多中心、非随机、开放、单组治疗达标研究,包括2周筛选期、4周导入期和16周治疗期.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每日两次BIAsp30注射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收集疗效及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在谈到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这两种常用抗甲状腺药物的不同毒性、尤其是对儿童的肝毒性和死亡时,Rivkees和Szarfman一再提及经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即PTU的使用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因而绝对不应用于儿童。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的两大发病机制,其中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损害起关键作用.在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过程中,个体胰岛素分泌从正常水平到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失代偿、最终衰竭,糖代谢状态由正常到糖耐量异常并最终发生2型糖尿病。
2010年7月22日,葛兰素史克(GSK)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文迪雅专家咨询会,出席者包括陈名道教授、高妍教授、纪立农教授、李光伟教授、陆菊明教授、潘长玉教授(主持)、杨文英教授和朱大龙教授等专家(以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目的 通过社区人群筛查了解广西城市原住民中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及其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并探讨影响HUA肾损害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择桂林市城区原住居民集中的象山社区,对18~75岁居民(n=6 273)采取横断面进行筛查.收集空腹血及晨尿进行血糖、肾功能、血脂、胰岛素和尿蛋白等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社区居民中HUA总患病率为23.5%,其中男性HUA患病率显著高于
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胆囊收缩素(CKK)的发现使肠道神经内分泌学成为研究热点,1995年外科医生使用胃旁路术治疗肥胖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现糖尿病的治愈率高达80%,人们就认为胃肠道的手术可能改变了胰岛的调控,提出了肠道胰岛轴的概念。
甲状腺癌为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甲状腺癌组织类型主要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131I+甲状腺素抑制模式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久已得到认可和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现状并略加评述。
一、病例摘要 病例1:患者男性,53岁,因"口干、多饮、多尿10年,眼眶痛伴右侧眼睑下垂5 d"于2008年11月10日入院.患者于5 d前咳嗽、鼻塞、咽痛后出现右侧眼周不适,其后突发疼痛,右侧眼睑上抬无力,视物左右重影,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昏迷、无肢体抽搐,无肢体麻木、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