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条件下春小麦根系耗碳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动控制的遮雨棚中,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系耗碳过程及与籽粒产量的关系。设高(W)、中(M)、低(S)3个水分处理,试验品种为‘陇春8139-2’(L)和‘定西24’(D)。在开花期及之前,根系的日生物量碳、日呼吸耗碳和日分泌耗碳量占根系日总耗碳量的比例平均为26%、58%和16%。在成熟期,W、M处理的根日生物量碳的下降(负值)在两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在S处理中,D品种根生物量碳日下降幅度显著高于L品种,日呼吸耗碳量和日分泌耗碳量也最低,致使其根
其他文献
选择我国北方温带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Bottom-up方法,采用地表实测和多尺度遥感综合测量的方法,建立基于地表实测与多尺度遥感数据综合测量的两阶段植被盖度经验模型。此
<正>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301医院)肝胆外科科主任的董家鸿,带领他的肝移植团队,不断挑战医学禁区,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里挽回肝病患者的宝贵生命……2011年八一
<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4月8日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胡锦
根据2005年9月-2006年5月逐季进行的4次多学科综合调查,报道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环境因子和长江冲淡水过程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垂直分布的影响。
简要介绍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发的WOFSOT模型,为了评价其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2000~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进行了水分处理实验.水分池分为8个处理,分别是:≥40%、
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生态位模型是预测物种潜在分布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探讨在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限于乔木和灌木)主要关键种的潜在分布,在对海南岛霸王岭的热带天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