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所讲的初中语文试卷,主要指月考、统考试卷(包括毕业班“诊断”卷)和单元检测、自测试卷。这是两种不同属性的试卷:一是他改卷,亦称统考卷。考、改过程严密,评价不带主观情感和个人偏见,任课教师一般不参与监考和改卷。对学生答卷情况的了解,只有抽时间,在改卷以后查阅分析。二是自改卷(也叫单元检测或自测卷),考、改、评三位一体,均由任课教师自主操作。由于两类试卷的属性不同,在试卷讲评时,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就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这两类试卷有效讲评要注意的两大问题。
一、讲什么
1、讲易错的、易混的、易忘的
(1)易错的。如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等。特别是在古诗文的默写中,写错一字,全句没分。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和“殆”最易写成“惘”和“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涯”,最容易写成“崖”或“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最容易写成“蝉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和“村”最容易写成“岸”和“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为”最易写成“唯”。
(2)易混的。如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与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最易混淆,要么把说明方法说成“打比喻”,要么把修辞方法说成是“打比方”。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与表达方式最易混淆,学生往往把表达方式填成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如“拟人”和“象征”既可说是表现手法,又可说是修辞方法,“下定义”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也易混淆,要给学生讲明判断方法。
(3)易忘的。特别是表达方式、描写人物的方法、小说的三要素以及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文言句式、句子成分、词类等,看似非常简单的基础知识,学生最容易忘掉,评讲试卷时,要反复提醒,让学生烂熟于心。
2、不知的、不明的、不懂的
所谓不知的。就是学生没有学过,而试卷中又涉及到的知识。如:还没学议论文之前,考卷中出现了议论文的考题,牵涉到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等知识,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必须给学生作介绍。不明的。是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如“比喻”的修辞方法,学生只掌握了明喻一种,对“暗喻”和“借喻”的特征往往把握不准,在做题时出现判断失误,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必须讲明比喻的三种形式,A像B是“明喻”A是B是“暗喻’,只出现喻体“B”是“借喻”。
3、讲方法、讲思路、讲技巧
(1)讲方法。达尔文曾说过,最重要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人也说,“受人之鱼,以供一顿只需,授人以渔,而终身受益无穷”初中语文试卷一般分为三大块: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阅读和作文。在试卷讲评中,要交给学生读题、思考的方法,特别是抓关键词读题干,弄清题意的方法。如选择读音全对的一项(或读音有误的一项),其中“完全正确”和“有误”是关键词;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正确的”是关键词;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说法有误”是关键词。要让学生弄清要求后再做。其次是阅读的方法。
(2)讲思路。选择题的思路是:明要求——析选项——定答案。简答题以及换词换句的问答题(如“好不好?”“能不能?”等)的解题思路是:摆观点——说理由;作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审题——再立意——后构思……经常讲解题思路,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条理性。
(3)讲技巧。答题技巧非常重要,在试卷讲评中,要特地告之学生,如:阅读题的答案就在阅读材料之中。要细心地多读几遍,就会找到。解答阅读题最好的办法是用找到的原句,稍加整理作答,除非找不到答案,切忌不要轻易概括或自出心裁的乱答。阅读题中的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一般都在该句前面,细细一读,就会明白。
二、怎么讲
(一)他改卷(月考、统考卷)采用类讲、普讲、查讲的方法最有效
1、类讲。讲者先根据考卷得分情况,就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的程度进行归类整理,计算出失分率,然后根据失分的轻重排出讲评顺序,在认真分析失分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突破式讲解。讲评时,要根据学生出错的原因,或讲解方法,或讲破题思路,或强化类似训练……如在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统考卷的讲评中,我就采用了类讲的方法。先将整个试卷的三大块(语基、阅读、作文)进行了失分率的计算,得出文言阅读的失分率为47.1﹪。
2、普讲。就是常见和惯用的每题都讲的方法。这种讲评法的最大好处是使每个出错的学生都受益。通过试卷讲评,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错处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收效。普讲时,不一定按顺序从头讲到尾,可以反过来先讲作文,再讲阅读后讲语基;也可以从中间开花,先讲阅读,再讲语基,后讲作文。在讲评过程中,可采用提问式、讨论式和答案矫正式讲评法,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力勉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做法。
3、查讲。所谓查讲,是教师当堂查证问题最多的地方,立即确定主讲和次讲的内容。这种讲法,一般用于教师无暇进行系统的试卷分析,对失分情况不甚了解,只好通过课堂提问,举手表达的方式来判断问题的轻重,确立讲评的主次。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由学生来判定。这种讲法最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可让学生当堂分析错因,指点迷津,形成技能。
(二)自改卷(单元检测和自测卷)采用校对和点讲两种方法最有效
1、校对。又分两种形式,一是检测后,教师在第一时间内,将答案公之于众(张贴上墙),使学生加深印象,及时沟对,矫正自己的思维,提高思维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为改后讲评奠定扎实的、准确的思维基础,提高讲评效度;二是检测后,无时间自改的情况下,可利用课堂进行答案订正,以改代讲,边改边讲。
2、点讲。是指考查后,教师通过评阅试卷,已准确地掌握了出错的地方及原因,了解了知识的疏漏和欠缺以及出错的人。或就某点知识进行补救性讲解、方法介绍;或就某种技能进行提升性训练、思维拓宽;或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指明奋斗的方向。这种点讲,或由一个点入手辐射到一个面。
总之,初中语文试卷的有效讲评内容多多,方法多多。这里仅仅联系自己平常的教学实际,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索,力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望同行补充、修正。
一、讲什么
1、讲易错的、易混的、易忘的
(1)易错的。如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等。特别是在古诗文的默写中,写错一字,全句没分。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和“殆”最易写成“惘”和“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涯”,最容易写成“崖”或“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最容易写成“蝉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和“村”最容易写成“岸”和“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为”最易写成“唯”。
(2)易混的。如说明方法中的“打比方”与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最易混淆,要么把说明方法说成“打比喻”,要么把修辞方法说成是“打比方”。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与表达方式最易混淆,学生往往把表达方式填成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如“拟人”和“象征”既可说是表现手法,又可说是修辞方法,“下定义”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也易混淆,要给学生讲明判断方法。
(3)易忘的。特别是表达方式、描写人物的方法、小说的三要素以及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文言句式、句子成分、词类等,看似非常简单的基础知识,学生最容易忘掉,评讲试卷时,要反复提醒,让学生烂熟于心。
2、不知的、不明的、不懂的
所谓不知的。就是学生没有学过,而试卷中又涉及到的知识。如:还没学议论文之前,考卷中出现了议论文的考题,牵涉到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等知识,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必须给学生作介绍。不明的。是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如“比喻”的修辞方法,学生只掌握了明喻一种,对“暗喻”和“借喻”的特征往往把握不准,在做题时出现判断失误,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必须讲明比喻的三种形式,A像B是“明喻”A是B是“暗喻’,只出现喻体“B”是“借喻”。
3、讲方法、讲思路、讲技巧
(1)讲方法。达尔文曾说过,最重要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人也说,“受人之鱼,以供一顿只需,授人以渔,而终身受益无穷”初中语文试卷一般分为三大块: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阅读和作文。在试卷讲评中,要交给学生读题、思考的方法,特别是抓关键词读题干,弄清题意的方法。如选择读音全对的一项(或读音有误的一项),其中“完全正确”和“有误”是关键词;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正确的”是关键词;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说法有误”是关键词。要让学生弄清要求后再做。其次是阅读的方法。
(2)讲思路。选择题的思路是:明要求——析选项——定答案。简答题以及换词换句的问答题(如“好不好?”“能不能?”等)的解题思路是:摆观点——说理由;作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审题——再立意——后构思……经常讲解题思路,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条理性。
(3)讲技巧。答题技巧非常重要,在试卷讲评中,要特地告之学生,如:阅读题的答案就在阅读材料之中。要细心地多读几遍,就会找到。解答阅读题最好的办法是用找到的原句,稍加整理作答,除非找不到答案,切忌不要轻易概括或自出心裁的乱答。阅读题中的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一般都在该句前面,细细一读,就会明白。
二、怎么讲
(一)他改卷(月考、统考卷)采用类讲、普讲、查讲的方法最有效
1、类讲。讲者先根据考卷得分情况,就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的程度进行归类整理,计算出失分率,然后根据失分的轻重排出讲评顺序,在认真分析失分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突破式讲解。讲评时,要根据学生出错的原因,或讲解方法,或讲破题思路,或强化类似训练……如在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统考卷的讲评中,我就采用了类讲的方法。先将整个试卷的三大块(语基、阅读、作文)进行了失分率的计算,得出文言阅读的失分率为47.1﹪。
2、普讲。就是常见和惯用的每题都讲的方法。这种讲评法的最大好处是使每个出错的学生都受益。通过试卷讲评,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错处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收效。普讲时,不一定按顺序从头讲到尾,可以反过来先讲作文,再讲阅读后讲语基;也可以从中间开花,先讲阅读,再讲语基,后讲作文。在讲评过程中,可采用提问式、讨论式和答案矫正式讲评法,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力勉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做法。
3、查讲。所谓查讲,是教师当堂查证问题最多的地方,立即确定主讲和次讲的内容。这种讲法,一般用于教师无暇进行系统的试卷分析,对失分情况不甚了解,只好通过课堂提问,举手表达的方式来判断问题的轻重,确立讲评的主次。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由学生来判定。这种讲法最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可让学生当堂分析错因,指点迷津,形成技能。
(二)自改卷(单元检测和自测卷)采用校对和点讲两种方法最有效
1、校对。又分两种形式,一是检测后,教师在第一时间内,将答案公之于众(张贴上墙),使学生加深印象,及时沟对,矫正自己的思维,提高思维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为改后讲评奠定扎实的、准确的思维基础,提高讲评效度;二是检测后,无时间自改的情况下,可利用课堂进行答案订正,以改代讲,边改边讲。
2、点讲。是指考查后,教师通过评阅试卷,已准确地掌握了出错的地方及原因,了解了知识的疏漏和欠缺以及出错的人。或就某点知识进行补救性讲解、方法介绍;或就某种技能进行提升性训练、思维拓宽;或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指明奋斗的方向。这种点讲,或由一个点入手辐射到一个面。
总之,初中语文试卷的有效讲评内容多多,方法多多。这里仅仅联系自己平常的教学实际,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索,力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望同行补充、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