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例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筛查高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联合应用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明确151例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提示高风险的病例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以高通量测序NIPS提示胎儿13、18、21、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以及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高风险、需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征得知情同意后,经羊膜腔穿刺或脐静脉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及CMA分析。

结果

在151例胎儿中,有142例为非整倍体高风险,其中21三体高风险83例、18三体高风险17例、13三体高风险2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40例,经染色体核型和CMA分析确认21三体81例、18三体15例、47,XXY 10例、47,XXX 4例、47,XYY 2例、46,X,del(X)(q26.1) 1例,其余2例21三体高风险、2例18三体高风险、2例13三体高风险、23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病例经染色体核型和CMA检测均为46,XN;另外9例高通量测序提示CNVs高风险,其中13号染色体微缺失1例、18号染色体微重复1例、18号染色体部分缺失1例均经CMA证实,1例2号染色体重复30 Mb合并8号染色体重复25 Mb病例CMA未发现拷贝数变异,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dup(2)(p23.1p25.3)[13]/46,XX[87],其余5例经检测均未见异常。

结论

高通量测序NIPS高风险的胎儿,仍有必要通过介入性产前诊断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联合CMA分析,以区分真阳性与假阳性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三维条件下不同代次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的表皮形态及增殖分化情况.方法 采用不同代次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通过苏木精-伊红(HE)和高碘酸-希夫(PAS)染色,观察各组组织工程皮肤的结构形态;并利用角蛋白CK1/CK10、CK5/CK14、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各组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的增殖分化能力.结果 不同代次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都有明显的表皮真皮结构
目的 探讨富氢生理盐水(hydrogen-rich saline,HRS)腹腔注射对缺血再灌注皮瓣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只大鼠进行麻醉后,以右侧腹壁下浅动脉为蒂,形成约宽6cm、长9cm的腹部皮瓣.显微血管夹阻断皮瓣供血3h,恢复供血前10 min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HRS,对照组1和对照组2注射普通生理盐水;对照组2进行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