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对象,从整体综合的观点研究其空间格局、过程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进而探讨景观优化利用的原理和途径。景观生态学与景观规划方面是密不可分的,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就是对景观生态学的直接应用与实践。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服务了景观规划的进行,也将使规划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更加生态与和谐。
  一、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层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转化,研究景观的空间构造、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异质性发生发展及保持异质性的机理,建立景观的时空模型。
  景观生态学把景观定义为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由相互作用的拼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形式重复出现。景观是由景观元素(Landscape element)组成。景观元素是地面上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包括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可以视之为生态系统。景观的这一定义尤其适合于土地利用的规划,自然与人文因素并重的共同特点使之同样能非常恰当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景观生态学中“模地”、“廊道”、“网络”、“结点”等概念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整体描述提供了手段,把园林绿化与整体的城市景观联结起来,赋予了新的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内容是景观功能的研究。功能是指景观元素间能量、物种及营养成分等的流,它们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工导致的。景观规划中,这些理论将直接运用于城市及乡村等各种景观规划之中,并发挥其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景观规划中应遵循的生态设计原则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于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1.适合人居的生态环境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发生变化,城市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
  2.把握生态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房屋建造,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
  3.有效节约和利用资源
  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或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添加剂,石材可以砌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所有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的和视觉的特点。
  这些原则来自于景观生态学,很好的服务于景观规划之中。
  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斑块
  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其中的建筑物斑块及廊道占优势,绿地斑块及廊道少,产生了严重失衡的现象。因而在城市景觀结构中应增加绿地廊道及绿地斑块,根据城市现状确定绿地斑块的最佳位置、最佳面积,尽量使其均匀分布于城市景观中。同时设计中应放弃过于强调视觉差的景观设计,提倡因地制宜,根据生态学原理兼顾美学特性,以本地种为主,实行乔、灌、藤、草相互配制,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绿地自然度,形成稳定协调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以利于抵抗不良因素的干扰,从而体现城市景观中人与动物、植物的控制共生在城市大园林景观规划中,我们应把城区内各种“生境岛”(城市内分散的园林相当于被城市海洋包围的“生境岛”)看作大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岛屿地理学原理在城市“生境岛”之间以及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修建绿色廊道,形成城市园林网络,把自然引入城市,不仅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而且利于野生动植物的迁移。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大型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能为景观带来许多益处;小的植被斑块可以作为物种迁徙的歇脚地,保护与规划分散的稀有种类和小生境有利于提高景观的异质性,所以小斑块是大斑块的补充,但不能取而代之,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廊道连接。 2.城市廊道 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 把廊道定义为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在城市景观中,廊道既是各种流的通道(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都通过廊道穿梭于城市与外围腹地以及城市内各节点和斑块之间,维持整个城市的动态),又是造成景观破碎的原因和前提,同时还是决定城市景观轮廓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城市廊道的发展引导整个城市景观规范格局的发展。城市的廊道可分为3种:绿道、蓝道、灰道。 绿道是以植物绿化为主的线状要素,如街道绿化带、环城防护林带、滨水河岸植被带等。绿色廊道的植物配置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兼顾观赏性和城市景观,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设计依据,保持自然的本底。绿色廊道要有一定的宽度,才能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一般而言,河岸植被带的宽度在30m以上时就能有效地降低温度,提高生境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道路绿化带宽度在60m宽时,可满足动植物迁移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蓝道主要是城市中各种河流、海岸等;灰道指那些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铁路等。灰道直接反映城市的外貌形象,也是构成城市风貌特色的基础。因此,不同道路应当体现不同品味与不同主题,如历史特色、文化连续性、现代化内涵等。
  3.城郊建设
  由于现代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包括了其周围的郊区,将市区与郊区进行整体规划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对城郊景观空间结构进行规划,使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市区内、郊区内及市郊之间的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循环畅通,既要使城郊景观符合生态学原理,又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四、总结
  只有把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城市的生态景观的规划建设中去,把园林绿化与整体的城市景观联结起来,建设人与自然充分和谐、自然环境美、生活质量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资源,建设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环境。同时,在乡村等其它景观规划同样适用,只有和谐的生态景观规划才能使景观发挥其最可观的作用。希望设计师们能更好的将景观生态学在景观规划的应用与实践中,把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肖笃宁,李晓文.试论景观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J].生态学杂志,1998,17(3):46-52.
  [2] 王晓东,赵鹏军.城市景观规划中若干尺度问题的生态学透视[J]. 城市规划汇刊,2001(5):61-64.
  
  [3]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27-31.
其他文献
摘要:在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从技术上进行革新成为重要课题。尤其是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内容繁复,涉及范围广等问题时,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原因,同时分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及问题。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
摘要: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施工过程当中的重点环节。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建筑作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施工现场的安全现状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实施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保证施工生产安全,保护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安全生产,安全施工,已经是势在必行。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
【摘要】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的地位无可替代。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好汉语,是对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技工院校教学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并不完全相同,而应该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本文主要就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改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技术员工的需求也越来越来,这同时对技
摘要:城市滨水区域作为人类休闲活动的地带之一,其规划建设设计众多学科。设计者要从多方面多目标的规划着手,才能充分发挥滨水区域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实现。  关键词:滨水城市;空间;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       为了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建成大量的公共绿地。这些绿地来看各有特色,服务对象不同,已形成的滨水开放空间景观,也不尽
摘 要:造纸行业废水总排污量大,占据工业行业废水排放量的第一位。造纸废水污泥是一种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固体物质。实现造纸废水污泥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符合造纸企业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的要求。本文概述造纸废水污泥处理技术的常规处理处置方法现状及发展状况。  关键词:造纸废水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2012年度的报告显示,2011年制浆造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