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向商业化转型,银行会计在提供经济信息数据、判定决策方案等诸多方面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银行会计的决策职能,有助于提高银行经济效益和现代化会计管理水平。
关键词:银行会计 决策职能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1-15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深层化,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的正式接轨,银行会计在提供经济信息数据、判定决策方案等诸多方面将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明确银行会计的决策职能,有助于提高银行经济效益和现代化会计管理水平。
一、银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决策职能
银行会计既具有其他行业会计的共性,也存在与其他行业会计不同的职能特点。在山西大同本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单位的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中央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无论是对结算账户和贷款证的审批与年检,还是每日大额资金的往来清算,都离不开银行会计;也就是说,各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在银行会计中有所反映。仅从清算角度讲,大同市各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在某个阶段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因此银行的各级会计部门是经济、金融信息的重要来源,它反映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反映,通过会计核算中形成的一些有关消费、信贷等数据指标,可以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效果的数据资料,以便对日常经营管理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事中反映,通过某一时期经济数据汇总资料,可以发现本地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经营问题,针对出现的经营矛盾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调节控制,使其按计划和目标进行。事后反映,通过年度会计核算报表来提供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核算指标,并以各种年度经济数据指标为基础,对企事业单位未来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特别是目前,银行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银行的会计不仅要管理自身的财务工作,还要对与本单位有业务关系的客户协调好财务关系,也就是说依据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银行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寻求资产的合理配置、收入和利润尽可能增加、成本费用的尽可能减少的途径,来增强银行自身的综合实力,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总之,银行会计在各企事业单位资金的取得和占用、成本费用的开支、收入的取得、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等经济活动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最终银行会计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指导经营活动的决策职能。
二、银行会计的决策职能是现代经营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了向商业化的转变,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商业化的各家银行将在市场这个“大海”里,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其生存和发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如何加强经营管理,不断开拓业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引进和开发新业务品种、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和费用等等,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些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将会面临着大量的信息数据由会计部门来完成,会计部门的工作者利用经济分析方法对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作出决策。
同时随着经营管理理念的不断成熟,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现代经营管理要求金融企业的决策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要求通过事前的科学预测,做出正确决策,建立和发展一套“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管理办法,而改变过去“治患于已然”的事后管理办法,彻底摒弃会计仅是“簿记”这样的错误观念,彻底突破了会计传统框架,进入了会计决策新的领域。也更加验证了:决策要科学化就不能没有会计;银行会计决策职能是现代经营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充分发挥会计决策职能,防范经营中出现的种种风险
既然明确了会计具有决策职能,那么,如何利用会计的决策职能来防范经营风险,就成为金融管理当局和经济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防范经营风险是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前提,从会计角度讲,当前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1.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银行经营决策的依据和基础,首要职能就在于正确核算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为会计主体的内部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银行所有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会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银行会计更是如此。如果银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那么银行经营中就会出现假存款、假贷款、假利润或亏损等虚假现象。所以要全面整顿金融秩序,积极治理结算环境,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改进会计信息的汇集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的可加工性,满足于银行控制风险的要求。实际工作当中,对于各家金融机构每期上报的报表数据,要核实其真实性,同时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相关性的现场检查,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不断发挥会计参与经营管理功能。为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在履行会计反映和监督基本职能的同时,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分析,参与其会计主体的经营决策管理,这是现代银行会计的客观要求,但是,从现状看,银行会计的这一参与管理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相当部分会计工作只限于传统的记账、算账和报账,而忽视了参与预测决策管理的工作。由于会计参与管理工作不到位,难免造成盲目决策而引致风险,所以必须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重新看待会计工作,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对银行的经营业务,尤其是高风险的信贷业务,包括贷款决策、损失核销政策等,进行分析预测,对经营过程实施最终监督,随时反映提供经营风险的会计信息;对各类报表信息反映出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及时发出预警报告或提前提出相应的财务政策;尽力把经营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或消灭在萌芽状态,使银行能够采取有效手段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使经营风险得以避免、减少和消除。
3.争取实现会计统一管理。按照商业银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原则和统一法人制度要求,实行会计集中管理势在必行。事实上工、农、中、建等金融机构的会计改革思路也都强调集中管理;因为会计管理分散,违规和账外经营,甚至乱投资、乱拆借、乱放贷等违规操作,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也难以应付复杂的金融业务风险,使有些机构已经蒙受了巨大的资金损失;会计管理分散,使会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正常的会计信息难以取得,甚至会计信息被故意扭曲,不仅不能据以发现问题,还容易掩盖存在的危机;所以只有尽快实现银行统一会计管理,才能有效地防范银行经营风险。
4.继续加强银行财务管理和监督。财务管理是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宗旨是以盈利为目的,而银行财务管理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财务管理体现在银行的各种经营环境中,必须从存款、贷款、证券买卖、资金调度、费用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而这些管理都是围绕资金成本、利息收入就是利差进行的,实现利差大盈利就多,利差小则利润少,没有利差就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所以在这些环节当中必须以财务管理监督为先导,严格控制经营成本费用开支,纠正那种在思想深处没有彻底摆脱“官办银行”、“大锅饭”的旧观念,除强化日常财务管理监督工作外,还应彻底从传统的专业银行的经营观念中解脱出来,既然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那么各种經营行为都是一种财务行为。所以财务管理就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银行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要通过强化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促进利息观念、时间观念、价值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等经营理念的转变和重新建立。会计部门要按照银行经营管理的内在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使财务会计部门成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相对超脱的综合管理部门,并利用收入、利润、成本和利益分配等量化指标调控银行经营目标及经营策略,充分发挥其会计参与预测和经营决策的功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大同市中心支行 山西大同 037008)
(责编:吕尚)
关键词:银行会计 决策职能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1-15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深层化,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的正式接轨,银行会计在提供经济信息数据、判定决策方案等诸多方面将愈来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明确银行会计的决策职能,有助于提高银行经济效益和现代化会计管理水平。
一、银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决策职能
银行会计既具有其他行业会计的共性,也存在与其他行业会计不同的职能特点。在山西大同本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单位的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中央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无论是对结算账户和贷款证的审批与年检,还是每日大额资金的往来清算,都离不开银行会计;也就是说,各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在银行会计中有所反映。仅从清算角度讲,大同市各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在某个阶段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因此银行的各级会计部门是经济、金融信息的重要来源,它反映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反映,通过会计核算中形成的一些有关消费、信贷等数据指标,可以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效果的数据资料,以便对日常经营管理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事中反映,通过某一时期经济数据汇总资料,可以发现本地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经营问题,针对出现的经营矛盾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调节控制,使其按计划和目标进行。事后反映,通过年度会计核算报表来提供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核算指标,并以各种年度经济数据指标为基础,对企事业单位未来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特别是目前,银行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银行的会计不仅要管理自身的财务工作,还要对与本单位有业务关系的客户协调好财务关系,也就是说依据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银行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寻求资产的合理配置、收入和利润尽可能增加、成本费用的尽可能减少的途径,来增强银行自身的综合实力,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总之,银行会计在各企事业单位资金的取得和占用、成本费用的开支、收入的取得、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等经济活动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最终银行会计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指导经营活动的决策职能。
二、银行会计的决策职能是现代经营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了向商业化的转变,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商业化的各家银行将在市场这个“大海”里,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其生存和发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如何加强经营管理,不断开拓业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引进和开发新业务品种、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和费用等等,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些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将会面临着大量的信息数据由会计部门来完成,会计部门的工作者利用经济分析方法对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作出决策。
同时随着经营管理理念的不断成熟,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现代经营管理要求金融企业的决策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要求通过事前的科学预测,做出正确决策,建立和发展一套“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管理办法,而改变过去“治患于已然”的事后管理办法,彻底摒弃会计仅是“簿记”这样的错误观念,彻底突破了会计传统框架,进入了会计决策新的领域。也更加验证了:决策要科学化就不能没有会计;银行会计决策职能是现代经营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充分发挥会计决策职能,防范经营中出现的种种风险
既然明确了会计具有决策职能,那么,如何利用会计的决策职能来防范经营风险,就成为金融管理当局和经济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防范经营风险是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前提,从会计角度讲,当前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1.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银行经营决策的依据和基础,首要职能就在于正确核算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为会计主体的内部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银行所有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会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银行会计更是如此。如果银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那么银行经营中就会出现假存款、假贷款、假利润或亏损等虚假现象。所以要全面整顿金融秩序,积极治理结算环境,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改进会计信息的汇集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的可加工性,满足于银行控制风险的要求。实际工作当中,对于各家金融机构每期上报的报表数据,要核实其真实性,同时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相关性的现场检查,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不断发挥会计参与经营管理功能。为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在履行会计反映和监督基本职能的同时,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分析,参与其会计主体的经营决策管理,这是现代银行会计的客观要求,但是,从现状看,银行会计的这一参与管理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相当部分会计工作只限于传统的记账、算账和报账,而忽视了参与预测决策管理的工作。由于会计参与管理工作不到位,难免造成盲目决策而引致风险,所以必须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重新看待会计工作,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对银行的经营业务,尤其是高风险的信贷业务,包括贷款决策、损失核销政策等,进行分析预测,对经营过程实施最终监督,随时反映提供经营风险的会计信息;对各类报表信息反映出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及时发出预警报告或提前提出相应的财务政策;尽力把经营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或消灭在萌芽状态,使银行能够采取有效手段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使经营风险得以避免、减少和消除。
3.争取实现会计统一管理。按照商业银行“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原则和统一法人制度要求,实行会计集中管理势在必行。事实上工、农、中、建等金融机构的会计改革思路也都强调集中管理;因为会计管理分散,违规和账外经营,甚至乱投资、乱拆借、乱放贷等违规操作,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也难以应付复杂的金融业务风险,使有些机构已经蒙受了巨大的资金损失;会计管理分散,使会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正常的会计信息难以取得,甚至会计信息被故意扭曲,不仅不能据以发现问题,还容易掩盖存在的危机;所以只有尽快实现银行统一会计管理,才能有效地防范银行经营风险。
4.继续加强银行财务管理和监督。财务管理是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宗旨是以盈利为目的,而银行财务管理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财务管理体现在银行的各种经营环境中,必须从存款、贷款、证券买卖、资金调度、费用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而这些管理都是围绕资金成本、利息收入就是利差进行的,实现利差大盈利就多,利差小则利润少,没有利差就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所以在这些环节当中必须以财务管理监督为先导,严格控制经营成本费用开支,纠正那种在思想深处没有彻底摆脱“官办银行”、“大锅饭”的旧观念,除强化日常财务管理监督工作外,还应彻底从传统的专业银行的经营观念中解脱出来,既然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那么各种經营行为都是一种财务行为。所以财务管理就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银行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要通过强化财务管理监督工作,促进利息观念、时间观念、价值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等经营理念的转变和重新建立。会计部门要按照银行经营管理的内在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控制机制,使财务会计部门成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相对超脱的综合管理部门,并利用收入、利润、成本和利益分配等量化指标调控银行经营目标及经营策略,充分发挥其会计参与预测和经营决策的功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大同市中心支行 山西大同 037008)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