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抢救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love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为了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救治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1]。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不仅能明显提高急救效果与康复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急救成功率[2]。为了验证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探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②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ADR/ADE发生的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收集的92例ADR/ADE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ADR/ADE涉及的药品种类繁多,其中以抗感染药居首位;ADR以皮肤及其附件
一、案例背景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探究中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点评和补
美国UpToDate医药网站,是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医药专业数据知识网站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UpToDate的服务方式、数据内容及特点、数据编辑及评价流程、检索方法和获取途径等信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中由于肝内纤维生成与降解失衡,致使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常伴有炎症,并可发展为肝硬化.长期以来,临床主要依赖肝活检病理检查来诊断肝纤维化并
临床上,静脉输液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给药途径,同时也是治疗儿科疾病的常见方式之一[1]。但因小儿血管细,并且静脉输液顺从性差,所以导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极易出现针头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