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1997年9月至1998年12月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和狮泉河地区近地层自动气象站(AWS)0连续观测的梯度资料为基础,确定出两站的平均地表粗糙度分别为2.7和2.9 cm.采用廓线-通量法计
【机 构】
:
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成都,61004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997年9月至1998年12月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和狮泉河地区近地层自动气象站(AWS)0连续观测的梯度资料为基础,确定出两站的平均地表粗糙度分别为2.7和2.9 cm.采用廓线-通量法计算出观测期逐日的总体输送系数,两站1998年动量总体输送系数(拖曳系数)的年平均值分别为4.83×10-3和4.75×10-3,进一步用总体公式计算出两站逐日的地面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其年平均值分别为3.4×10-2和1.8×10-2 N/m2,73.1和67.2 W/m2,15.4和2.9 W/m2.最后用合成分析法得出上述地面3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地面对大气的热量输送与高原季风及雨季的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technology, an important target of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 is to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利用东北地区19个测站的1951-2000年逐月降水、气温资料,采用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展开等诊断方法,研究了春、夏季节降水、气温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规律以及与旱涝年
应用宁夏银川台和石嘴山台倾斜固体潮观测数据计算了潮汐因子γ值,进一步计算了γ值的熵值,并对各熵值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认为γ值熵在震前的异常表现比较突出,熵值变化到最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We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ple relays cooperative go back 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MRC-GBn-ARQ) protocol with limited retransmission. An N +2-stat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