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是为了不留遗憾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开始,译林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七卷本的《追忆似水年华》,这个完整的译本由15名译者合作完成,周克希是其中一位,他负责翻译其中的第五卷。那时周克希还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老师,他一边任教,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翻译。
  出于对文学的兴趣和翻译的热爱,周克希在知天命的年龄改行了。1992年,他离开大学,进入上海译文出版社,专职从事外国文学的编辑与翻译。这时,他有个想法,普鲁斯特的这部巨著应该由一位译者全部译完才是理想的状态,他决定用10年的时间重译,书名改为《追寻逝去的时光》。然而,要翻译普鲁斯特的这部巨著谈何容易。有人做过统计,这部巨作有2/3的句子超过5行,有1/4的句子超过10行,最长的句子有394个法文词、2417个字母。书中的文体错综复杂,叙事模式故意倒错,行文充满旁征博引,这些都使翻译普鲁斯特之难成为学界公论。
  在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期间,即使周克希全职翻译,平均每天也只能译出约400字。10年过去,周克希在译出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和第五卷《女囚》(共计110万字)之后,他的精力和体力都难以支撑,无奈,他决定放弃翻译普鲁斯特。他相信将来会有更年轻更强的译者去做好这件事。周克希也想過,降低标准把作品翻译完,可是他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他宁愿选择放弃,也要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成全,不是为了制造遗憾,恰恰是为了不留下遗憾。
  (编辑/北原)
其他文献
有一年崔永元到韩国访问,对方安排一个志愿者为他们服务。志愿者是名个子高高的大学生,给崔永元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头红发,这让崔永元突然就觉得不舒服,因為在中国只有社会混混才染红头发。崔永元再仔细看那人,还戴着耳环,就这样这人给崔永元的第一印象很不好。  可是那大学生不仅会英语,还会中文,他在与中国客人介绍时都讲中文,只有在与韩国人交流时才讲韩文。而且他讲话声音很柔和,始终面带微笑,心也很细,考虑问题周
在一档户外真人秀节目《漂亮的房子》中,帅气的演员吴彦祖贡献了他的综艺首秀,竟然以一个设计师的身份去爆改一座破旧的房子,从而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初心”。  1993年,吳彦祖在美国俄勒冈大学攻读建筑系,并获得建筑副修奖学金。那时,他的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毕业后,他去香港旅行,因为“惊为天人”的颜值,被导演叫去拍电影。他本想拍完后就做回老本行,结果不曾想,这一拍就是20年。  颜值一高“误终身”,
北京的冬日,我披着一身寒气走上公交车,坐在靠前的位置。随着公交车的行驶,乘客越来越多。  这时,上来一位老阿姨,双手拎着两个菜篮子,她随着人群移动到我的面前,我赶紧起身给老人家让座:“阿姨,您坐这儿。”阿姨没有坐下,而是礼貌地回绝:“你们年轻人上班很辛苦。我啊,两站地就下车了,你坐你坐。”  我只好坐下。阿姨开始和我聊天,朋友一样倾诉道:“我的女儿两个月前走了,她长得很胖,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对象
1906年,黄宾虹在安徽歙县的新安中学堂担任绘画老师。有一天中午,他在操场上看到有个学生正坐在角落里哭泣,就走过去问他怎么了,那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说:“先生,我画了一幅画,想让同学们提提意见,可没想到同学们居然指出了12个不足的地方,我非常难过,没想到我的画这么差。”  黄宾虹把他手中的画拿过来细细一看,那上面果然足足画着12个黑圈圈,但他笑笑对那个同学说:“同学们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这样就能说明你
每次到学校检查,临离开,学校领导、教生代表都打招呼,挥手。车发动了,同行的人提醒说:“开始擦玻璃了。”我们坐在车里面赶紧隔着车玻璃挥手,做着告别的擦玻璃的姿势。我感觉有些应付差事,手有一下无一下地擦着玻璃,同行的甚至视而不见,任凭车窗外的手挥成风中舞动的荷叶。  一次刚下过小雨,我们的车缓缓前行,有学生走过来,停下驻足,微笑著站在一边朝车里的我们挥着手。车速虽然不快,但压过水洼溅起的水花打在学生裤
看德国摄影师卡斯滕的纪事图书《熟年优雅》,他分享了来自世界各地52位百岁老人的肖像。每个老人的脸上,都呈现出历经沧桑的灿烂。特别喜欢一位法国奶奶,银色的平头短发,脖子上挂着古朴的项链。还记住了一位日本老人岁月静好的笑容和她白晃晃的牙齿。  那些涉过百年风雨的坚定平和的笑容,让我对老去有了诗意的想象。在之前,我以为老去就意味着暗淡、衰萎、木然,甚至是肮脏、邋遢。我还是少年时,家族里有一位年近九旬的老
毕淑敏在《我所喜爱的女子》一文中说,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萬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  确实,书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女人最佳的滋补药,善读之可以医愚,常读之可以驻颜;书是女人最忠的陪伴者,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一个爱读书的女人,连灵魂都飘着香味。  迎着朝阳读一读,多少美文记
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里,随着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涌出教室,有说有笑地朝餐厅走去。只有一个女孩,她没有汇入人群,而是急匆匆地走出教学楼,飞快地朝学校附近的菜市場跑去,她要快速买菜回去,给瘫痪在床多年的父亲做饭。她就是孝女陈春林。  春林出生在广西钟山县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虽然一家人住在旧房子里,但妈妈贤惠,爸爸能吃苦,日子过得也算安稳,尤其是她和弟弟的学习成绩都不错,更让父母
年龄从来不是交友的障碍,见识和人品才是  李敖以骂人有水平出名,被他骂过的人不计其数。但李敖唯独不敢骂胡适,不仅没有骂,反而与他成为朋友。李敖小胡适44岁,属于名副其实的忘年交,因为胡适对他的影响最大。  在读高中的时候,李敖读过胡适的很多著作,对他的作品比较感兴趣。尤其是《胡适文选》,引起李敖的追捧,并写长信给胡适,提到对他作品的喜爱和对作者异常崇拜。收到读者来信,胡适认真对待,对李敖印象良好,
一次茶叙,有人炫耀自己好友多多:加“新知”必须去“旧雨”,微信5000人限额只剩10来个空位,手机卡通讯录早已满500人。我好奇地问道:“你的微友聊过天的有多少?你的好友平时总联系的有几位?”这人说:“前者不足300人,后者不到100人。”我说在这些有过接触的人里,你遇到烦恼想倾诉、碰到困难想求助的,又有几人?他说:“嗯,那就只能以个位数计算了。”我笑了,没有追问下去,以免对方尴尬,不过,聪明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