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英语课改已施行多年,但一个中学毕业生无法与老外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用语交流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是传统口语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哑巴英语”,它已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此,我想分析一下学生说英语存在的困难及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阻碍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原因
1、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我国学生基本上是在一种纯汉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这严重限制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班级学生人数过多
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中学生班级人数较多,一般在50—60人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很难在课堂上组织有效的大面积的口语训练活动。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较少,听说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3、英语口语习惯不良
学习英语口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交际,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些学生已形成了不好的英语口语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和汉语对上号;有些学生习惯用汉语思维,每个句子都要借助中文,中间经过了一个心译的过程,从而影响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4、背景知识缺乏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熟悉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这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对英语口语交际也十分重要。不少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致使英语口语产生障碍。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饭了没有,而外国人则喜欢说早上好或下午好,或今天天气真好等等。
二、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训练及提高的方法
1、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智力同步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由于好奇心而产生的兴趣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而亲身参与便有机会获得成功,有了成功自然而然便会树立信心,又促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如此良性循环,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途径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以便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活动结构可分为两人组、多人组、男女组、正反方组等。内容可结合教材或社会热点(如2008奥运会等),展开讨论或自由辩论,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谈得尽兴,听得过瘾,还可以使课堂交际更加活跃、参与率高。课外也可以开展英语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戏剧小品表演、英语角或校园广播等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变被动说英语为主动说英语。
2、重视培养学生讲英语的良好习惯
⑴.抓朗读,促养成,以便促进学生开口讲英语的习惯
朗读(Read aloud)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关键之一,也是增强英语感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包括朗读单词、句子和课文。高声朗读有助于我们纠正发音,增强语感。如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专心听录音,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和背诵课文或对话。教师可以在教对话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背诵,让学生融入到对话中去,成为其中的主角,让他们把自己打扮成英美人士,去体验英语的运用。
⑵.抓复述,促运用,以便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
复述(Retell the text)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语言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将听到、看到、读到的新知识、新内容、新结构经过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行口语实践。经过口语实践,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复述前提供表达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并引导学生运用过渡语将语句串成篇,这样可以让学生回忆起内容,降低复述的难度,加深对课文语言点和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养成经常复述所学过的课文的好习惯,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形成。
3、寓英语口语于日常教学之中
⑴.设情境,促交际,以便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环境。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对于未学过的重要的知识先讲英语,适当采用汉语。如教师要求学生检查错误或读句子时,可以说“I want you to check it for errors. I’d like you to read this for me.”对未学过的且不重要的知识只讲英语,教师讲英语要尽量用准确的语音语调,以便学生模仿,使学生逐渐适应教师用英语教学的习惯。
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交际情景。由于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习惯不良,受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会造出中国式的“英语”。因此,在结合英语教材的教学中,可利用各种机会创设交际情景,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A.语言知识教学中的交际活动。如操练next to时,可利用教室的座位,教师问“Who is next to Tom? Where is my office?”,让学生回答或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其思维。B.句型教学中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对各种句型进行模仿、替换、转化或扩展,学会地道英语句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教句型“It is our duty to keep our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时,可让学生用“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 It is necessary for them to do morning exercises.”等句子来模仿套用,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C.课文教学中的交际活动。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就故事内容、人物品质、自己的看法展开对话,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⑵.抓实践,促活用,以便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巩固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活动中,学用结合。正如威尔金斯所言:“外语学习成功的标准不应该是学生能背多少教过的句子、词组和生词,或知道多少语法规则,而是他们能用所学到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多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言基本规律,形成语言运用能力。
⑶.抓拓宽,促提高,以便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由于初中学生的英语背景知识缺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语言形式,而且还要教文化,要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选择不同的语言手段和使用正确句子表达说话人意图的交际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身份、相互关系、地位以及中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尽量避免社交用语失误。
其次,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普遍感到单词难记,严重阻碍了英语口语的运用。怎样克服这一难关呢?答案是一个字:用!怎么用?嘴勤——天天开口讲,一有机会、一有空就讲,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总之,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从平时抓起,日积月累,善于运用身边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还应根据教学的具体,不断探索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把我们的外语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一、阻碍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原因
1、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我国学生基本上是在一种纯汉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这严重限制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班级学生人数过多
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中学生班级人数较多,一般在50—60人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很难在课堂上组织有效的大面积的口语训练活动。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较少,听说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3、英语口语习惯不良
学习英语口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交际,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些学生已形成了不好的英语口语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和汉语对上号;有些学生习惯用汉语思维,每个句子都要借助中文,中间经过了一个心译的过程,从而影响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4、背景知识缺乏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英语必须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熟悉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这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对英语口语交际也十分重要。不少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致使英语口语产生障碍。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饭了没有,而外国人则喜欢说早上好或下午好,或今天天气真好等等。
二、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训练及提高的方法
1、激发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智力同步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由于好奇心而产生的兴趣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而亲身参与便有机会获得成功,有了成功自然而然便会树立信心,又促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如此良性循环,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途径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以便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活动结构可分为两人组、多人组、男女组、正反方组等。内容可结合教材或社会热点(如2008奥运会等),展开讨论或自由辩论,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谈得尽兴,听得过瘾,还可以使课堂交际更加活跃、参与率高。课外也可以开展英语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戏剧小品表演、英语角或校园广播等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变被动说英语为主动说英语。
2、重视培养学生讲英语的良好习惯
⑴.抓朗读,促养成,以便促进学生开口讲英语的习惯
朗读(Read aloud)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关键之一,也是增强英语感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包括朗读单词、句子和课文。高声朗读有助于我们纠正发音,增强语感。如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专心听录音,模仿地道的语音语调,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和背诵课文或对话。教师可以在教对话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背诵,让学生融入到对话中去,成为其中的主角,让他们把自己打扮成英美人士,去体验英语的运用。
⑵.抓复述,促运用,以便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
复述(Retell the text)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语言活动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将听到、看到、读到的新知识、新内容、新结构经过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行口语实践。经过口语实践,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在复述前提供表达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并引导学生运用过渡语将语句串成篇,这样可以让学生回忆起内容,降低复述的难度,加深对课文语言点和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养成经常复述所学过的课文的好习惯,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形成。
3、寓英语口语于日常教学之中
⑴.设情境,促交际,以便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语言环境。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对于未学过的重要的知识先讲英语,适当采用汉语。如教师要求学生检查错误或读句子时,可以说“I want you to check it for errors. I’d like you to read this for me.”对未学过的且不重要的知识只讲英语,教师讲英语要尽量用准确的语音语调,以便学生模仿,使学生逐渐适应教师用英语教学的习惯。
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交际情景。由于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习惯不良,受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会造出中国式的“英语”。因此,在结合英语教材的教学中,可利用各种机会创设交际情景,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际活动。A.语言知识教学中的交际活动。如操练next to时,可利用教室的座位,教师问“Who is next to Tom? Where is my office?”,让学生回答或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其思维。B.句型教学中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对各种句型进行模仿、替换、转化或扩展,学会地道英语句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教句型“It is our duty to keep our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时,可让学生用“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well. It is necessary for them to do morning exercises.”等句子来模仿套用,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C.课文教学中的交际活动。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就故事内容、人物品质、自己的看法展开对话,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⑵.抓实践,促活用,以便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巩固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活动中,学用结合。正如威尔金斯所言:“外语学习成功的标准不应该是学生能背多少教过的句子、词组和生词,或知道多少语法规则,而是他们能用所学到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多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言基本规律,形成语言运用能力。
⑶.抓拓宽,促提高,以便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由于初中学生的英语背景知识缺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语言形式,而且还要教文化,要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选择不同的语言手段和使用正确句子表达说话人意图的交际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身份、相互关系、地位以及中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尽量避免社交用语失误。
其次,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普遍感到单词难记,严重阻碍了英语口语的运用。怎样克服这一难关呢?答案是一个字:用!怎么用?嘴勤——天天开口讲,一有机会、一有空就讲,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总之,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从平时抓起,日积月累,善于运用身边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还应根据教学的具体,不断探索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把我们的外语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