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析了大运河生态功能特征以及保障措施,针对大运河宿迁段生态环境存在的河道污染严重、生态空间被挤占、存在滥捕、滥砍、滥伐现象等问题,结合自然生态空间、人文生态空间、经济生活空间,探讨了大运河宿迁段生态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基金项目】
:
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2022年度研究课题: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生态空间规划及建设研究(dyhsq202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大运河生态功能特征以及保障措施,针对大运河宿迁段生态环境存在的河道污染严重、生态空间被挤占、存在滥捕、滥砍、滥伐现象等问题,结合自然生态空间、人文生态空间、经济生活空间,探讨了大运河宿迁段生态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其他文献
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金融组织形态的多样化,从运行效率、运营成本、传播介质、数据分析等多个维度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采用文本数据挖掘法合成了金融科技发展指数,使用2013—2018年118家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选取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收益率分别衡量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盈利水平,据此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由于金融科技的“
GeoGebra作为一种动态的教学软件,可以将数学中教师难以口头表达或者板书不易展现的抽象的知识动态展现给学生,通过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应用举例,展现GeoGebra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以此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排污权交易机制作为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排污权的市场交易会产生污染排放在空间上的重新分配,可能对环境不平等产生影响,但其污染分配效应却很少得到关注。将2007—2012年先后实施的SO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看作一次准自然实验,选取各试点省份分别被批准为国家级排污权交易试点的时间作为政策干预时间点,基于2003—2014年中国24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多时
基于2006—2018年我国15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2012年智慧城市建设全国性试点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通过PSM-DID方法检验智慧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试点的智慧城市政策显著提高了我国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就地区异质性而言,相比于中西部区域,试点智慧城市政策对东部区域城市绿色发展的效果更加明显;机制检验显示:试点智慧城市政策在全国和中西部地区分别通过产业
污染防治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环境信息公开是有效协同治理的基础。文章利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分阶段实施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污染监测信息公开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污染信息公开可显著降低地区空气污染浓度。第二,在政府内部压力和外部监督的双重作用下,环境信息公开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关注度,还激发了社会公众的环保监督积极性,推动企业投资
文章主要探究用户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以期帮助在线健康社区明确用户搜寻行为特征,并对国内在线健康社区服务提升提供一定理论指导。本文依托ELM模型,结合信息需求理论以在线健康社区为研究载体,构建社区内用户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用户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对于边缘路径,用户的信息有用性感知和情感反应受到
信息整合能力对幼儿的发展非常有价值。在园内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在信息整合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基于此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总结归纳出项目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信息整合能力的三条策略:基于幼儿需要,生成与推进项目活动的主题;倡导全方位家园合作,助力项目活动的信息搜集与整合;以思维导图为着力点,推动项目活动的多元记录;引导幼儿深入合作,加强项目活动的探究深度。
为探究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SP)添加量对再加热鱼糜凝胶冻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冷冻阿拉斯加狭鳕鱼糜为原料,改变二段加热的凝胶化过程,对鱼糜进行低温预凝胶-冷冻贮藏-高温再加热处理,分析冻藏期间鱼糜凝胶的微观结构、失水率、水分分布状态、质构特性和动态粘弹性。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鱼糜凝胶的孔隙变大,失水率增加,不易流动水减少,自由水增加,硬度和胶粘性先下降后上升,粘附性增大,内聚性无变化
建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可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新概念间的矛盾入手,创设认知冲突场,让学生在认知原动力的驱动下,经历概念的来源、发展、应用的过程,领悟建立概念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在回归概念本质中发展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