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重发年份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防控效果规模化评估

来源 :中国植保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814606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估豫南地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严重流行年份监测防控的减损保产效果,在病情高峰期和收获期对统防统治田、农民 自防田和不防治田病害发生及防控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21年,豫南小麦条锈病、赤霉病 自然发生属于偏重以上流行;不防治田小麦赤霉病平均病穗率16.90%、最高45.64%,小麦条锈病病叶率平均53.12%、最高93.13%.统防统治和农民 自防均有显著防治效果,小麦赤霉病平均病指防效分别为93.84%、84.83%,小麦条锈病平均病叶率防效分别为96.31%、68.24%.实测产量结果显示,与不防治田比较,南阳、信阳、驻马店3市统防统治田挽回损失分别为263.56、248.04、213.66 kg/667m2,挽回损失率分别为48.51%、49.27%、36.23%;农民自防田挽回损失分别为 167.84、162.15、162.53 kg/667m2,挽回损失率分别为30.89%、32.21%、27.56%.
其他文献
Turner综合征是一种女性罕见病,与普通人群相比,Turner综合征患者各种伴发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增加。尽管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仍有许多患者诊断延迟。近年来Turner综合征存在双重诊断,也给疾病的诊治带来困难。目前关于Turner综合征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且涵盖了Turner综合征管理的所有专业领域,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包括Turner综合征的遗传基础、潜在的致病机制、开始激素替代治疗的最佳年龄和剂量以及维持内源的生育潜力等。
通过比较2017-2019年小麦品种、耕作方式、播期、灌溉次数、不同生育期药剂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和控制效果,并提出综合防控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清洁秸秆+深翻或轮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