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预警”响起千万别等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过完50岁生日的老刘,正跟同事们分享生日宴的热闹,结果突然就不会说话不会动了,同事们急忙打120把老刘送到医院,结果检查为脑梗。同事回忆说,多年前老刘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他就没当回事。医生表示,那就是脑梗的预警!
  脑卒中已成中国第一大死因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范斌介绍说,脑卒中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死因,资料显示,平均每15秒就有一人新发脑梗,平均每20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所致。
  范斌表示,由于人种遗传基因差异,西方人发病多体现为心脏病,而东亚黄种人多体现为脑梗。这也说明脑梗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因此,有家族病史及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吸烟的男性,除了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外,还要定期检查。一般40岁前医生建议每一年检查一次,40岁以后则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
  脑梗黄金救援时间是3小时内
  范斌说,一些脑梗患者在发病前会有一过性意识丧失,这就是预警。一般来讲,这种一过性意识丧失或是由于心律失常所致,或是由于脑干后循环缺血所致,无论哪种,都应该引起重视。
  脑梗前兆一般表现为视物双影、神志不清、吐字不清、呛水、吞咽困难等。范斌说,脑梗最怕“等”。“有人出现症状,等了半小时缓过来就不当回事了;有人晚上犯病,想等睡一觉就好了;还有的独居老人半夜犯病怕麻烦子女,就想挺过一晚上再说……其实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黄金救援时间是3小时之内,最晚不能超过4.5小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也越安全。”
  斑块不会因运动“掉”下来
  提到脑梗,就一定要提到颈动脉斑块,斑块破裂或脱落,就会形成血栓引发脑梗。范斌说,通常颈动脉斑块大约从青春期(15岁左右)就开始出现;40岁左右变得明显;60岁左右,没有颈动脉斑块的人屈指可数;在70~89岁人群中高达63%!
  有些人被检查出颈动脉斑块,就吓得蹑手蹑脚不敢运动,生怕斑块掉下来。范斌说,一般来说,弱回声的斑块比较危险,容易脱落形成血栓,而强回声的相对安全。由于运動造成斑块脱落的很少。至于斑块是否需要手术,则根据血管狭窄程度而定,需要由正规医院的专业医生来评判。
  范斌最后提醒,脑梗预防和治疗中,最忌吃药不系统、自己判断病情,这样造成体内环境波动,危害反而加大。
其他文献
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共同构成的华语电影传承并呈现着华夏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审美品格,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两岸三地相继出现了电影改革运动,三地电影遥相呼应
池莉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以其对中国当代市民生活、世俗情怀的深刻感悟,细致入微地观察与描写而被广大读者所熟知。池莉的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己有20多个年
近日,陕西一初中生白血病治愈后想复学被拒,学校称出问题担不起责任。新闻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热议。那么白血病治愈后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复发的几率有多大呢?  白血病确实不再是“不治之症”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江华介绍,通俗来说,白血病是白细胞在从干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过程中受阻,不停地自我复制,无限增殖,并浸润各种组织器官,导致机体出现问题的一种血液疾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
期刊
在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上,作家王海鸽以对中国社会婚恋问题的独特表现而为世所瞩目。他的代表作《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和《大校的女儿》等作品,透射者婚姻“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教授林丽珠介绍,肿瘤病人一般药膳的选择遵守因人而异、因证而异、因时而异等原则,不同的治疗阶段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也有所不同。  手术  术前要补益、术后要通气  林丽珠介绍,肿瘤手术前,食疗应以配合手术顺利进行为主,通常可用扶助元气,补益气血的食物為主,常用桂圆、红枣、莲心等食物。手术后恢复期,则应以补益气血、调整脾胃功能的食物为主,除补益外,还要增加通气、助消
期刊
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对患有各类恶性肿瘤的成年人每天吃什么、吃多少做出推荐,让那些“饿死肿瘤”等害人疗法没有生存土壤。此项标准适用于抗肿瘤治疗期和康复期的肿瘤患者(尤指携瘤患者)。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肿瘤医学中心主任石汉平对此进行了解读。  维持合适体重,节制烟酒糖  《指导》:提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适宜、相对稳定体重。限制精制糖摄入。戒烟、避免酒精摄入。矿物质及维
期刊
中国二三十年代的纯诗理论作为对诗歌诗性的终极探寻,对白话诗歌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面对初期白话诗歌缺乏诗意的状况,以穆木天、王独清、梁宗岱、戴望舒为代表的一些诗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不用拿官方数字说话,就看看身边,谁身边还没有几个高血压患者呢?  个性过强可能罹患高血压  本刊记者: 对于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因素我们也知道些,比如超重和肥胖、吸烟和饮酒等,还有没有其他不被人熟悉的因素呢?  孙宏涛:其实导致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比如说性别因素,男女高血压发病率有一定差异。两性的血压变化,开始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45岁以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