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蝴蝶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hu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光明媚,我和孩子们到公园里寻找春天。
  “嘘——别吵,快看!”玲玲边用手示意小朋友安静下来边压低声音说:“看!那边有只蝴蝶飞来了。”大家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只蝴蝶静静地落在一棵小草上,一对美丽的翅膀还一动一动的。
  我习惯性地问孩子们: “你们看看蝴蝶是什么颜色的呀?”孩子们仔细地观察着,城城说:“它是黄颜色的。”翔翔说:“不对,小蝴蝶身上还有黑点呢。”小淡说:“它的身上有黄和黑。”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激动,我很是高兴。城城问:“蝴蝶在干什么呀?”有的孩子说:“它在休息。”有的孩子说:“它在吃草。”还有的孩子说:“小蝴蝶冬眠刚醒来。”我马上问:“小蝴蝶爱吃什么呢?小蝴蝶会冬眠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小蝴蝶要冬眠的,我冬天没看到过小蝴蝶。”
  “谁说的,小蝴蝶不要冬眠的。”
  “那你说冬天小蝴蝶到哪里去了?”
  “小蝴蝶要吃草的。”
  不对,小蝴蝶爱吃肉的。”
  小蝴蝶那么小,怎么吃得下肉呀!”
  孩子们为此争得面红耳赤,过后又把疑惑的眼光投到我身上。我很尴尬,因为我对蝴蝶的了解也不多。于是我只好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今天回家请爸爸妈妈帮你查查关于蝴蝶的资料,看看小蝴蝶到底喜欢吃什么,小蝴蝶冬眠吗,明天回来告诉老师好吗?”孩子们痛快地答应着。我松了一口气!
  晚上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搜寻关于蝴蝶的资料,脑海里始终浮现着公园里那只美丽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对呀,何不就此开展一个关于蝴蝶的主题活动呢!此时我又很庆幸了,庆幸自己把寻找答案的机会留给了孩子们,我相信孩子们明天带来的答案比我知道的会更正确、更全面。
  一只蝴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生成活动和一次新的尝试。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时候孩子对知识的需求是不可预知的,作为幼儿教师在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幼儿学会寻找答案的方法。
其他文献
当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变革。为此,不少幼儿园也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内容纳入幼儿教育体系。以从小培养幼儿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重视信息、重视与他人分享信息的意识。  传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是“学”跟着“教”走,老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教。幼儿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或是死记硬背,这种“依赖性”的学习方法明显不利于养成幼儿的学习兴趣和
小朋友患了龋齿,到底要不要治疗呢?在幼儿园,对待这一问题。家长往往有以下几种反应:第一类家长认为,乳牙在口腔中存在的时间相对短暂,孩子迟早要换牙,乳牙坏了无关紧要,没有必要带孩子治疗,对乳牙龋坏不够重视:第二类家长知道孩子患龋齿的危害,但没有时间带孩子治疗;第三类家长非常了解龋齿对孩子健康的影响,但孩子在医院就是不配合治疗;第四类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口腔保健,孩子也非常配合治疗。  针对以上几种类型
课题生成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医院的眼科发现许多孩子在接受视力矫正,最小的只有五六岁。眼睛近视小龄化的现象,令我感触颇深,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眼睛的意识。正如《纲要》所说:“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丁作的首位,让幼儿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于是,我特意设计了小班健康活动:明亮的眼睛。    活动目标    1 认识眼睛,感知眼睛
情境一:在某幼儿园的晨间活动场地上,各班保育员紧张地忙碌着,从器械房中拿出各种活动器具。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摆放。随着音乐声起,幼儿在主班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布置好的活动场景中开始活动。半小时以后早操音乐声起,幼儿扔下手中的器具,跟着教师进行早操活动。活动结束后,保育员开始整理零乱的器具。  情境二:在一节集体美术活动前,配班教师将桌椅按照教学需要摆放成半圆形。又在每个座位上放了一盒蜡笔。每张桌上放上各
学校体育学科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能和科学运动习惯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与健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