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幼儿发展评价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及启示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EY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以来,英国的幼儿发展评价价值取向经历了儿童救济—主知主义—全面发展—连续性和差异性发展—整合性发展的演变历程,逐渐形成了趋于完善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英国的幼儿发展评价价值取向演变历程对我国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英国幼儿教育;幼儿发展评价;评价价值取向;演变历程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5-0044-04
  幼儿发展评价是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适宜的评价价值取向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标准、方式等都具有導向作用。20世纪以来,英国的幼儿发展评价价值取向经历了儿童救济—主知主义—全面发展—连续性和差异性发展—整合性发展的演变历程,逐渐形成了趋于完善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英国的幼儿发展评价价值取向演变历程对我国具有启发意义。
  一、英国幼儿发展评价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
  1.“儿童救济”价值取向
  “儿童救济”价值取向是指通过教育政策,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早期补偿教育的机会,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20世纪以来,为应对贫困人口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布尔战争”所暴露出来的士兵体质问题,英国开始重视早期教育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190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教育膳食》法案(Education 〈provisions of meals〉 act),授权地方教育当局成立学校膳食委员会,为儿童提供膳食。1907年,英国教育行政部门颁布了《教育行政法》(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provision〉 act),规定为幼儿提供医疗卫生检查服务,以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1〕同年颁布的《儿童宪章法》则强调了社会要对儿童早期教育的价值有所认识,由此,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的意识开始觉醒。
  这一时期,为缓解贫困儿童带来的社会问题,英国的幼儿发展评价主要关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保证幼儿有质量的膳食和有效的医疗,较少涉及幼儿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2.“主知主义”价值取向
  “主知主义”价值取向是指关注儿童未来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强调要发展幼儿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及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20世纪初,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哈多委员会发表了《幼儿学校和保育学校》(The Infant and Nursery School)报告,该报告强调要根据儿童的经验和活动特点设计课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1973年的石油危机,致使英国经济严重衰退,失业率急剧上升,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的英国教育弊端丛生,很多人对进步主义教育提出了质疑。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儿童心理学家把早期教育看作是人一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受其影响,英国政府对已有学校教育进行了反思,对幼儿教育的关注转移到“智力开发”上来。在《1944年教育法》和《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英国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管理和监控,统一了全国课程,规定三门核心课程为英语、数学和科学,七门基础课程为历史、地理、工艺学、艺术、音乐、体育及现代外语;规定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应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成立课程委员会和学校考试评定委员会对各年龄段儿童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水平进行评定。〔2〕这一时期,英国的幼儿发展评价主要强调幼儿要在语言、认知、科学三大领域得到发展,注重早期教育中幼儿读写、数学和科技知识的学习,强调知识的掌握,关注幼儿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对幼儿身体、社会性、情绪情感以及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有所忽视。
  3.“全面发展”价值取向
  “全面发展”价值取向是指对幼儿发展的评价不仅重视其智力的发展,而且注重其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为应对贫富差距和“社会排斥”现象,英国政府大力推行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的“确保开端”计划,该计划以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感、身体健康、学习能力发展与加强家庭和社区建设为主要目标。〔3〕1999 年 ,英国政府资格与课程局(QCA)修订并颁布了《早期学习目标》(Early Learning Goals),对 4~5 岁儿童在社会性和情感发展(PSED)、语言文字(CLL)、数学发展(MD)等6个方面提出了要求。〔4〕2000年,英国教育与就业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和资格与课程局联合出台了《基础阶段课程指南》(Curriculum Guideline for the Foundation Stage),设置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6大领域:个性、社会性和情绪情感发展,交流、语言和读写,数学发展,知识和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身体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展。〔5〕《基础阶段课程指南》提出当儿童5岁时,应对其人格、社会性和情绪、语言、读写以及数学等方面进行规范的发展水平评估(baseline assessments),这为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整齐划一的质量标准,体现了当时英国政府追求教育平等、教育公平的诉求。〔6〕但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学习程度以及地区差异等,客观上给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幼儿带来了繁重的学业压力,因而遭受了极大的争议。
  4.“连续性和差异性发展”价值取向
  “连续性和差异性发展”价值取向是指整合各年龄段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注重为儿童发展建立连续的保障体系,强调儿童的个体差异性。200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早期基础阶段规划》(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7〕整合了0~3岁保教、3~5岁基础教育以及0~8岁儿童保育,建立了连续的儿童早期发展和学习体系。200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早期基础阶段法定框架》(Statutory Framework for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该法案把独一无二的儿童(a unique child)视为法案实施的基本原则,即强调儿童的个体差异。在学习与发展(learning and development)部分,《早期基础阶段法定框架》制订了具体的学习目标,涉及6大领域共 69 个子目标。〔8〕这一时期,英国的幼儿发展评价强调要把幼儿发展看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加强各年龄段教育的连续性,同时对幼儿发展的每一年龄段都有一定的量化参考标准,并重视对包括处境不利儿童以及需要帮助儿童个体差异的关注。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运动营养学视角,分析了营养与运动交互作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三种主要作用机制:葡萄糖转化机制、维生素合成机制以及后天神经网形成机制。据此,研究者提出了三种
在一次数学游戏活动中,我与孩子们玩了一个智力游戏:“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昭是大家公认的聪明孩子,他大声地回答:“还剩3个角。”其他孩子也附和着说:“对!还剩3个角。”我追问:“请说说你的理由。”小昭自信地说:“正方形有4个角,减掉1个角,4-1=3。”其他孩子也都认同这个答案。这时,我决定让孩子们通过操作得出结论:“有谁上来试一下?”小昭又一次举起了手。他熟练地拿起正方形纸,迅
【摘要】臺湾地区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出台的“《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暂行大纲》”将幼儿园课程内容分为六大领域,即身体动作与健康、认知、语言、社会、情绪、美感。本研究对其中语言领域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原则及课程评价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幼教工作者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暂行大纲》”;幼儿园课程;语言领域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
最近有部分家长带来了纯净水水桶供孩子们自主游戏用。这天自主游戏时间,多多发现了放在活动室走廊上的水桶,试探性地用手摸了摸,又朝我看了看,我微笑着朝他点了点头。在我的鼓励下多多开心地玩起了水桶。多多将水桶放在地上,用手去推,水桶滚了起来。见状,旁边的几个孩子也开心地玩起了水桶。  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嘭嘭嘭”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只见多多和几个孩子在走廊的围栏边玩水桶。  围栏的底部是离地大约40厘
【摘要】本文从幼儿园活动空间概念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幼儿园活动空间创设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三个层面分别阐述创设幼儿园活动空间的具体途径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空间;途径;原则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5-0020-05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空间是最为本源的东西,“因为在空间背后,看来便没有
学前教育质量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健康、快乐、自主地发展,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始终在探索与研究的主题。在幼儿园层面,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将其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这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而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有效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  一、对教师课程意识及其价值的理解  我们认为,教师的课程意识指的是教师将自己视为课程建构的主人,坚持正确的教育观
墙,既形成了空间,又区隔着空间。所谓居所,是各种墙壁的围合。同时,墙面也承载着意义和经验:模糊的黑白照片,斑驳的木窗,使空间停留在了久远的记忆里;一把落着灰尘的吉他,几个废旧的车牌,再加上几张旅行的照片,陈述了一段荒野中的故事;而领袖的画像,红色的宣传标语,传达着一种凌驾于个人体验和日常生活之上的话语……  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在他著名的《经验透视中的空间和地方》一书中这样描述:空间是开广的,地方是
教育常识因其所具有的基本特性而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潜在消极影响。本研究从教育诗学视角出发,从自觉地以教育常识为探究对象、基于开放性共同体的反思性合作、文化的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评定问卷》,对甘肃省3个地区8个县市9所乡村幼儿园的159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专业能力相对较低,专业
本研究对江苏南京市A、B两所幼儿园两个大班的10次集体教学活动进行了观察,结合幼儿所处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精致型语言符码与限制型语言符码的使用比率、精致型语言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