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发散思维训练的策略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wi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基本的教学任务,积极开展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语文;发散思维;训练;策略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条分缕析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深入实施发散思维训练,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实施发散思维训练的策略。
  一、立足文本,研究文本,准确把握发散思维训练点
  真正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光乍现”的即兴之作,而应该是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的既定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选择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启发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的问题。一篇课文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中都客观存在着“可发散点”。但是,不同“点”的可挖掘深度毕竟不同,能够引起思维发散的广度不同,对于训练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不同。如《愚公移山》一文的思维发散训练,曾有过两个思路:一是将智叟与愚公的矛盾冲突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谁的想法更有道理;二是将辩证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和现实功效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搬家”与“移山”哪个做法更合适。经过比较,显然后者的选点更好。选择思维训练点,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新修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师生应共同参与,一起精研课文,寻点选点,群策群力。在学生寻点选点时,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如引导学生多注意揣摩课文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人物语言、观点阐述等重要元素,启发学生多思考对这些重要元素的理解是否可以呈现多元化,多推测其情节发展、人物行动和结局的形成是否存在多种可能性。鼓励学生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多角度发散思维,敢于逆向思维。在学生为《愚公移山》和《陋室铭》两个训练选点时,教师不能把将上述已经预先考虑成熟的思路直接交付学生,而是先组织学生精研课文,展开讨论,自己去分析,自己去发现。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一旦得到充分调动,其主体思维的发散程度不仅可以与教师同步同等,甚至往往还能有所突破和超越。如《皇帝的新装》的发散思维训练,师生共同选择训练点,像皇帝后来会怎样?两个大臣后来会怎样?两个骗子后来会怎样?说真话的孩子后来会怎样?百姓后来会怎样?邻国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怎样等等丰富、新颖的训练点。因此,教师要努力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热情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从而为整个训练系统创造良好的主体心灵背景和思维模型。
  二、精心设计问题,恰当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发散思维
  师生共同选择好发散思维训练点后,结合所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讨论。选择好“可发散点”之后,就此拟订一个具体的论题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论题是对该训练中思维活动的立足点和发展点的直观文字描述,是学生认知、理解训练具体内容的第一信息来源,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流向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和导向功能。因此,论题的拟订质量直接关系到训练的开展效果。同样,这个环节也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在指导学生拟题时,教师要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方法,培养学生逐步掌握一种科学、规范的拟题思路和技巧。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首先,要具有简明性、严谨性、趣味性、启发性、客观性等特点,能够为思维活动保留一个宽松、自由的多角度发散空间。在为《愚公移山》、《陋室铭》、《皇帝的新装》这三个训练拟题的最初,学生经过讨论,拟出了《移山难道不比搬家更好吗?》、《不“安贫”就一定不能“乐道”吗?》、《骗子(皇帝、大臣、说真话的孩子、百姓)的悲剧》这样三个论题。显然,这三个论题在措辞上都含有一定的主观倾向,需要有所修改。可是,如果只是极力向学生反复阐释抽象的理论,恐怕一时之间很难使学生醒悟。于是,可以从三个论题的主观倾向思路的对立面出发,挑选几个持此对立观点的学生共同论证论题。在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很快意识到论题的措辞存在着于己不利的因素,要求修正。经过新一轮的思考和讨论,三个论题分别修改成了《移山还是搬家,我替愚公来选择》、《“乐道”是否必须“安贫”?》、《骗子(皇帝、大臣、说真话的孩子、百姓)在游行大典之后……》,客观性明显增强了。
  三、注重方法指导,增强发散思维训练的实效
  训练过程中,尽管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毕竟由于年龄层次较低,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积累,所以不少思想和观点往往不够严谨,缺乏深度和理性,甚至可能有些偏激。如在《愚公移山》训练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移山很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私的做法”这一观点,结果引发了双方你来我往地激烈论战,致使整个辩论久久凝滞于环保话题,无法继续扩展和延伸。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策划者和教练者,强调教师的讲解应该侧重非在场性内容的揭示和分析,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教师的讲解。因此,教师若只是旁观性地倾听辩论,不点拨、不引导、不表态、不评价、不修饰,显然是不行的。那么,教师的点拨和引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对学生的主体思想持鼓励、欣赏、爱护的态度。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陈述,更不能含有丝毫的批评、责怪和挖苦,要充满爱心,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一种自由感,不致产生压抑感,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性化特征。其次,点拨要精确,引导要精炼。如《皇帝的新装》的训练内容不是展开观点辩论,而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延续故事情节的发展。训练要求学生在十五分钟内想象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虽然学生基本上按时完成了任务,但是思路还不完整,构思还欠严密,所以陈述得并不流畅。对此,教师要一点一点地启发、引导,耐心地修饰、补充。学生张口结舌的尴尬之时,往往也正是他大脑高速运转、思维异常活跃之际,只要多给他一点时间、耐心和帮助,他的思维能力就有可能在这几分钟里实现一个宝贵的飞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舍得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时间,因为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生命线。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可近年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仅伤害学生的身心还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法律纠纷问题。随着高校不断的教育改革,将体育伤害事故降到最低,认真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机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健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责任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一直影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做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以其独特的交互式个别化的表现方式和强大的多媒体功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特长、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时空,在数学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利于知识的理解、获取和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整合于数学教学,因此也就符合了人类的认识规律,它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很好的内化教学内容。  心
【摘要】在篮球运动中,犯规战术具有两面性,这两个方面又相互对立,在比赛中如何运用犯规战术?也是教练员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犯规的定义的理解以及以往比赛中运用犯规战术的范例,对犯规战术的应用做一全面的诠释,有利于在布置战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犯规战术 篮球比赛  1引言  篮球运动属于同场竞技性运动项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篮球运动发展的热火朝天,比赛竞争的日益激烈,不仅仅需要在个人技术
【摘 要】中华灿烂文明5000年,凝聚了中华民族儿女的智慧结晶。从人类第一件艺术品诞生开始,生活因为艺术而智慧,因为智慧而艺术。在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历史与文化,经济与文化,文化与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道路上,无不受各种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人杰地灵的东瓯大地有着百工之乡的美誉,肥沃的土地孕育这勤劳、善良、智慧的温州人们,勤劳智慧的人们在无限的创造着生活的美。 
【摘 要】目前关于微电影这块,在大学校园内也越来越普及,同时也有许多网站推广微电影大赛之类的活动,而微电影广告源头诞生于微电影,是一种新式的广告形式,其中传播形式主要是网络传播。网络已经是大学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方式,因此对于微电影,我们可以从中探讨微电影中的广告形式与应用,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广告效应。  一、微电影广告的诞生和发展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