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视觉元素对二维空间构成的作用

来源 :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i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果将构图结构比作平面设计中画面支撑的骨骼,那么画面的组织器官可以概括为由局部、图形轮廓与色彩感知三方面共同作用形成。平面设计是需要精心刻画和严格控制的创造性活动,画面的平衡感和冲击力就存在于图像与空间构成中。
  【关键词】平面设计 视觉元素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绘画与艺术绘画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在于表现方式不同,艺术绘画是通过对生活的感知和再现表达情感诉求,而平面设计中的绘画则更多地利用视觉元素和构造空间效果表现风格和重要的信息。二维空间的构造是考验设计师造型能力的重要体现,正如达芬奇说过:“画家的首要任务是使对象凸显在平面上,好像一个突出的实体。”设计师对于画面的切入和掌握之间决定作品的艺术深度。在二维空间内构图是由范围内的视觉要素划立范围和操控的,图形以正负形态相对于空间存在。根据人类的视觉思维模式,我们可以针对二维平面视觉元素的设计引导观看者进行直线性联想、逆向性联想和交叉性联想(发散性联想),得到画面的方向感、位置感和重心感。因为空间感的形成基于生理上大脑对于信息感知的处理,遵循视觉系统的感知能力,所以以上几种感觉会帮助我们在二维平面构造一个合理的虚拟空间。视觉元素与构图空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 整体与局部的互动影响
  整体与局部间互相形成视觉呼应,局部要素互相影响,可以打破平面的局限,营造具有深度的不同层面的视觉效果。其原因在于观看者会遵从设计师的视觉引导,从切入点到焦点的变化是先通过整体画面效果吸引,再利用视觉要素转移到各个图形之间的联系上,观者会自主地将各个局部所占整体的比例进行比较,最终因微妙的注意焦点而形成空间感。整体与局部之间的互动构成的基础在于稳定的视觉框架的板式构成。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水平轴线与垂直轴线确定局部元素的几何位置,通过若干的主轴线与附轴线确定不同的平面层次分割,表现维度平面之间的视觉冲突。
  局部的密度变化便于营造视觉错觉,透视和阴影的运用也经常赋予图像立体感。任何一点局部的变化都会对画面产生巨大的作用效果:粗细变化、颜色过渡、集簇密度变化、重叠、间距变化等都能表达空间的感知效果。
  2 图形构造对空间立体感的激活
  不同的轮廓大小影响观者不同的感觉,轮廓的变化对画面产生节奏感或张力冲突。现有的绘画图形几何化方式大致分为三种:直线、曲线和三角形。两个图形轮廓距离越近,越容易形成层次的联系,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干扰效果。线条与图形之间密集区域会与画面空白部分形成对比,在整个幅面产生张力,此时密集区域就会对负空间产生空间感效果的激活。图形的轮廓构造与轴线的逻辑关系可以有多重选择,从对称非对称到旋转和群集,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感知效果。
  设计基本元素点、线、面是画面空间的运动和流动的支撑性要素。点作为最小的视觉元素最不确定,运动性也最强。点的聚散形成力场作用,带来视觉冲击力。线的方向和长度最能表达平面设计作品的主观情感,因为线相对于点具有了一定的面积,所以线也具有肌理信息。面相对于点和线独具有量感和体积感,这一特质会给画面增加稳定感和丰富的层次感。
  在实际运用中,点与线与面的区分界限并不明确,点动成线,线积成面,大点也可以看做是面,封闭明确的视觉要素一般作为正效果的图形,但发散不闭合的基本图形则在设计中被更多地运用。因为合适的留白空间,图形和画面能够更好地结合。
  图形对空间产生激活作用的活跃度取决于图形要素的数量、图形与空间的相对尺寸、以及正负图形间的转化度。
  3 色彩感知关系对空间层次的影响
  色彩会对画面空间的营造产生重大的影响。从科学依据来说,是因为三原色的波长不同,当三色同时出现在画面中,我们的大脑会对应不同颜色在对应的空间深度上,所以巧妙地利用色彩构成能够加强或者分割层次进而影响空间构成。根据康定斯基的美学理论,冷色与暖色会形成水平运动趋势,即暖色对观者造成向前逼近的效果,冷色形成向后退缩的效果;黑白两色的色调造成了明暗趋向;黄色与蓝色还具有离心和向心的运动感觉。同时,以上的效果还可以造成叠加态的影响,在黄色与白色混合后会使得运动增长,加强逼近的视觉效果,蓝色与黑色混合亦然。具有色彩的图形在画面中既可以表现为实体的正效果,也可以形成背景的负空间效果。渐变的色彩经常用于表现空间深度的变化。
  在设计实践中,更改任意一元素的色值都会改变其空间特性。最具差异度的元素最能吸引观者的视线关注,因此在空间中处于向前的趋势。通过色值差异的对比表现,设计师可以强化或减弱特定的元素尺寸间的差异,改变元素间的空间关系。
  结语
  使用布局、形状语言和正负图形的组合,辅以色彩应用,即使是非绘画类图像也能在二维世界表示时间和空间。理论指导实践,通过探索布局、聚焦重点、不断重复构建的实验,设计理念将不断创新,基础的设计方法也能表达独特的创意语言。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著.《论艺术的精神》.李泽厚译.1980.
  [2]蒂莫西·萨马拉著.《平面设计中的绘画、构成、色彩与空间样式》,2014.
  [3]景超.《论设计基本元素点、线、面的情感表达》.河南郑州轻工业学院.
  [4]郑林风.《二维空间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这种扭曲状态的纠正必然带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在现有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下,城市化必然带来相应的征地活动,并造成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