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素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l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十几年,我一直在摸索、探讨,实践着“高效课堂”的构建问题,如今,我又有了新的感悟,对于“高效课堂”又有了新的认识。高效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的,基于有效教学的范畴。回顾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核心与权威,总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不停地往里塞,而学生总是无奈地、被动地接受,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学得苦不堪言,所以,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而如今,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有了展示的机会,在展示中得到了知识的提升,在提升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所以学生的学习就是积极主动的、是自觉、自愿的、是迫不急待的,这样一来,学生对学习还会有厌倦情绪吗?所以,构建高效课堂,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到如下两点:
  一、了解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直接的参与者,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必须对学生有个全方位的了解。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实践“高效课堂”的基础,任何人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的迁移是必不可少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节省了教学时间。例如,在教学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时,一般用两课才能完成,如今,我大胆尝试,解放思想,一课时就完成了,并且,效果很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喜欢动手,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是在研究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进行的,一说求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们就不约而同地把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了,得到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二。然后,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进行验证。一节课,同学都只在操作交流中独立完成的,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这样做,不但符合新课程准标,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打破传统教学“一刀切”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向中全体学生。
  二、吃透教材
  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均体现了新的课程的需求,是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完美统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共同资源,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高效”。教师处理教材,犹如导演处理剧本,都要经历一个艰巨的再创造过程。既要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又要分清重点和难点,更要有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用教材教”是新理念,为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我在“用教材教”上,进行了探究和实践。
  1、领悟教材内容,延伸教材资源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依据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本质,领悟教材的内涵,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水到渠成,才能设计出最好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如,教材中,有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教学设计,没有带分数化假分数的过程,而带化假分数又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把内容延伸下去,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有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也属于延伸内容。
  2、丰富教材内容,弥补教材资源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我在对教材的使用上,即要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基础,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盡量适应教材的教育情景,促进教材的个性化,弥补教材存在的缺陷。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尽管教材经过多次的实践与修改,千篇一律的内容和样式,就是整体化一的表现,满足不了教学情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基于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做适当的增删是必要的。例如: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教材重点讲了列举法,而学生在实际应用时,列举法用起来麻烦,不便,所以,我们又探究了“短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
  3、挖掘教材内容,超越教材资源
  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发现,教材的内容编排,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广阔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用教材教”的意识不断提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教材是例子、是引子,更是点子。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开发教材,才是一个好教师智慧的结晶。我敢于对教材的绝对权威提出挑战,“二度开发”教材,使教材更丰富多彩,更有实效性,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促使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在教学“四则运算”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时,通过如下的步骤来来完成的:1、在理解意图的基础上,独立完成。2、小组交流3、全班展示。在展示台上,出现了两个算式:a.270÷30-180÷30,b,(270-180)÷30。4、评价总结5、谈谈收获。在谈收获的时,学生不仅谈到了四则运算的顺序,还谈到了有关的运算性质,即a÷c-b÷c=(a-b)÷c,运用性质进行计算,能使计算简便。这时,有学生提问:a÷c b÷c=(a b)÷c是否成立?顺着学生生成的问题,我们继续探讨,有的学生只把例4的问题改成了“上午和下午一共要用多少名保洁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节课,当学生情绪激昂的时候,思维会迸射出火花,又有学生产生了新的问题:老师,我还有新的推断:a×c±b×c=(a b)×c。这时,我灵机一动,编了一道题展示给学生:粮店运来大米和面粉各120袋,大米每袋25千克,面粉每袋20千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千克?学生们满怀激情的解完此题,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高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最后,祝愿我们的课改不断地开出绚烂的花朵,教育的明天更加辉煌。
其他文献
目的:以近年来章永红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医案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探索挖掘章永红对乳腺癌的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用药规律,通过研究总结导师治疗乳腺癌临床经验
【摘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物理手段”。根据这一定义,录音磁带、训练器材、电视节目、挂图、实物以及计算机,均可被视为教学媒体。  【关键词】多媒体课程整合应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物理手段”。根据这一定义,录音磁带、训练器材、电视节目、挂图、实物以及计算机,均可被视为教学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
童年阅读带给孩子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进入书本,进入阅读,孩子便走到了一个个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的面前,进入了一扇扇文学的窗口。他们与老师对话,与书本为友,与伟人交流,久而久之,人类的思想精品便积淀成了孩子的精神底子。  孩子在长期的阅读中会不断产生梦想,而阅读是生长梦想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开发活动,就是自我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文的情感熏陶。优秀的儿童读物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
期刊
所谓高效课堂即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落实教学中的目标,使学生有最大程度的提升。作为语文老师,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作为教者,我们应在备课时把教材中的重难点变为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的内容。比如:刚刚教过的《范进中举》一文,其中的一个重点即感受范进这个人物形象,那么我想应该从描写人物的方法角度进行分析,所以,在课上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了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你所理解的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及其提取物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干扰素Y(IFN-Y)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黄芪及其提取物治疗肺纤维化的部分机理及疗效。 方法:
目的:观察“止咳化痰颗粒”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验证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咳嗽的优越性。  方法:选择120例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
目的:观察“热补"手法对实验性关节炎家兔的镇痛后效应,观察关节局部的痛阈变化,炎症组织中的β-内啡呔(β-EP)、P物质(SP)、前列腺素E4(PGE2)的含量变化,探讨其镇痛后效应及外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