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我把握不了时代和社会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心武,1942年出生,中国当代作家、红学研究家。

  4月16日晚,72岁的刘心武走进复旦大学光华楼。当晚,他的演讲题目是:我向曹雪芹学什么。很长时间内,刘心武与“红楼”标签形影不离。而他此次来上海,是为商定新长篇《飘窗》的出版事宜。这距离他上一部长篇出版,已有将近20年。
  2008年起,刘心武有了一个带飘窗的新书房,时常倚卧窗台上看书。有时候,他把目光投向窗外:驱车远郊旅游的白领夫妇回到高档公寓,车后座是吐着舌头的宠物狗;小伙拿着彩色气球站成一排,连起一串大字“芳芳嫁我别犹豫”……他说这是一幅小型的“清明上河图”。这些“画中人”的驳杂经历,渐渐拼贴出他的长篇小说《飘窗》。
  老知识分子薛去疾退休后想隐于江湖,却因儿子的失误,无奈向曾经鄙夷的黑社会分子下跪;保镖庞奇渴望与恋人过上安稳小日子,却被政府强拆到老家门前,不得不颠沛流离;富家女将要出国定居,临行前父亲却被“双规”。小说里的人物来源于飘窗下的现实世界,各有各的悲楚。
  5月,小说出版,并发表在《人民文学》上。
  南都周刊:《飘窗》的写作风格与你的长篇《钟鼓楼》相似,尤其在展现人物画廊上。20多年过去了,你的写作心境有什么不同?
  刘心武: 当然有,写《钟鼓楼》是在改革初期,对这个社会发展前景充满了温馨的期望,觉得一派祥和光明。但是到《飘窗》里面,通过薛去疾你就能感受到焦虑。写《钟鼓楼》时,我对社会有总体把握,还跟读者说教,那不是虚伪的,也许我是个很落后的人物。
  现在,《飘窗》里面,我就很慎重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我把握不了时代和社会,没有这个能力。但故事还是要讲,把时代和人生、斑驳的社会风景和人的命运记录下来,只是不会弥漫一种温暖的期望。不是我拒绝这种期望,而是我所描绘的社会没有给我。里边有很多焦虑,很多沉重的解构。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我们这一代人,多数都是这样的。没变的是我们对自己土地的热爱,对芸芸众生的大悲悯情怀。这个我还是有的。但是不轻率地给读者光明的指引,我不再告诉你,我们进入盛世了。
  南都周刊:为什么老写市井人物的故事?
  刘心武:这是我的兴趣点,作家兴趣不同,有人专写官场,有人写自己没有生活过的年代,我的兴趣从《钟鼓楼》开始,一贯有草根人物出现,我觉得他们的真实状态适合用文学来表现,我也有能力去表现。
  南都周刊:你说你的写法非主流,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写实主义小说,你的作品是紧跟潮流还是说跟不上潮流?
  刘心武:我没有紧跟潮流,没有那么色彩鲜明,但我也不是完全拒绝潮流。我比较中庸吧。我是描绘众生相,在描绘中我对社会阴暗面也毫不回避,但我的揭露和控诉指向不是那么强烈。现在的潮流,一个是跟世界文学接轨,先考虑外国关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人会怎么看,文本朝这个方向去靠,这种想法挺好,但我跟这个是有距离的。还有一个是民俗化,注重提供东方色彩的元素,也挺好,我自己也有所施展,比如钟鼓楼里面对北京民俗文化的描绘,不过现在我不太热衷这个。我尊重他们,但是跟潮流有距离。我总体是个很温和的人。你看对《飘窗》里面所有人物,我都有同情和怜悯。我性格比较孤僻,像妙玉。一般不接受采访,也不参加文学会议,我跟文化圈的活动基本不沾边。
  南都周刊:为什么与文化圈保持距离?
  刘心武:有两个原因,一个比较功利,我要写小说,作家有不同的写法,我是最难的写法,要从生活本身出发,我还是老派作家。写实小说需要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包括圈子以外的人。另外,我确实有这样的体验,在好多人物身上,有时候反倒能感受到你在圈子里感受不到的质朴气息、能滋润我心灵的元素。这方面在小说里面展示得不够,但是在我的散文随笔里面,都能体现出来,我在这样一个名利场之外,得到一种非功利的人情温暖。
  南都周刊:有下一步的写作计划吗?
  刘心武:没有。我是一个退休金领取者,不是专业作家,没有写作任务。这次出版社出书,安排我到江南旅游。到复旦演讲是他们顺便提出的,我没有拒绝。
  想写就写了,写了就出版了。这不是我长期的写作计划,或者安排的工作内容。我的生命还在继续,主要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从小喜欢写作,老了以后还喜欢,于是我就写着玩,有一搭没一搭的。有人愿意发表,有人愿意出版,不是挺好吗?
其他文献
如果要挑一件事来代表2012的情绪,我会投一票给“诺贝尔文学奖开奖”。一般来说,这种类似终身奖的奖项,总是不惮于早早宣布获奖者,以便让得主享受祝贺,让媒体策划颂歌。而诺贝尔奖的拧巴,在于它像娱乐奖项一样拼命玩神秘,甚至更进一步,连提名名单都没有,逼得媒体与博彩公司在全球的各界高手里面海底捞。因此,奖前的预测与盘口,“得与不得”的计算,开奖后一窝蜂式的报道,“配与不配”的争议,都构成了一幕一幕的人间
今年3月份,福布斯中文网发布了《世界发现新疆时期传下来的十本书》,它们大多数来自于新疆人民出版社的《西域探险考察大系》。但仔细阅读这份书单,会发现仅有两本书是中国人写的,一本是储安平与浦熙修的《新疆新观察》,另一本是谢彬的《新疆游记》。另外的八本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斯文·赫定与斯坦因等人。  书单没有将维吾尔族学者拓和提·莫扎提去年4月出版的《中世纪维吾尔社会》列入其中。现在看来,这可能算是一个遗漏
十年之前,我常常一个人飞来飞去住各种酒店。创业之后,我和我的创业团队一起出差变得更加频繁。怎样才能让整个团队都在忠诚度计划中得到优惠,是我近期非常关注的问题。让人欣喜的是,喜达屋酒店集团和洲际酒店集团貌似不约而同地看中各种不同规格的企业,推出专门面向商务的活动组织者和旅行安排者的忠诚度计划。  首先是洲际酒店集团推出的商悦会奖励计划,这是IHG优悦会专为负责酒店预订人士量身打造的会员奖励计划。除此
《女人俱乐部》剧照。集齐七大女神的俱乐部,是否能召唤出收视率的回春还待观后效。  回忆的水塘永不枯涸,怀旧的魔力不分好歹。  所以《女人俱乐部》开宗明义,一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神,如今年逾四张,息影多年、人生各赴圆缺后再聚首,演出一部女人戏。噱头是做足了的,足以将江河日下的TVB拉回到观众视野。“翡翠长剧送饭”的光辉岁月不再,变革之心却还是有的,无论“回潮”还是“回巢”,都意味着救场,只不过比起
在网络上,我们应该保护“隐私”,还是“隐公”?这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却真的成了我们这个网络时代的问题。  “隐公”是我杜撰出来的说法,意思是公权力的运行对公众保持隐蔽,不公开。由此产生许多滥用公权以及权力寻租现象,产生腐败。本来,如果没有“隐公”存在,我们是应该好好讨论,在网络背景下怎样保护个人隐私。但是“隐公”问题的存在,给隐私抹上了厚厚的特色,公域和私域的关系变得犬牙交错,总是说不清。  “
Skyview  移动设备固定架  当我们在各种智能设备里下载了电影或小说,却要全程手持?Skyview解决了这个苦恼!它可以将你的移动设备固定在前方座位靠背上,并且调整最佳观看角度,彻底解放你的双手和脊椎!对于大部分的飞机、火车或是巴士座位,Skyview都可以轻松适配。moga ace poweriOS  外接游戏手柄  用游戏来打发时间成为必须,而APP中已经有足够多选择,但想要玩起来更尽兴
“听人说,到了不丹如果不去虎穴寺朝圣,等于没有到过不丹……“  开场,未见美人,先闻其声。11月9日星期天傍晚时分,林青霞在香港大学黄丽松讲堂举行新书发布。  这是林青霞新书《云去云来》书中的首篇《不丹·虎穴寺》,讲2008年去不丹参加梁朝伟刘嘉玲婚礼时,她和狄龙夫妇、叶童夫妇等一路跋涉登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  全场屏息凝神,听完近十分钟的朗诵。主持人马家辉请出林青霞。  林美人徐徐出场,笑容灿烂
脸谱网好友  纽约布鲁克林区的Flo Lunn  网络时代,社交网站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脸谱、推特、QQ、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让我们可以随时与“好友”聊天说话,和他们分享自己愿意让他们知道的生活点滴,甚至极为隐私的事。可是,每天与你互动的“好友”、“关注”、“粉丝”中,又有多少是你真正认识的人?他们在现实中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  最初,生活在美国缅因州的女摄影师Tanja Alexia Ho
琵琶作为苏州弹词的伴奏乐器  去苏州,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在小巷子中漫无目的地游走。不经意间在苏州小巷中听了一曲弹词后,当场没有被台上风华绝代的琵琶女勾去三魂七魄,却被她怀中那只半露半藏的琵琶憋出了内伤,开始想象着为她做嫁衣制琵琶的老艺人的模样。好龙的叶公又少了一双  记得那是一个湿漉漉的冬天,人从叶放的私家园林南石皮记出来,但心却还浸泡在苏州园林中不肯离开。摄影师提议去平江路转转,于是随便找了一条
2012年5月23日,法国巴黎,德约科维奇正式签约Uniqlo成为其全球代言形象大使。这是他在Uniqlo运动装发布会上走秀。  刚落下帷幕的温网,德约科维奇和伯蒂奇第三次相遇。两个红色的Logo在白色的Polo衫上格外耀眼,来自日本的品牌Uniqlo和来自瑞典的品牌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