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式浅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m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正在探索之中,其间涌现了不少好的评价方式、方法、原则以及标准,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无论如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少一些表面的繁荣,多一份内在的智慧,真正弘扬“真、善、美”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在语言的艺术殿堂里开拓一片充满情趣的领地,让他们在“阳光般的温暖”里健康成长。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敞开心扉,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完善自己。
  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素养新课标的出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正确对学生做出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有些教师为了顺应教学改革,在评价上虽花样翻新,但往往流于形式,一味地“好、好、好”,难免显得虚情假意,有做秀之嫌。
  一、真:真实的老师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自我
  社会与家长自古以来就赋予老师“正义的化身,道德的典范”的称号,于是,老师也朝着这个方向塑造自我,成了学生心中的“神”。然而,只有老师走下神坛,学生才有可能走上圣坛。著名的苏格拉底相貌丑陋,又有些懒惰,学生请他光临餐馆,他就大吃一顿,然而这帮年轻人并没有厌弃他的粗俗,反而被他的真诚所吸引而聚拢在他的周围,他成了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今天,我们的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认辨能力也有着空前的敏锐,老师的率真更能吸引他们走近,促使他们既敬爱老师神圣的一面,也宽容老师不足的一面,不再把老师当成完美的“神”,从而避免距离感。
  1.用率真的语言与学生真实对话
  语文即生活,语文即人文,语文教学的评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情境中可以赞美学生的感情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也可以指出学生存在的缺失。记得有一次,刚刚下课,有一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你有一个说法不对。”好像挺严肃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说:“那我可要虚心请教了!”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说话不妥,现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在我为他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之后,又给他指出日常交流要看情况,如果说成“老师,我对讲课的内容有想不通的地方,想和你交流一下”,就妥当了。率真的语言,使师生在掌握了交际方式的同时也拉近了距离,可谓一举两得。
  2.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方面的评价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一味地去赞扬好的成分,忽略缺点,以免让学生盲目自满。也不能用严厉的训斥一味地指责,以免让学生失去信心,陷入自卑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和薄弱的环节,进而完善自己。
  二、善:用“爱”的尺码衡量学生的进与退
  马洛斯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下成长,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所以我认为“爱”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1.用真情的鼓励与赞赏促进学生成长
  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感是启发儿童智力的钥匙,是点燃儿童智慧的导火线。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都能走进对方的感情世界中,使教学达到情感交流的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内欢腾跳跃时,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在听一次公开课时,记得有这样一个情景:老师问:“你认为作者是喜欢江南的雪还是朔方的雪?”在几个学生回答完后,我发现这位老师向一个角落投过去鼓励的眼神,而且持续了几秒钟之久,终于这个学生站起来出色地回答了问题,之后,老师说:“这位同学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能整体把握文章之中所有的信息,非常难得,只是希望以后要大胆地参加交流。”我想这位教师一定是发现了学生那种想说不敢说,欲言又止的表情才用眼神鼓励,才真情赞赏的。课堂上真情的鼓励与赞赏,不仅给学生注入了兴奋剂,释放了学生的潜能,而且可以宏扬学生个性,使学习成为快乐有趣的活动。
  2.批评惩罚也是爱
  如果说关心、鼓励、赞赏是柔性教育。那么,批评教育就是硬性教育。两者刚柔相济,相得益彰,适当的批评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铸就完善的人格。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犯了明显性的错误,就应该及时批评纠正并给以相应的惩罚,如罚写反思,罚做一件好事等。
  教育的秘诀是“爱”,教育是唤醒,是鼓励,也是约束和规范,适当的表扬和适当的批评相结合,“爱”才完整,完整的“爱”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美:艺术化的评价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
  教师的评价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应是通过恰当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若方式不当就会事与愿违,产生负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要讲究技术性,评价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有趣味性和感染力,让评价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促使学生产生上进的力量。
  1.艺术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
  语言本来就是一门艺术,语文的教学过程也应是一次艺术的欣赏过程,应充满艺术的气息,只有时刻置身于艺术当中,才会更深地被艺术感染。所以,语文实践中的评价一应具有艺术性,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各个方面都是美的,都是魅力无穷的,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让自己评价的语言具有艺术的美感,让学生时时都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这种艺术化的语言情境中,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自然地提高,进而拥有那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用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会创造的美
  新课标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要求注意评价的整体性。这就相应地要求评价形式的多种多样。老师可帮助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督促学生学会自评,内容形式不限,可反思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可评价自己的收获与心得;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让他们体会自评与被评的乐趣,在乐趣中完善自己。老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形式也要有创意,让他们体悟为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我曾经为学生设计过“每日评价”,每天放学之前发给学生一张评价卡,上面写着每个学生今天地表现,好的怎样保持,不好的怎样改进等,如果学生当天表现突出就发一张红色的表扬卡,反之,就发一张黄色的警告卡。让学生收集整理,一学期下来,就是一个成长记录,还可以看自己得到了多少奖励,受到了几次警告,督促他们扬长避短,健康成长,效果颇佳。
  总之,语文教学评价改革正在探索之中,其间涌现了不少好的评价方式、方法、原则以及标准,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无论如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少一些表面的繁荣,多一份内在的智慧,真正弘扬“真、善、美”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在语言的艺术殿堂里开拓一片充满情趣的领地,让他们在“阳光般的温暖”里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有的学生愁没的可写,有的是写的内容极少,不能让文章内容丰富起来。这是学生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没有积累写作素材造成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亲身实践,才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四部曲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
为了提升现阶段高中生的化学应用素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从而解决课时短缺的矛盾,解决师生不良关系问题,解决备课难的问题,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保证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进行提问的合理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的重视应用,不同练习环节的精心设计,作业精巧性的布置等,这都需要尊重高中化学教学的灵活性及其有效性原则。  高中化学灵活性有效课堂有效教学一、关于灵活性教学及其效
当多媒体进入到教育教学中,无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更加促进了教学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教学效
摘要:《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课程是煤炭深加工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针对高职《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课程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思路。希望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课程改革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构建  一、《炼焦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课程性质及特点  本门课程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所有专业课中研究比较深入的一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及应用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践技能。要达到上述目的,重要的是实施教学创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未来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创新型人才。  机械制图教学创新学生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