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打造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探讨不断升级。到底我们的学生需要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值得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深入思考。笔者从自身实践出发,强调了自己的追求:师生能平等对话、课堂充满真情、学生求真务实、课堂充满关爱,这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时代发展、适应人才培养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目标 教学要求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84-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方面的探讨也越来越激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到底应该大作怎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才能合乎课标要求,才能更适合育人的要求?我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期待用自己的智慧,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让课堂朝着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向不断进步。我把我对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期待,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下师道尊严,师生真正平等对话
  教师必须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在教学生“写数字”的课上,我没有按通常的方法让学生机械地描红或一笔一画地照老师演示临写,而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当我写完“5”这个数字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地说:“不好!”我没有表现出丝毫不快,随即请教学生哪里不好。学生们提出了各种意见。我虚心的接受,认真重写了一次。尽管这次写得比上次好多了,但是,学生仍然挑出了不易察觉的毛病,并再次大声地说“不好”。于是,我又一次请教学生……。当我在黑板上第五次一笔一画、显得有些艰难地写出这个字时,与前几次不同的是,我没有直接问学生写得好不好,而是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五个字中,哪个字写得最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最后一个字写得最好!”这是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说:“看来,要写好一个字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仔细看、认真写,就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在这里,面对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说“不”,我并没有认为因此而失去面子,反而一次又一次的倾听学生意见,认真进行修改。教师多次的书写不成功,不但没有减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
  我们要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所说的“不”,如果他们说得对,老师不妨承认自己错了;如果他们说得不对,老师也可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二、师生互动交融,让课堂充满真情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因而新课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居高临下,动辄训斥、挖苦、讽刺学生,必然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既不敢参与课堂教学,也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就像朋友,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师生间有了真情实感的交流,那种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就会悄然形成。
  教师几句看似平常的话语,不经意的几个动作,让课堂充满了诗情画意,处处闪动着人性的光辉。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评判,没有虚情假意的表扬,有的是师生情感的真正交流融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的身心无不是放松和愉悦的,教师真正将关爱与智慧的甘露滴撒在学生的心灵中。
  将尊重植入我们的课堂,将真情注入我们的课堂,将关爱倾入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阳光中,这就是实验区教师的共同追求。经过一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立起平等对话的机制,师生共同构建知识。让我们的孩子在因需要而自主选择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的轻松和愉悦,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三、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求真务实
  求真,是人类传承知识的准则。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的教育仅注重知识的准确与严谨,注重知识结论的传授,忽略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较典型的表现是,将学生的大脑当容器,以教师的结论代替学生的认知。这种未经学生体验和内化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真知吗?不是。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内化和认可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效的知识。
  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提供给学生认知冲突的机会,善于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使学生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乐趣。很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能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和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这就是"引导"的价值。
  学生经历了分析的过程,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他也能够自己去查找资料,去分析,去创造。“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让学生在终身的学习中受益。
  四、让课堂上有生活,充满关爱
  生活化的课堂追求育人过程的真实性,而这种具有价值的育人过程是靠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细节支撑。可以说,没有细节,就不会有育人的过程。而细节的育人价值呈现方式不具有明确性,它往往转瞬即逝,需要教师慧眼发现。因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投射在学生心灵与言行中,如果教师能关注细节,善于发现细节中的育人价值,并以此为催化剂,便能在看似不经意之中,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趋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在促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与技能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其品性人格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以敏銳的眼光和教学的机智关注与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
  空洞的道理和抽象的说教,不能深入儿童的心灵,而关注并处理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细节,才能催生学生自身内部善与美的萌芽;点燃情与智的火花。抓住了细节,就抓住了课堂生命的全部。将课改的理念融化在一个个真实的细节中,将关爱与智慧的甘露滴撒在学生的心灵,有生活,有关爱,这样的课堂才最真实、最有魅力。
  参考文献:
  [1]孙佩佩.追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J].名师在线,2017(21):23-24.
  [2]胡新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自然课堂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22):30-31.
  [3]潘小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追求[J].江苏教育,2017(57):74-75.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应用题的教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形式,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单独知识章节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巧妙设计应用题,把数学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背景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解决实际困难的兴趣,更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应用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用地紧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向往青山绿水,在回归田园感受乡村自然风景、民俗风情的同时得到身心的放松,由此也催生出了乡村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模式。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这两大产业类型的结合,既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发展,也能实现乡村地区旅游产业的飞跃。章丘区作为济南市热门旅游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风景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的转发表同步问题是影响分布式路由器可靠性与可扩展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分布式路由器的结构特点及各功能实体的逻辑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组播的分布式路
目的对比口服保肾壮骨汤与酮洛芬治疗痹证(腰椎增生性脊柱炎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2例给予口服保肾壮骨汤治疗;对照组206例,给予
目的:探讨降糖消渴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肝脏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30只KKAy小鼠予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建立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3.9 mmol/L)小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学森先生认为:科学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因此,在我们
目的为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德胜地区2001~2008年在园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年阐在园儿童各类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以及贫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293-02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化学反应原理三大“支柱”之一。因其涵盖内容广,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成为高考化学的重要热点,该部分内容常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形式呈现,其题型多为选择题,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很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
【摘 要】阅读是我们人类发现自己未知的领域,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16-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