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China Adolescent Robotics Competition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_2005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目标中还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提法,我们深入研究思考进去,就会明显感到他们与科学教育息息相关,落实这些要求,就不得不重视并大力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
  第二,《规划纲要》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开拓了空间。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综合能力基础之上的。而正确的价值观的构成不仅仅是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它还包含对世界的科学认知和态度、对真理的追求与尊重,这些都是科学教育的任务。人的综合能力的基础和核心能力也体现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处理问题所采取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而这些内容又是科学教育必须传授给学生的。
  第三,《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出新的路径。《规划纲要》强调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调“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知行统一,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这些提法和要求,都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四,《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均匀发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与保障,推进教育信息化,扩大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等等,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特别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极大提高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得各类科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得以保障;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得我们的科学教育更好地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宝贵经验,及时了解和追踪先进成果,提高我们自身的科学教育水平。
  当然,《规划纲要》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带来的机遇还远不止上述4条,诸如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都会对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
  关于挑战。归纳起来,我个人比较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观念性的挑战。这里主要有3个问题,一是人才的标准问题。一般情况下,特别是依据一些教师的传统观念,只有那些喜欢科学课程(特别是数理化课程,并成绩好)的孩子才具有科技人才的潜质。这是一个传统观念,而且长时期主导我们一些老师对儿童发展的判断。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首先要打破传统的人才观,树立现代的人才培养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以及多样化的人才观。只有这样,老师的眼光才不会局限于少部分孩子,而是面向全体,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鼓励成才。二是教育观,即运用什么形式和手段进行教育的问题。传统教育观念中比较强调教师教学的作用,现在一些专家又把眼光转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师的教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现代教育理论,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就低年段儿童而言,“教”是主要方面,没有高水平教师的教,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有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一般要高中,甚至大学以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才逐步显得重要起来。因此,如何在贯彻《规划纲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中注重“学思并重、知行统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三是选拔观念,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选拔人才。当然,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和易于操作的评价选拔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于通才的选拔是比较可取的,而对于偏才和怪才的选拔就显得手段有限,因此,如何选拔拔尖创新型人才成为一个难题。这些年,我们搞了不少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原本希望成为选拔人才的多一条途径,可是,近年来,一些科技竞赛的选拔也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有的选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还有的甚至贿赂评委,使得原先良好的愿望难以实现。
  第二,现实性挑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用人选拔机制依然比较注重文凭与学习,导致高考和上大学成为就业的前提和垫脚石,学习并不是完全与学生兴趣结合,而是与毕业后就业好坏与高低结合,导致一些学生不可能对科学研究保持持续的兴趣和热情,难以持之以恒地刻苦钻研,最终有所突破。二是中小学现实的课程难度与学业负担没有有效地“减负”下来,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娱乐时间少,休息时间少,科研时间就更少。一些在科技竞赛中暴露出来的假实验记录问题,也侧面反映出课业负担的不良倾向。
  第三,教师队伍自身的挑战。中小学科学教育或者科技教育者、科技辅导员大多数兼职,自身没有职称序列。如果在学校担任某一学科教师,还可以走学科系列解决职称问题,但如果没有担任,则无法解决职称问题,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如没有积极性、缺乏保障、缺少地位等,导致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科技科普教育,整体科技辅导员教师队伍水平不高,结构不优,人员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和挑战都需要尽快解决。
  总之,《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将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速发展,伴随教育事业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发展模式的转变,由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方向的发展和转变,中小学科学教育也必将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前途一片光明。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是中国科协主办的面向21世纪青少年的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之一,它是一项将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参与活动的青少年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结合日常的观察和积累,充满创造力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该活动创办于2001年,迄今已经举办了11届。本期专题邀请到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组织者和专家代表,以及参加活动的教练和学生代表,介绍有关活动的概况和参与活动的经验与体会,希望能为读者了解该项活动、为学生和教师参与这项充满趣味与挑战的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其他文献
学术随笔是学者们就学术研究过程中相关问题所撰写的札记、杂谈,含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火花。它少了几分深奥、严肃,变得灵动、活泼,以闲适轻松、优美隽永的文体记录学术研究活动中的各种奇思妙想,展示学术论文和论著之外的学者们丰富的心灵世界,活跃了文风。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随笔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不时见诸一些报纸和杂志,一批收集此类文章的图书也陆续出版。  随着科学春天和科普春天的来临,我国科普工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今天的北京(2015年3月16日)又被雾霾所笼罩,走在路上,看到很多人都带着大口罩,甚至眼罩。虽然知道重度雾霾,我却从来没有带过口罩,或者是自我催眠般假装对污染视
一项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主导的最新研究显示出,1个人如果在1个月内能连续5天减少食物摄取,那么将会产生巨大的健康红利。这种简单的卡路里限制方式,对此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挑战,此前的研究认为节食者需要每周2次系紧腰带来观察是否达到积极的效果。  研究团队分别给老鼠和实验人员提供类似禁食期间的餐饮,作为一项低卡路里、高营养的计划,它被设计用来欺骗细胞认为它们正在禁食。这种伪造的禁食期持续了一段时间,
简介  在沙漠里种树,树苗必须深埋才能成活。挖树坑时,由于沙粒流动性强,容易下滑填平沙坑,因此很难形成一定深度和宽度的树坑。此项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合在沙漠里植树的植树机。开发沙漠植树机要解决结构简单、快速深栽、防止沙粒下滑、节约水源、不破坏沙层结构等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导师指导、系统设计、制作安装、修改完善、整机提升等研究过程,我研制成功了以汽油机作为动力源的背负式吸沙成孔植树机。产
从2010年开始,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届,作为2009年河南郑州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学DV活动骨干辅导员培训班”学员,受青少年科学DV活动的吸引,我们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了这项活动。两年的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获奖的喜悦,也有科学探究带来的惊喜,同时在参与青少年科学DV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使我们更加热爱这项充满生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013年4月,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简称NGSS)终于完成了修订,公开发布于官方网站上(NGSS的正式出版物将于201 5年秋问世——作者注)。在美国第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执行17年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国际国内的教育形势,以及教育理论的变革迫使美国科学教育不断反思、向前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快速进步。1989年来美国科学教育领域的一系列研究(详见附表1)不仅诞生了全世界第1个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研究目的  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构成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提高水处理能力和效率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净化水质的重要途径。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度生长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藻类普遍存在于天然水体中,是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危害的重要参与者,对水处理过程和水质影响深远。  本项目研究以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其中生物有效磷、控制底泥磷释放为主要控制环节,并以混凝强化除磷、除藻、澄清工艺、底泥固磷等为主要内容
韦钰,电子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  在2004到2009年间,我写过的100多篇博客,这些文章现在还挂在汉博网上(www.handsbrain.com)。当时主要是为了推动儿童科学教育改革和建立神经教育学而写的。2005年初,我曾经写过2篇博文——《不仅是遗憾——看中央1台新闻节目中幼儿园儿童背诵 (上
研究背景  父亲厂里的主要加工设备是重型数控机床,例如立式车床、卧式车床、落地镗铣床、龙门镗铣床、滚齿机、磨床等。从最早的苏联、东欧造老机床到现在的国产机床一应俱全。我在实践中发现,重载回转工作台成为制约加工承载能力和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的瓶颈。有时候,如果部件过重或重心不在工作台中心,工作台旋转时就会发生漂摆和抖动,严重影响加工精度,特别是转速一旦过快,工作台导轨还会划伤。  于是,我便有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基础作用与关系。  通过“物联网之感知校园”的设计,让学生经历和体验“C构思D设计I实现O运作”的基本过程。  通过活动过程,使学生增强发现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创新点与参与对象  活动重点:了解传感器的用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活动难点:应用传感器自主进行校园智能化的项目的构思与设计。  活动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