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棋后”谭中怡:父亲教会我“落子无悔”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a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3月3日,在国际象棋女子世界锦标赛上,重庆女孩谭中怡对战乌克兰名将安娜·穆兹丘克。谭中怡3∶2险胜对手,成为新一届“棋后”。26岁的谭中怡更是荣获了国际棋联授予的“男子特级大师”称号,这也是作为一名棋手的最高荣誉。4岁学棋,11岁进入国家队,26岁走向巅峰。谭中怡自言岁月静好,风光无限,皆因有父亲的负重前行。日前,笔者采访谭中怡,听她讲述了与“棋痴”父亲之间的趣事。
  奖惩分明,
  “棋痴”父亲对弈“棋痴”女儿
  1991年5月29日,谭中怡在重庆出生。父亲谭开荣和母亲谢召香在当地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不错,整天忙忙碌碌。女儿出生后,夫妻俩不约而同地把生活重心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谭开荣很清楚,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父亲的陪伴必不可少,除了在饭馆忙碌之外,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孩子。当然,除了陪孩子,谭开荣还有一个天大的爱好:下棋。他从小就爱下棋,是个地道的“棋痴”。女儿稍微大点后,他就抱着女儿去跟别人下棋。
  谭中怡4岁时,一天父亲在家里跟别人下棋,她走过去,安静地站在父亲身边,看了半天后,学着父亲的样子,把一枚棋子移到了另一个地方,然后奶声奶气地问:“爸爸,这样对吗?”谭开荣看着女儿的举动,心里乐开了花,一把抱起女儿笑着说:“对对对,没想到我们小怡都会下棋了。”棋友打趣道:“老谭,你后继有人了,以后有人陪你下棋了。”此后,谭开荣下棋时,都会把女儿抱在腿上坐着。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谭中怡看棋能安安静静地几个小时不说话。
  一年下来,谭中怡跟棋子也混了个脸熟。有一天,父亲正在研究棋局,谭中怡走过去,指着棋盘上的“车”问道:“爸爸,这个应该怎么走?它好像很厉害,每次都能吃掉很多棋子。”谭开荣没想到,女儿看着看着竟然看出了一些门道。他随手拿起一枚棋子“马”,问女儿:“你知道这个棋子怎么走吗?”谭中怡看着棋盘,然后斜斜地走了一步,虽然她不知道“马跨日”,但她看见父亲每次都是斜着走“马”,所以记在了心里。见女儿对象棋如此感兴趣,谭开荣就像中了彩票一样兴奋,不厌其烦地跟女儿解释象棋的走法。他对女儿说:“如果你喜欢,爸爸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教你走象棋,怎么样?”谭中怡拍着小手说:“好啊好啊,爸爸给我当老师。”
  从那天开始,谭开荣每天都要教女儿下一会儿象棋。谭中怡特别安静,丝毫不像一个5岁的孩子,遇到难走的棋,她会习惯性地歪着脑袋想一想。父女俩你一子我一子,不知不觉就能下一两个小时。和大人相比,谭中怡没有办法那么快接受新知识,谭开荣也不恼,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个问题,直到女儿记住为止。有时候一个问题刚说完一两天,女儿就忘记了,谭开荣就再教一遍。等到小中怡6岁时,谭开荣决定把孩子送到重庆棋院,找专业老师教她。经过商量,谭中怡选择了学习国际象棋。
  每天从学校回来后,谭开荣都会给女儿当“陪练”,象棋、围棋、五子棋,两人什么棋都下。不过父女俩约好了,必须把老师安排的事情都做好了才能下棋。那时,谭中怡刚对国际象棋产生兴趣,就像刚学会骑车的人每天都想骑车溜一圈一样,她每天回来都迫不及待地想杀一盘。一天放学回来,刚走到家门口,她就冲父亲喊:“爸爸,快把棋盘摆好,我们下一局。”谭开荣问她:“老师安排的作业都写好了吗?”谭中怡骗父亲说:“写好了,在学校就写好了。”棋盘摆好后,两人对阵下起棋来。等下尽兴了,已经是晚上9点多。谭中怡偷偷溜回房间打开书包,开始写作业。谭开荣给女儿送牛奶的时候,发现她在写作业,当即发了脾气:“爸爸早就跟你说过,作业不写完不许下棋,作为学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对老师的尊重,下棋只是业余爱好,不能为了玩而耽误学习,更不能骗人。鉴于你今天的表现,爸爸必须跟你约法三章,如果以后作业没写完就下棋,就罚你三天不许碰棋子。同样,如果作业完成得好,爸爸可以奖励你一局。”
  从那天起,每天晚上女儿写完作业,谭开荣都会检查,以确保她完成学习任务。
  为了能让女儿保持学棋的兴趣,让她学起来更简单,谭开荣特意从网上买了书籍,自己先研究,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教谭中怡。有时候,谭中怡输的次数多了,谭开荣害怕女儿的信心受挫,便会想办法不动声色地故意输给女儿。半年后,谭中怡的棋艺明显有了长进。恰好全国少年象棋比赛在沈阳举行,重庆棋院将这次活动告诉了谭开荣。谭开荣立即给女儿报了名,他觉得,虽然女儿的棋艺有待进步,即使不拿名次,去参赛长长见识也好。没想到,谭中怡居然一举夺得全国少年组亚军。
  落子无悔,
  在闹腾的地方锻炼定力
  1999年,谭中怡8岁了,她的棋艺在重庆同阶段的孩子中早已遥遥领先,再无对手。没有对手就意味着不能更快地进步,也无法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思来想去,谭开荣想到一个办法,让孩子跟电脑下棋。他原本打算买台电脑让女儿在家里下棋,但后来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不是因为电脑太贵,而是他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带女儿去网吧里下棋,让女儿在嘈杂的环境里磨炼耐性与定力。
  网吧里面什么人都有,环境着实嘈杂。第一次进去,谭中怡紧紧牵着父亲的手不敢松开。网吧管理员好心提醒谭开荣:“这么小的孩子不适合来这里,如果大人想玩,可以把孩子送回家再来。”谭开荣解释道:“孩子想来这里上网下棋。”坐下来后,旁边的人兴奋地打着游戏,时不时地发出嘶喊声,键盘也拍得“啪啪”响。开局后,谭中怡根本静不下心来,接连走错了好几步。很快,她发现在电脑上走棋有一个撤销键,如果走错了可以撤销再走一次。这样一来,她心里顿时轻松多了。谭开荣发现后,狠狠地拍了一下女儿的手背,说:“不管能否撤销,下了就是下了,虽然只是游戏,但你得把它当成一场比赛,比赛场上你能悔棋吗?”环境如此混乱,父亲又批评自己,小中怡委屈得直掉眼泪。玩了一会儿,一向下棋成痴的她竟嚷着要回去。
  回家的路上,谭中怡故意跟父亲拉开距离,父亲在前她在后。谭开荣停下脚步等女儿走到身边,故意逗她开心,可不管他怎么逗,谭中怡始终板着脸。谭开荣一把拽住女儿,把她拉到路边,蹲下身来说:“你今天没明白爸爸的用意,为什么带你来网吧下棋,又为什么不许你悔棋。其实下棋跟做人一样,落子无悔,如果每一步都可以重新再来,你就不会那么谨慎,所以我们必须告诉自己,这一步走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失败也好,成功也罢,都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这样棋子在你手中的分量就不会那么轻。之所以带你來网吧,是因为嘈杂的环境可以锻炼你的专注力,并不是所有下棋的环境都很安静,你得学会在闹腾的地方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父亲的话说完,谭中怡的眼圈红了,她看着父亲,委屈地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下次不会了。”看着女儿的样子,谭开荣很心疼,他把女儿扛在肩膀上说:“今天爸爸给你当大马,带你回家。”骑在父亲肩膀上,谭中怡破涕为笑。   每周,谭开荣都会带女儿去一次网吧,不管外界环境多么闹腾,谭中怡都会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一开始她会跟电脑下,后来她会在QQ游戏里跟真人下。虽然这些业余棋手棋艺稍显逊色,但从他们身上,谭中怡依然学到了很多,也打开了自己的棋路。到后来,不管到哪里,身边多少人在说话,谭中怡都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地下棋。
  2000年,谭中怡夺得“李成智”杯国际象棋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冠军。不足10岁的她被叶江川教练选入国家队集训,11岁便正式成为一名职业棋手。
  随后的三年里,谭中怡连续3次夺得“李成智”杯国际象棋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冠军。
  然而,一个意外事件差点阻断谭中怡的学艺路。因为拆迁,谭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小饭馆被拆了。一家人突然断了经济来源,谭开荣的妻子压力太大,一病不起。妻子要治病,女儿学棋也需要花费,还有一家人的生活开支,所有的重担全压在了谭开荣肩上,每天他都心事重重。
  父亲的压抑很快传染给了谭中怡,她也有了心事,在队里学棋时经常心不在焉,连续几次在重要比赛中落败。谭开荣知道后急得不行,觉得继续让她留在国家队会给她带来更大的压力,心结如果不解开,对她的未来没有任何好处。在跟教练商量后,谭开荣决定先把女儿接回家,想办法帮她减压。可接回女儿后,谭开荣又不想中断女儿的训练,得给她请私人教练,一个月的费用高达20万元,他又无力承担。就在谭开荣进退两难之际,叶江川教练提供了大力支持,对他说:“这样吧,以后我抽空给谭中怡补课。”
  尽管如此,谭中怡仍无法轻装上阵,父亲为她付出的以及这个家庭为她承担的,都成了她的心理负担,也成了她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一天,谭中怡从外面回家,父母正在吃饭,只有一个青菜豆腐汤和一盘咸菜。见爸妈生活这么苦,谭中怡颓然坐在房间里不说话。谭开荣走过去,拍拍女儿的背说:“爸爸妈妈很好,真的很好。你妈妈身体正在康复,医生说我们要吃清淡点,虽然我们家条件不好,但肉还是吃得起的。你想想,妈妈不能吃肉,如果我一个人在边上吃,她岂不是要馋嘴?”见女儿被逗笑了,谭开荣这才松了一口气,继续说:“再说了,生活是否快乐,并不是吃什么决定的。对我来说,你妈妈身体康复,你平平安安,我就快乐了。”谭中怡点点头说:“你和妈妈快乐,我就快乐,我一看到你们皱着眉心里就难受,我就希望每次回来你们都乐呵呵的,你在楼下下棋,妈妈在家里看电视。”
  晋升“棋后”,
  以最高荣誉向父亲致敬
  2006年,年仅15岁的谭中怡代表重庆市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战胜了前辈谢军一举夺冠。在棋坛上,谢军一直是个不败的神话,现在竟然被谭中怡打败,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一下子涌到了谭中怡面前。怕女儿被这些冲昏头脑,谭开荣一直在旁边提醒她。对父亲的教导,谭中怡都记在心里,学棋之余她的功课一点都没落下。2009年9月,谭中怡自学考入上海财经大学。
  在大学里,谭中怡除了上课就是下棋。暑假回家,父亲跟她开玩笑:“学校里那么多优秀的男孩子,有没有碰到喜欢的?”谭中怡对父亲说:“没注意看过,我甚至都不知道我们班有多少男孩子。”“你这样哪行,除了下棋还得有自己的生活,爸妈是开明的人,不反对你谈恋爱。”谭中怡看看爸爸,笑着说:“老爸,真没想到你如此深明大义,不过你闺女这辈子可能要嫁给象棋了,没办法,是你把我引进门的,如果我嫁不出去,你要养我一辈子。”谭开荣自卖自夸道:“我闺女如此优秀,怎么可能嫁不出去?真到了那天,我们摆个棋局,来个‘比棋招亲’。”母亲听后揶揄道:“那你是存心让闺女嫁不出去,以她现在的棋艺,能打败她的男孩子不多。”为让父母把话题从自己的终身大事上转移开,谭中怡悄悄把棋局摆好,嚷着要陪老爸下一盘。在她看来,能多陪陪父母比什么都好。
  2011年,在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谭中怡夺得个人和团体“双料冠军”。2015年,谭中怡再次成為令人瞩目的焦点,一举夺得第七届中国兴化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甲组)冠军、亚洲女子个人快棋赛冠军、中国首届棋王棋后赛女子冠军等多项桂冠。
  2017年3月3日,“2017年国际象棋女子世界锦标赛”决赛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谭中怡对战乌克兰名将安娜·穆兹丘克。女子世锦赛决赛为四盘慢棋,先得2.5分者获胜。四局比赛,双方2∶2战平,只能进行加赛。最终,谭中怡以大比分3∶2险胜对手,成为新一届“棋后”,并斩获国际棋联授予的“男子特级大师”称号,这也是作为一名棋手的最高荣誉。比赛过后,谭中怡有了短暂的休息。回到重庆,她每天要做的就是陪着父母下棋散步。在小区楼下,她也会给小区里的孩子们做教练,陪他们一起玩。
  2017年7月底,谭中怡抽空接受了笔者采访。她说自己一直服务于国家队,每场比赛都是为祖国的荣誉而战,父亲则一直是她的精神支柱。对她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当她在赛场上精疲力竭,回到家中看到父亲在楼下等她,母亲给她下一碗青菜面,一家三口守在一起。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是奶奶觉得你饿,有一种内向是谁都觉得你内向。  内向不等于自闭  【案例1】 害羞的玲玲  潘女士的女儿玲玲今年3岁,是一个文静的可爱女孩,平时只黏着妈妈,不喜欢跟陌生的小朋友玩,路上见了邻居也不主动打招呼。如果爸爸妈妈的朋友跟她说话,她就害羞地躲到妈妈的身后。不过,玲玲跟相熟的玩伴在一起却很开心,有说有笑的。对于女儿的“不阳光”“不大气”,潘女士很焦虑,担心女儿以
問:我爱人是个小老板,一家人靠着他的精明能干,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意上的成功让他在子女教育上也颇为自负,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教育都是正确的。有时,我说他他也不听。请问,教育孩子,那些大家想当然地认为是对的事情,就真的对吗?  潘湖  答:事实上,教育孩子,很多想当然的做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错得离谱。以下这些想当然的教育观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认为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听家长的话。  “孩子
因为儿童每天要摄入足够量的奶制品才好,所以很多妈妈喜欢给孩子买酸奶喝。但是选购酸奶,需要避免哪些误区,您知道吗?  误区一:酸奶补钙效果不如鲜奶  有些妈妈认为酸奶虽好,但给孩子喝鲜奶更补钙。这种认识并不正确。酸奶在发酵过程中,其中的钙并没有损失多少,而且发酵会使奶中的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分解成小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发酵后,奶中的脂肪酸可比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迷恋电子产品,电视、电脑、手机等占据了孩子们大量的时间,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沉溺虚拟世界,不愿与人交流,表达能力减弱,更愿意宅在家里。江苏扬州妈妈徐艳不希望儿子如此孤僻冷漠地长大,她要孩子走出去,走到人群中,认识他该认识的,接受他该经历的,就像果实一样经历风霜,自然成熟。她选择的方式很另类:在小区门口给孩子开一家店,让8岁的儿子当“掌柜”。她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开朗、活泼、能说会道的人
宝宝怕得很奇葩  半岁的东东特别怕黑,晚上睡觉必须开着灯,否则他就会哭闹不止。东东妈说:“这孩子不知怎么搞的,有这样的怪癖,害我不知浪费了多少电。”  一岁的秋秋挺活泼的,骑宠物狗玩、爬爸爸的书架、从一个沙发跳到另一个沙发上,表现得很胆大,但一见水她就了,好像看到怪兽似的。秋秋爸大惑不解,胡乱猜测:“为啥单单怕水呢?难道上辈子是溺水而亡?”  两岁女孩格格怕得更离谱,居然害怕可爱的兔子,甚至不能听
路过药店时,忽然想起前几天带妮妮去体检,医生说可以适当给孩子补点钙。我便带着妮妮拐进去买了一瓶钙片。  这种钙片妮妮之前吃过,每一片都做成了卡通的大象形状,还有多种颜色,她很喜欢。一出药店门,她就急切地催我:“妈妈,让我先吃一个大象钙片吧!”  我拧开瓶盖,倒出一片绿色的钙片,妮妮却说:“不要!我要红色的大象。”好吧,我给她换了一片红色的。她捏起来放进嘴里。我在前面走,她含着钙片紧跟在我身后。  
1.爱的分寸  在爱孩子的问题上,既不能没有爱,又不能爱得过分变成溺爱,而要找到爱的“度”,做到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2.管理的分寸  在管理的问题上,对孩子既不能管得过严,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又不能放任自流,而应找到给孩子自由的“度”,做到宽严适度,既给自由,又要权威。  3.听话的分寸  在让孩子听话的问题上,既不能让孩子不听话,蛮横胡闹,又不能让孩子太听话,唯唯诺诺,而应找到让孩子听话的“度
问:因为买房子,我向朋友借款1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借期一年,利息按银行标准计算。可是在支付借款时,朋友预先扣除了一年的利息,我实际到手的借款不足10万元。请问,民间借贷可以先扣利息吗?  冯建军(安徽蚌埠)  律师意见:民间借贷不可以先扣利息。我国《合同法》第200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本金是贷款人给借
2017年3月的一天,武汉大学的微机电教室里,朱志强坐在轮椅上正向同学们讲解着他刚设计好的电脑软件,与此同时,墙上的大屏幕显示出他的设计作品,外形精巧,构思缜密,师生们啧啧称赞。一年前,朱志强以总成绩645的高分考入武汉大学。这优异成绩的背后有着妈妈巨大的付出,因为朱志强从小罹患疾病无法站立,是妈妈用一双腿走出了两代人的精彩……  寒门之家,  儿子罹患“脊膜膨出症”  1998年初,朱志强出生在
【人物简介】  朱永新,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改革发起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200余篇,出版《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等多本论著。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