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胡琴的老人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p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幕初降,步行桥上的七彩霓虹便闪烁起来,而此时,老人略有些凄迷的胡琴声就会在如流的人潮中萦绕,久不散去。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老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步行桥头拉胡琴的。老人衣衫褴褛,却很干净,他端坐在一张破旧的木凳上,微闭着双眼拉着胡琴。来去匆匆的行人也已经习惯了老人以及他的胡琴声,时而有人停下脚步,将5角抑或1块的硬币扔进老人面前的搪瓷杯,而此时,老人也只是微张混浊的眼睛,朝扔钱的人微微点头,算是表示谢意,便又如先前一样拉着他的胡琴。
  我住在城区南门口,每夜过步行桥到三江公园散步,不为锻炼身体,只是梳理一下白日的些许思绪。偶尔,也如其他行人一般摸出一枚或两枚硬币,扔进老人面前的搪瓷杯。在硬币落进杯中发出的“当当”声中,老人亦微张双目朝我略一点头,算是对我表示感谢。兴许是我给老人钱的次数多了,我感觉老人似乎认识了我,因为曾有几次老人看我路过时,便会朝我微微一笑,即便我当时并没有给他钱。
  然而,我却是从来没有和老人有只言片语的交流。
  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我感觉焦头烂额,心情也烦躁得要命。那天夜里,我如以往一般前往三江公园散步,路经步行桥时,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时,突然没有了散步的念头。老人依旧在桥头拉着胡琴,我斜倚在桥栏上,百无聊赖地看着夜幕下西流的信江水,而此时,老人的胡琴声便传入我的耳中。
  我不懂音乐,不知道老人拉的是什么曲子,却也能够听出老人拉得很一般。奇怪的是,听得一会,我分明感觉城市的喧嚣渐渐散去,耳中只有老人略有些凄迷的胡琴声。渐渐地,我心静如水。
  我摸出枚5角的硬币,走过去蹲在老人面前,将硬币轻轻放入老人面前的搪瓷杯。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收起胡琴,撑着桥栏吃力地站起来,朝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我急忙扶老人坐下,心中有些疑惑。我问老人,我给过你很多次钱,但你每次只是朝我点点头,这次我也只是给了你5角钱,你为什么如此客气。
  老人的脸上有些笑意,他说,我今年八十三了,在这里拉了七年的胡琴。城里的好人多,我就是靠这些好心人给的钱过了七年。可是,七年里,你是唯一没有将钱扔进茶缸,而是轻轻将钱放进茶缸的人。
  我不解,这有区别吗?
  老人说,在大家的眼里,我是个乞丐,但我自己并不这样认为。我给你鞠躬,不是因为你给我钱,而是因为你尊重了我的人格。
  我心里一阵震动。
其他文献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进行了较多试点,由配电主站、
民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段坎坷的路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有关民营与国有、集体经济权益保护上无论是在观念、法律、政策等方面依然存在差别
张冠李戴说"作、做"——谈"作、做""作派"不同于"做派"。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作派"指人的派头、气派或故意做出来的姿态、架势;"做派"指戏曲演员表演中的动作和表情。在实际语用中
【方法指津】阅读,就是从所读的文章中获取有效信息。文章中的信息有两种:一种是显性信息,就是文章直接告诉读者的,这种信息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一种是隐性信息,就是文章没有直接告
按: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载当代诗人王春芳的十行诗赏析文章,并附诗供读者共赏。中国是诗歌大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相较古诗而言,新诗的演进尚不足百年,发展空间巨大。我们以“尽微弱之力推广好诗”为荣,如果编选得当,相信定是课本之外读者的又一道诗歌美餐。  那时我睡了 从世间抽身而退  蜷缩的躯干有深远 幽静的美  我梦见有人把懊悔 刻在当街的  大理石柱上 而后轻抚胸口的不宁  我还看见树
时光以流沙的速度前进,成长流淌出的美丽生长成一朵朵旖旎的花,排列出好看的形状。然后,微风带过我的记忆,温暖的日子镶嵌出芬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