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汉语诗歌审美范式研究的必要性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汉语诗歌的发展,有不少艺术思想、美学旨归,曾一度影响了写作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对百年汉语诗歌拥有相对稳定的美学认知,具有示范工具意义。这些艺术思想、美学旨归是承载了历史情感与历史内容的公认“模式”,它们从纷乱的现实存在,到生成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阶段性存在形态十分明显。对这些审美范式展开研究,意味着为百年汉语诗歌的审美文化记忆建档。
其他文献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乙酰化、溴化、叠氮化、硫氰酸化4步反应合成了2,3,4,6-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GITC),用NMR对其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其反应机理。该合成方法与
目的回顾性研究年龄大于70岁老年人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年龄〉7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为老年组;采用随机匹配的办法,
文章结合新疆双语格局、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现状,阐明多民族社会语言协同和文化协同的重要性,提出双语教育能够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水平与素质提高,传统文化挖掘、继承与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