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来源 :共产党员·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它起源于美国,盛行于西方。如今,母亲节已为国内民众所接受,近年来越发盛行。其实,我们中华泱泱大国,在敬老孝亲上是有着自己源远流长的传统的。
  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字形看起来像一位面朝左的长发驼背老人,身前有一个孩子,以头扶持着老人。说文解字中说:孝,子承老也;又一说:善事父母者。
  把“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
  当时,孝的含义有两层:一是尊祖敬宗。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逝者。这带有一定的宗教意味。《易经》有记:“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二是传宗接代。在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依。因此,孝敬祖先的最好方式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这种理念,在后来的著作中多有体现。《孟子》在《离娄章句上》有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代著名经学家赵歧在《十三经注疏》中注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提出不孝的三件事分别是:对父母的过错“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家境贫困,父母年老,却不愿赚钱供养父母;不娶妻子,没有儿子,断绝了后代。
  早于孟子之前,孔子就给了孝以极高的地位,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道被奉为“仁”之根本。
  何为孝?有个词叫“孝敬”,可见“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孔子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只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让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若只养不敬,就与饲养犬马没什么区别了。
  民间有句俗话:有钱钱孝,没钱人孝,没钱没人顺者为孝。这不是说只有没钱没人才需要顺,而是提示人们,顺着父母,尽量达成他们的意愿,才可以称为孝。当然,孝顺不能是愚孝,对此,孔子也曾提出过“几谏”的原则。他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将孝敬长辈与遵循社会道义协调统一起来了。
  孔子还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父母不能以礼相待,显然是不孝。
  在传统文化中,被各方趋于认同的怕就是孝了。孝道不仅决定了家庭的生活状态,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孔子之“孝”是与“悌”结合起来的。悌的意思是敬兄长,其实质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
  儒家有一部伦理学著作叫《孝经》。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周详的规定,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
  时代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既要传承也要有创新。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24孝”行动标准。但不管怎样创新,“百善孝为先”的原则不能变,因为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是最基本的社会情操,是其他一切社会美德的基础,事关社会风气、社会安定乃至国家兴亡。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远的,子女对父母的孝也应该是永远的。就让我们知行合一,让父母“外安其身,内安其心”,让全社会都变得其乐融融吧。
  本栏编辑/厉飞
其他文献
语言交际理论作为一种与语言本质问题认识相关联的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探索,在其萌生、发展、理论的科学梳理与科学表述上,目前仍存在着一些尚需进一步探讨、澄清的基
家庭变革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民主化、恋爱婚姻自主化以及家庭变革社会化三个方面的内容。毛泽东的家庭变革思想是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错案疑案相继通过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得以纠正,如赵作海案、聂树斌案、于英生案等。这些案件的纠正无一例外都经历了漫长的申诉历程。我国刑事申诉案件中长期
本溪市平山区工人街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将“畅通‘最后一公里’,打造服务型街道”摆在工作首位,在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使辖区百姓真正受益得实惠。  走下去,扑下身子接地气。开展“三进五访三问”活动,深入调查研究。街道、社区干部进社区院落,进企业工厂,进服务大厅;访居民群众,访弱势群体,访基层干部,访“两代表一委员”,访企业人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在走访过程
另案处理",是指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如果其中部分嫌疑人因具有特定情形,从而未能经由同一诉讼程序进行责任追究,必须以分案的方式通过其他诉讼程序进行处理的案件处理机制。由
<正>进步先进前步,退步先退后步,是八卦掌步法的精妙之功。与"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紧密结合,从而产生令人难以揣测的变化,堪称一绝。身随步翻,掌随身变,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