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精雕刻艺术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民间艺术的领域里,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喜爱是有增无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是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互相促进也是不断发展的表现。本论文以传统文化煤精雕刻的保护,影响,传承和开创为主导,分析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可再生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开发价值,根据抚顺煤精雕刻的技艺的特点,制作和造型为煤精雕刻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寻找新的途径。
  关键词:煤;煤精;雕刻艺术
  一、煤精雕刻的技艺文化
  (一)煤精雕刻的介绍
  抚顺的煤精雕刻是东北传统文化手工之一,煤精被人们叫做煤玉,黑玉,但是抚顺当地的人们叫它为“嘎巴力”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趣,可能是当地人民的习惯,但是从名字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煤精的重视。抚顺的煤精大多产出于抚顺露天煤矿,它是中国非物质文化,是不可再生能源,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国家部门定位“生物类宝石类”。
  煤精是纯黑色的,韧性很大,有细密的块状,而煤精大的可以有上百斤重,小的则只有几斤而已。煤精随着采集煤炭而开采,数量极少,煤精燃烧后有烟状的火焰,燃烧后有很难闻的气味,煤精很坚硬,所以成为了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在中国古代煤精工艺品的用途有很多,可以首饰,装饰品,印章,吉祥物等等。
  (二)煤精雕刻的技艺文化
  煤精雕刻的技艺文化除了有传承关系外,还有以下俩点:地方风格性的特点:煤精雕刻早在上古社会的古朴稚拙的无雕饰感的风格。然后,在文化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融入了木雕文化因素,结合着地方风格性的文化发展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布局和图案的修饰等等为主导,最后形成的作品也都是造型独特,思想新颖等。
  我们在煤精雕刻文化中分析的时候,不难发现的是,我们所在的艺术文化通常是按照历史地理学角度来划分的,分为“东北文化和内蒙文化的关东文化亚区”,最早的是以东北相关区域的记载,一直发展到了战国时期。东北虽然天气寒冷,各种资源和土地的开发业比较晚,但是历史文化依旧源远流长。中国地方性文化的结构中,东北的文化有着明显的特点,在社会的统一性上,思想的一致上,民族的融洽上,都使中国传统文化相连,与其它文化不同的是,辽吉黑统称为东北,三个省的人们都称为东北人。
  东北三省的主色调是白色,黑色,绿色,蓝色,白色象征着雪山,黑色象征着黑土地,绿色象征着森林,蓝色则象征着大海,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黑色也代表者东北三省的原煤和汽油等资源,他们激励着大型工业城市的兴起,也可以说黑色的煤精是东北三省文化的代表。
  在自然环境下有很多方面是给予东北人民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另一方面也是带给东北人冷酷的一方面,在与社会压力的搏斗中,东北人豪放,热情的性格,对待生活也是带着一种热烈的勇敢和期望的追求的。在煤精雕刻作品中有很多都是充分代表东北文化的,比如有程斌的《关东魂》和龚振涛的《小矿工》。陈斌的《关东魂》是抚顺煤业界最常见的一个生活场景拾煤核,它是以一个让人尊重的老人家的形象,也象征着东北地区人气的特征,通过作品可以让人们看到那个火热交织的年代。从这个作品可以看出老人的形象是自然闲适的状态,也可以从老人的装扮可以看出,老人戴着毛毡帽,尖头的鞋子都是非常巨人东北特色的服饰,也可以看出东北寒冷的环境,但是即使在寒冷,从老人的面部可以看出老人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微笑,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作者取名为《关东魂》是非常恰当的,是东北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工业长子是最生动的体现了。作者经历了东北工业的转变,在作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的毫无疑问的就是怀旧风,东北人是多愁善感的,和作品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的。
  二、煤精雕刻技艺的艺术特点和创新思路
  (一)煤精雕刻技艺的艺术特点
  煤精的特点是比较坚硬的,结构也是非常细腻的,比煤炭黑也比煤炭亮,也比煤炭轻,是一种超级特殊的材料,由于他的文理特别明显,所以慢慢的就成为了煤精雕刻的最佳材料了。
  大师们的创新想法是他们的作品还没有完成时,在脑海中想象的图片,它是作品的开始时的想法,创新想法有一部分是受到他们当时所处的年代所制约的,这种影响是不明显的,在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中,有一些艺术家和手工艺术家开始不那么重视它的存在,在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古老的地域文化被时代分为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方向,在新的中国成立的两个十年之后,在种中国国家的意志的作用下再加上地域性文化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条件,使东北的工业处于非常好的生产前景,铁和火的那个年代始终不是永恒的。在改革开放中,东北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时处于在边上的,由于经济的不景气,渐渐地使艺术家对艺术和审美的兴趣不在那么高了,最后从生活转向了心里象征等等,但是煤精它继承着艺术家们的心血,它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的姿态,是人们对没的向往,不管是非物质文化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它都是中国历史的智慧与结晶等等。
  (二)煤精雕刻艺术的创新思路
  正如古人所说一个地方一种文化,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其它的文化,然后统计它们的文化作出正确的评价,多去感受它们的文化,多去参加它们的展出,去实地考察它们的技艺和工艺,最后总结自己的不足,来取长补短,将它们的长处和工艺带回来,来改进我国煤精雕刻技艺的不足,来增强我国的雕刻发展前景。还有就是去专业的学校来进行学习,比如辽宁美术协会每一年都会组织学生来学习一些专业的美术知识和一些雕刻知识和工艺技能。煤精现在已经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大家保护煤精非物质文化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了,所以利用社会上的能源的基础上来坚持煤精雕刻,不要因为现实也丢了传统文化,然后拯救非物质文化的任务也是特别紧迫的,要珍惜保护非物质文化。
  三、煤精雕刻技艺的文化艺术价值的发展
  多年来传统的雕刻技艺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且逐渐的把煤精雕刻作为艺术品纪念品,根据原料越来越缺少,社会上的收藏者越来越多,煤精雕刻可以作为纪念品,工艺品,首饰,器皿。过度的开发工艺的发展,也是商场供不应求的问题难题,也表现了我国市场上的不完善,所以我们要完善更好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道路,更好的传承我们的下一代,让煤精雕刻工艺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余骏.中国煤雕刻艺术流源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张宁,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其他文献
(本刊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中国商业联合会对外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11年度虹膜全息技术咨询师暨师资培训班”近日在北京圆满结业.经过为
现今社会,在工业文明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不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云南彝族刺绣本身的特有价值,不仅是现代服饰中的创作元素,更是对历史文化的记载,所以对于彝族刺绣的
“切合题旨”是修辞的第一义。只有把握好了制约它的诸多因素,才能做到“切合题旨”。制约“切合题旨”的主要因素有“时间、地点、场合、话题、对象、年龄、性别、身份、职
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分析《红楼梦》的民俗文化词汇,结合作品中的语言实例,从文化和翻译的角度予以解读,以发掘其所蕴藏的民俗文化的整体面貌和文化内涵.
期刊
摘要:本文从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者、现实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来探索艺术的改造功能;从“坐而论道”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论述艺术的改造功能与“坐而论道”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改造;促进;坐而论道;发展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艺指技艺,包括艺术。“游于艺”,指的是艺术家将自己置身于六艺的活动中。因艺是通于道的,故要“游于艺”
姜国田rn手语和微笑编织的梦rn聋人手语主持人.1984年生于山东青岛,3岁时因病注射抗生素导致听力丧失.2004年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担任《我的梦》主持人,曾获得环球小姐特别
期刊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在不断进步,医药卫生也在经历着十分重大的改革,医院所应用的药学也在渐渐地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模式,将传统
数字时代,当代油画创作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本文分析了数字时代下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特征,结合对数字时代油画创作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几点数字时代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微调式静态牵伸支具在肘关节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1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微调式静态牵伸支具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微调式静态牵伸支具治疗,对两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并统计治疗前、治疗后肘关节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