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孩子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xiaofei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就是脸上呈现出爱。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再漂亮的人,如果脸上是冷冷的,傲慢的,或很不耐烦的,就会让人暗自叹息,叹息他白白浪费了好容貌。而长相再普通的人,有从心底萌生出的爱意,也会像阳光一样灿烂,呈现出让人心动的一面。
  表达出来的爱,不仅让人美丽,还能传递鼓舞人的力量。比如上班的妈妈,每当遇到压力,或是身心疲惫,感到再也无法付出时,一听到孩子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立刻心里就变得甜甜的,人也像被滋润过了。爱人和朋友一个体贴的眼色,也有同样的功效。
  人们常说在国外长大的孩子比较阳光。除了课业负担少,大量的户外活动使孩子健康活泼外,从他们成长的环境也可以找到答案。比较起来,国外一些相对开放和单纯的环境鼓励孩子尽可能充分地表达感情,尤其是正面的感情。
  孩子会发现,家人朋友间常说一些称赞的话,或做一些贴心的事,并有一些肢体动作,比如一个拥抱,这会让人十分开心,而接受的一方也心存感激之情。在高兴的时候,人们除了由衷地大笑,还会各自把心里的喜悦再大力发挥一下,让快乐的气氛再持久一点。孩子从小学习,不断增强爱别人的能力,学会各种表达爱和友情的方法。面对亲人朋友时,他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这种成长,靠的不是单纯物质上的满足或加班加码的补习、监督。
  在国外,陌生的路人从对面走来,常以微笑向我们致意。看到小孩子,更会多笑一会儿,眨眨眼,做个鬼脸。如果把孩子逗乐了,他会很有成就感。这样被人注意,甚至被特别对待的经历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同时,他会觉得与陌生人的交流很有趣,不产生隔膜。而如果在人群中仰头注视着大人的孩子,看到的都是视而不见或不耐烦的神情,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以为世上不友好的人居多,而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变成“横眉冷对”的小路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外的孩子比较容易上陌生人的当。适当提醒孩子对陌生人保持戒备心理是很有必要的,国内国外都如此。不同的是,为了教育孩子尊重每一个人,在没有进一步的证据表示有危险之前,国外很多家长鼓励孩子保持乐观又有礼貌的态度。而国内家长总提醒孩子保持警惕,不给陌生人任何可乘之机。这样,无形中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了不同的氛围。而处于这样一种氛围,要保持和传达爱心会变得十分困难,即使对大人也是如此。
  大多数父母除了操心孩子的学习和人身安全外,还是很希望孩子能够长得健康、俊美、快乐、积极向上的,那么,最好的方法也许是成年人阳光起来,有勇气以微笑面对冷漠,同时有意识地评估一下自己,是否给予孩子的快乐多于批评和担心。而支持这些行为的背后,应该是一份理性的乐观,对生活和每个人的大爱吧。
其他文献
新年快到了,邮递员马先生每天都给动物们送来许多贺卡。每当马先生的铃铛“丁零零”响着从小兔门口经过时,小兔总要问一声:“马先生,有我的贺卡吗?”“没有,孩子!”马先生总是这样回答。  那天午后,小兔正在画画,忽然传来“丁零零”的声音。啊,是马先生!小兔飞快地跑出门,只见马先生正把一张漂亮的贺卡送给对面的松鼠姐姐。“哎!又没我的贺卡。难道朋友们都把我给忘了?”小兔失望地想。  “马先生,有我的贺卡吗?
近年来,不少幼儿园采用了蒙台梭利教育法,教学效果显著。有专家认为,蒙氏教育不仅适用于幼儿园,也适用于家庭教育。那么,蒙氏教育究竟有什么特色和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操作呢?本刊特意请教了梁志椠教授。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对蒙台梭利教育知之甚少,作为这方面的专家,请您谈谈它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  梁教授答(以下简称答):蒙台梭利教育是由著名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所创建。
有一天,一只小蚂蚁在草丛里找食物,看见一条毛毛虫躺在草地上。  毛毛虫看见小蚂蚁说:“走开,你这个小不点。”小蚂蚁很生气地说:“你干嘛瞧不起我?”毛毛虫高高地抬起头说:“你的个子这么小,能找到什么食物呢?这是我的地盘,不允許你过来。“小蚂蚁不理它,又去找食物。  这时候,“砰”的一声,只见一块小石子刚好砸在毛毛虫的身上,毛毛虫受伤了。小蚂蚁赶紧爬过去看情况,毛毛虫恶狠狠地说:“你别过来,我讨厌你,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而且要学会创造、学会探索。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专家认为,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对于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增长知识、锻炼意志、发展特长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呢?请听听各位家长和老师的看法。    家长发言    张先生(网络工程师 儿子4岁):培养探索能力,应该渗透在孩子生活、
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美化孩子的精神家园,前提是先清除家庭的精神污染。所谓家庭“精神污染”,主要指家里所存在的消极偏激、低级趣味、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现象。它源于家长的处世态度、生活观念,以及粗野的言行、暴躁的脾气、怪僻的性格、不良的嗜好等。这是直接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精神因素。而不少家长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甚至对此熟视无睹。  孩子们与家人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家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
一天上午,我给3岁的女儿讲《木偶奇遇记》。当讲到仙女妈妈死了,皮诺曹哭得死去活来时,女儿忽然问:“妈妈,什么是死?”我一愣,随口答道:“死就是永远都没有了,再也看不见了。”“哦。”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皮诺曹为什么哭呢?”“因为他很爱妈妈呀,妈妈不见了,当然伤心了。”  此时我忽然心生一念,想看看我这个妈妈在女儿心中的分量。于是特意用深情的口吻问道:“宝宝,仙女妈妈死了,皮诺曹那么伤心,如果
不少年轻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交给了老人。我们在对315户家庭调查发现,孩子由祖辈抚养的为173户,占总户数的59.7%。在隔代教养中。祖辈们教养态度、行为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他们对10个关于教养问题的回答吧。    1 你觉得孩子由谁抚养最合适?    灏灏奶奶:孩子从小就是由我们养大的。上幼儿园后,双休日让他爸爸妈妈带回家,回来准生病。说实在的,交给他们养我不放心。  
男孩不像男孩,男生落后女生,这种现象绝非国内独有,国外也早已出现了这个问题,不少的学者分析认为:“是家庭、学校和流行文化误导了男孩们,使他们深陷于无休止的焦虑之中。”   “男儿有泪不轻弹”是社会对男孩的期望和要求,不允许男孩正常的情绪发泄,不宽容男孩的丝毫差错。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男孩背负着“坚强”的巨大压力,一旦遭遇更大的挫折和失败的刺激,将“彻底摧垮”。从这个角度看,当今社会“男孩更需要关怀
苟瀚文的爸爸  愿望:希望孩子在思想上和身体上都健康,每天过得开开心心。  理由: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性格会一生受用。  打算如何实现: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不对孩子说谎,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让孩子大胆做事,不怕出小篓子,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多带他到大自然中去。  齐凯瑞的爸爸  愿望:希望孩子身体好,品行好,学习更好。  理由:因为自身条件不好,所以希望孩子优秀点。  打算如何实现:多和老师沟
春天来了,该是鼠姑娘换春装的时候了,她说:“就这一身毛,跟明媚春光实在是不般配啊。我得去买一套好看的春装来。”  鼠姑娘去镇上,见服装店就进去挑衣服。  但是,很不幸,哪家服装店都没有小得让鼠姑娘穿着合身的衣服,连玩具专柜里也没有合她身的衣服。  鼠姑娘一失望,就吧嗒掉下眼泪来。可是,正当第一滴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的时候,她忽然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大树底下呜呜地哭,很是伤心。  小女孩一直呜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