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

来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go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类型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景观格局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选取黄土丘陵区的坡耕地、淤地坝农地、果园、人工柠条灌丛、人工刺槐林、退耕地、铁杆蒿草地、杠柳群落灌丛、狼牙刺灌丛和侧柏林10种植被类型样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及其潜在功能特征,并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为土壤细菌群落的绝对优势类群,其次包括酸杆菌门、绿湾菌门、芽单胞杆菌门、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等次优势类群;天然植被类型的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略大于人工植被类型,但仅有基于丰度的覆盖率估计指数(ACE)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细菌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基于优势属的相似性聚类分析发现,土壤细菌群落间相似度与植被类型特征关联密切;未知功能及氨基酸转运和代谢是土壤细菌群落的优势功能类群;冗余分析表明,全碳含量、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电导率、pH值、硝态氮含量和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相关性热图分析表明优势属类群与环境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植被类型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表现出其对植被类型的优势种生物学特性、植被演替、土壤性质和人为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响应.因此,植被类型是影响黄土丘陵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驱动因素.
其他文献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生态健康对保障密云水库水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评价密云水库上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019年对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采样点39个,采集到底栖动物128种,包括节肢动物门106种、软体动物门16种、环节动物门5种、扁形动物门1种.从耐污值上看,敏感类群占比为23.1%,耐污类群占比为0.9%.从类群出现频率看,出现频率居前3位的底栖动物分别为蜉蝣属(Ephemera)、短脉纹石蛾属(Cheumatopsyche)、角石蛾属(Stenopsyche),其出现频率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