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信息技术课堂是学校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阵地之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也能引领青少年鉴别信息的真伪,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在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模式中要结合实际,积极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党和国家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主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是否能塑造出健全的人格、是否能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是学校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阵地之一。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模式中结合实际,将立德树人的思想渗透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一直是笔者不断努力的方向。
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新版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以国产软件为主要的学习对象、以广州文化为载体的学习内容,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爱家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加强信息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
一、项目式教学中引入职业体验,立德树人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语数英等基础学科一统小学教育的天下的氛围中,语数英学科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不少出现自卑、甚至自弃、厌学的情况。教师要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发掘自己的优点,激发自己努力向上的信心。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引入职业体验,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我满足感,找到自信,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二册第一单元信息技术王国的“小工匠”为例。将第1课我是小编辑、第2课改错小能手、第3课编辑小专家归纳为一个职业“编辑”;第4课版式我设计、第5课图文更精彩归纳为一个职业“美工师”;第6课妙趣框里装、第7课直观小表格、第8课多样小表格归纳为一个职业“规划师”;第9课页面巧安排、第10课目录轻松建归纳为一个职业“策划师”;第11课封面设计师为“设计师”;第12课全能审稿员为“总编”。小组合作,小组内每人根据自己的特长任一职务,分工合作,团队协作,完成自己小组的电子小报的制作。一个个职业模拟,一项项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学习,真实地感受和体验信息技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增强自信,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项目式教学中结合时事要事,立德树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的教育对象虽然还是小学生,但是立德树人必须从小抓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渗透。在项目教学中,笔者经常将教学任务与时事要事相结合,以知识为基点,以活动为主线,以广州文化作引领,把知识和技能融人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当中,以主题活动贯穿学习过程,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例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制作“追忆南粤传统文化”的电子小报,让学生感受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灿烂;“国庆节”制作“我爱你,中国”的电子报,让学生在活动中抒发爱国情怀,感受到祖国的腾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师节”“母亲节”制作“感谢您”为主题的电子报,让学生学会感恩;疫情期间制作“抗疫你和我”为主题、“禁毒日”制作“禁毒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电子报,让学生关心时事,近距离地接触社会,增加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一次次的主题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加了他们的社會责任感,立德树人效果显著。
三、项目式教学中立足习惯养成,立德树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的教育重在习惯的养成,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面对着电脑,如何正确开机、关机,摆放桌椅;如何合理地建文件夹,整理文档;如何正确上网,做个文明网民。这些都是要在每一个项目式教学中的每一次课上体现的,好习惯终身受益。把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以及信息素养的养成与发展作为一个综合的体系,并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健康、安全、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当今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青少年既是网络的使用群体和受益人群,又是推动网络发展的巨大力量,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学生还太小,对于网络信息的真伪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对在网络上如何正确地发表言论也不能完全把握,这些都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每一节课中不断渗透,让学生理解并执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一次课堂上,一名女生举手报告,前面的男生在自己的WPS文档中打字骂其他同学,这就违反了文明公约中的“不侮辱欺负他人”。借此机会,笔者严肃批评了该男生这个不文明行为,并指出了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自认为无人认识的网络中,都不能侮辱他人,轻则被批评,严重的甚至要负法律责任。也与学生再次重温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并与学生相约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线,用主题活动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的价值观,使新课程理念下的新三维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主题活动贴近社会生活,蕴含着浓厚的广州本土文化,极富中国特色,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程宝明.让项目引导教与学——项目式教学在中职信息课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4).
[2]刘桢.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
关键词:立德树人;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党和国家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主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是否能塑造出健全的人格、是否能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是学校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阵地之一。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模式中结合实际,将立德树人的思想渗透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一直是笔者不断努力的方向。
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新版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以国产软件为主要的学习对象、以广州文化为载体的学习内容,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爱家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加强信息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
一、项目式教学中引入职业体验,立德树人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语数英等基础学科一统小学教育的天下的氛围中,语数英学科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不少出现自卑、甚至自弃、厌学的情况。教师要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发掘自己的优点,激发自己努力向上的信心。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引入职业体验,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我满足感,找到自信,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二册第一单元信息技术王国的“小工匠”为例。将第1课我是小编辑、第2课改错小能手、第3课编辑小专家归纳为一个职业“编辑”;第4课版式我设计、第5课图文更精彩归纳为一个职业“美工师”;第6课妙趣框里装、第7课直观小表格、第8课多样小表格归纳为一个职业“规划师”;第9课页面巧安排、第10课目录轻松建归纳为一个职业“策划师”;第11课封面设计师为“设计师”;第12课全能审稿员为“总编”。小组合作,小组内每人根据自己的特长任一职务,分工合作,团队协作,完成自己小组的电子小报的制作。一个个职业模拟,一项项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学习,真实地感受和体验信息技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增强自信,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项目式教学中结合时事要事,立德树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的教育对象虽然还是小学生,但是立德树人必须从小抓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渗透。在项目教学中,笔者经常将教学任务与时事要事相结合,以知识为基点,以活动为主线,以广州文化作引领,把知识和技能融人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当中,以主题活动贯穿学习过程,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例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制作“追忆南粤传统文化”的电子小报,让学生感受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灿烂;“国庆节”制作“我爱你,中国”的电子报,让学生在活动中抒发爱国情怀,感受到祖国的腾飞,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师节”“母亲节”制作“感谢您”为主题的电子报,让学生学会感恩;疫情期间制作“抗疫你和我”为主题、“禁毒日”制作“禁毒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电子报,让学生关心时事,近距离地接触社会,增加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一次次的主题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加了他们的社會责任感,立德树人效果显著。
三、项目式教学中立足习惯养成,立德树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的教育重在习惯的养成,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面对着电脑,如何正确开机、关机,摆放桌椅;如何合理地建文件夹,整理文档;如何正确上网,做个文明网民。这些都是要在每一个项目式教学中的每一次课上体现的,好习惯终身受益。把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以及信息素养的养成与发展作为一个综合的体系,并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健康、安全、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当今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青少年既是网络的使用群体和受益人群,又是推动网络发展的巨大力量,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学生还太小,对于网络信息的真伪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对在网络上如何正确地发表言论也不能完全把握,这些都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每一节课中不断渗透,让学生理解并执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一次课堂上,一名女生举手报告,前面的男生在自己的WPS文档中打字骂其他同学,这就违反了文明公约中的“不侮辱欺负他人”。借此机会,笔者严肃批评了该男生这个不文明行为,并指出了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自认为无人认识的网络中,都不能侮辱他人,轻则被批评,严重的甚至要负法律责任。也与学生再次重温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并与学生相约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线,用主题活动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的价值观,使新课程理念下的新三维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主题活动贴近社会生活,蕴含着浓厚的广州本土文化,极富中国特色,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程宝明.让项目引导教与学——项目式教学在中职信息课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4).
[2]刘桢.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