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GS诊断1例Q热病例报告

来源 :实验与检验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aoj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热(query fever)是一种由贝纳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的家养反刍动物,传播媒介主要为蜱虫。该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急性、慢性和亚临床等表现。急性型患者多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重症病患常伴发肺炎、肉芽肿性肝炎、心脏损害、神经系统症状等,若治疗不及时,约5%的急性患者可转为慢性Q热,可表现为心内膜炎或存在持续性感染病灶,治愈难度增大[1]。Q热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大多数国家均有关于Q热的病例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前后血清和胸腔积液抑瘤素-M(OSM)、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6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纳入病例组,另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病例组患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抽取胸腔积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3、6、9d时测定血清及胸腔积液OSM、TGF-β1、IFN-γ水平,统计治疗1个月后预后情况。结果⑴病例组患者血清OSM、TGF-β1及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和补体C9水平与肺结核病灶侵及胸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42-70岁,根据是否侵及胸膜分为甲组(侵及胸膜组,42例)和乙组(未侵及组,32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补体C9水平,采用Pearson、Spearman分析血清CA125、补体C9与痰菌检验结果、ALB、Hb、PA、白蛋白、IGRA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A125、补体C9水平对结核病灶侵及胸膜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