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提升文本阅读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广和试卷结构的不断调整,高考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通过相关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快速进行文本阅读,及时获取有效信息,提升阅读效率。然而,当前学生日常阅读量匮乏,缺乏阅读积极性,快速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因此,强化学生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快速阅读;阅读方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训练,加强对学生快速判断、选择、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同时,不断调整的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也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在有限时间内从文字量日益增长的试卷中提取有效信息,整合答案,顺利完成答题。所以,高中语文开展快速阅读教学、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不仅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 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
  一些老师将大量时间安排在文言文、古诗词的背诵与理解和作文的写作上,阅读训练只靠学生自觉进行。虽说也有老师安排阅读课,通过检查学生读书笔记来验收学生阅读成果,但是老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够,阅读课的课堂效果也不理想,高中阅读教学仅停留在表面。
  (二) 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还是采用“题海战术”,用大量习题来进行阅读训练,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过多的习题占用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也让本就压力很大的课堂更加枯燥,难以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也背离了开展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 忽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题目的理解通过卷面答案表达出来是高考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只重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很好地表达出来,致使答题语言组织混乱、逻辑不清、重点不明确,得不到高分。
  基于以上种种,要想提升学生阅读效率,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开展快速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加快文本阅读速度,掌握从文本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快速阅读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涉及到语言文字学、思维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它的主要内容是加快文本阅读速度,准确筛选信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阅读效益。可见,速读的重中之重是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如:中心内容、文章概要、主要线索、关键语句、层次标题等,以此从速读中提取信息,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那么如何有效快速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完成:
  (一) 无声阅读法
  无声阅读法是指让学生通过默读来扩大视知觉广度,提高阅读的平均速度。很多学生有出声读等不好的阅读习惯,但高考考场上不能读出声,试卷文字量大,时间紧,出声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无声阅读法需要老师在日常学习中训练学生逐渐养成默读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读文本,并总结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二) 整体阅读法
  在速读过程中,学生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必须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另一方面还要保持思维活跃、一目十行,这样才能实现快速阅读。如果稍有分心,就需回视,这样就会降低阅读的速度。今年语文高考试卷字数已经超过8000字,如果耗费大量时间返读势必会严重拖慢做题速度。而整体阅读主要是让学生在阅读时先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去理解难句。
  比如2014年安徽卷阅读题是选自《新华文摘》某一期的五段话,结构松散,前后相邻两段的联系并不紧密。另外,文段中涉及到学生不了解的专业术语“技术崇拜”,如果一直花时间理解这一专业术语,会导致对文章整体把握出现差错。针对这类阅读材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跳过这个词,先概括每一段的主要观点,在找到不同段落间的联系后,再来理解“技术崇拜”,然后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技术崇拜、产生技术崇拜现象的原因、怎么避免技术崇拜。通过分析文段中心思想,学生就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整体阅读法能够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习惯,避免重复返读,能够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及时提取有效信息。
  (三) 固定程序阅读法
  固定程序阅读法是指在明确目的的前提下,按照固定的顺序、步骤阅读,让学生养成阅读定势。以2015年浙江卷阅读题为例,文章出现人物比较多,如“烤肉刘”“工人”“煤站副经理”“老头”等,讲述了市井生活中好几件小事,如果直接阅读,学生容易抓不住重点,降低阅读效率。这时就可以用固定程序阅读法,首先确定文章体裁——小说,小说的作者——汪曾祺,题目——《捡烂纸的老头》,由此可以了解到小说的主要人物为“老头”,然后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再简要分析“老头”的性格,找到小说的叙述角度,怎么刻画出“老头”的性格,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最后再提出自己的阅读感想。通过固定程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习惯性地按照固定顺序阅读,快速找到文章重点,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四) 情境代入法
  提升现代阅读整体水平的关键之处在于提高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语句的能力,我们称之为“体察情境”。在一个语段中,文章所表达或隐含的某些意义是相辅相成的。其中,有的相互印证,有的前后相承,有的先总后分,如果忽略这些内在关系,阅读理解必然存在脱离语境的偏差。我们必须学会从原文中“抠”出来答案的本领,而不是想当然地贴标签。
  (五) 推断阅读法
  推断阅读法主要是通过寻找文章关键词,形成初步“判断”,再分析文章語义群,根据“判断”推断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2013年新课标卷1阅读题《“飞虎将军”陈纳德》,在阅读时就可以让学生先找到关键词,对陈纳德的人物性格形成初步判断,再找到文章中关于陈纳德的事迹,推断出陈纳德的人物性格,被后世敬仰的原因。推断阅读能够充分集中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主旨。
  (六) 精读细读法
  1. 审题是有效阅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题干中通常含有解题的重要信息。学生通过细心审题,就能在浏览文章时迅速锁定精华内容进行有效消化、整理,从而舍弃其他无关信息,以此减少阅读量、缩短阅读时间,最终提高阅读效率。
  2. 首先是抓关键句:每个段落几乎都有基本点,常常通过各段主题句表示,当然有时需要考生自己提炼。这些主题句加在一起就能表达出文章的中心,这样抓住了关键句就可以快速把握中心;其次是盯关键词:要紧盯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和短语。这些词语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归根结底都指向同一事物或事情,能使学生清晰厘清句、段之间的关系和脉络,准确把握贯穿全文的线索,第三是找路标词:在文章中有些“虚词”比“实词”更重要,作者通常通过它们来表达思路和进行前后过渡,对学生们的阅读则可以起到“指路”作用。找到它们,考生就能够对全文的结构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加快文本阅读速度以获取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减少返读、回视行为,培养学生整体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是应对当前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不断调整、阅读量逐年增多的有效手段。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快速阅读教学,学生要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齐心协力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素林,刘晶晶. 信息阅读能力:含义、表现标准及培养策略[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1):43-46.
  [2]杨玖喜.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3]卢彩红. 浅谈高中语文快速阅读能力培养探讨[J]. 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2):45.
  [4]黄远帆. 快速阅读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07):88.
  [5]谢明霞. 高中语文快速阅读理解教学策略[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0):49.
其他文献
本研究首次探究了Emodin单独或者联合顺铂对两型子宫内膜癌细胞是否具有抗肿瘤效应以及该药物是否增强顺铂的化疗作用及其机制,并在荷瘤裸鼠的体内实验中进一步证实,为子宫内膜
摘 要: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与应用概念不是很清晰,多数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不会用,或者说用得不精辟,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情况或许不是孩子们的错,也许是我们的教育和启发的方式不对,如果说我们能正确地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正确地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那么也就达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应用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很清楚一件事情,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一二
摘 要: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奠定她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地位的则是她的词。她的词在距现在一千多年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独树一帜,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被后人称颂乐道。本文着重从李清照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探讨,了解李清照词作具有恒久魅力的原因。  关键词:李清照;艺术手法;恒久魅力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在词、诗、散文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同时,她又工书、善画
摘 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课题实践研究的具体做法和感受:一、 构建写作有效素材积累体系的研究;二、 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研究;三、 作文评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  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发现课标对作文教学指导思想做了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
他们是高官司身边不带“长”的小秘书,整天忙得像陀螺,干着最苦、最累、最不招人待见的差事;他们又是前程似锦的未来领导,离权力中心最近;他们还是腐败的重灾区,“上海第一秘”秦裕、“河北第一秘”李真……“秘书”的“大腐败”案例,我们随便就能开出一长串来。    加班写完材料,办公室的窗外已经泛白。汪海东低头看看腕上的手表,已经是凌晨4点。春节前后,正是地方政府部门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对一位秘书来说,一整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应该说已经渗透于教育教学中。笔者认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愿教乐教、愿学乐学的新气象。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艺术;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应该说已经渗透于教育教学中了。语文课,是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平时,总是听到较多的老师埋怨、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