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很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具有优势。设计了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两种教学模式,论述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给我们指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向。
一、信息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的、内容、对象和环境的千差万别,决定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
(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教学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形象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培养创新人才有重大的意义。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网络技术辅助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它具有资源丰富、时空不限、人—机优势互补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能力。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正好能为这种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如果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自由探索,这无疑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从而较快地培养出21世纪的新型人才。
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在互联网上,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在远程教育中,我们还可以在因特网的“虚拟图书馆”上查阅全世界各地的馆藏图书目录、书籍、期刊、音像及其它文献资料。学生通过网上听课,获取名师指点,既能提高学习成绩,又能利用最优化的教育资源培养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自主探索学习模式
1.学习设计
基本环节是: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查询信息→探索思维→意义建构。
基本原则:(1)学习主题的设计。(2)信息资源设计。
2.实例
五年上册科学“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教师上课前制成课件,从网上搜集下载大量的不同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内容,并制作一些网页放在网上。
过程1:视频动画演示不同种子发芽生长的动画,在情境中提出问题:绿豆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会发芽生长呢?
过程2:学生上网查阅信息,分析,整理。限定时间,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的查阅活动,相机指导。
过程3:学生动手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绿豆种子发芽实验”。限定时间,并要求学生填好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
过程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学生提出一些观点。对 “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等难点问题,教师演示课件,加强学生的直观、形象理解。
过程5: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过程1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点拨迁移,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其他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适当评价,课程结束。
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起兴趣,上网查询后,进行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互动协作学习模式
1.学习设计。基本含义:互动协作学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本步骤:(1)组成协作小组。(2)分工与执行任务。(3)小组成员交流。(4)合作提高。
基本特点:(1)合作下的竞争。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竞争中的合作。培养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宽容、协作精神。
2.实例
下面是一次网络学习——制作网站的主题学习活动过程:
过程A:选定主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设计网页、网站。
过程B:实时阅读——上网搜寻信息,开阔视野,筛选有效信息。
过程C:下载存储——动手操作,加工处理信息,建设小组个性风格的网页、网站。
过程D:合作交流,互相发送电子邮件,讨论、探究网页的制作技巧、特色,交流网站内容,提出修改、评议意见。
过程E:评选赏析——通过电子邮件共欣赏。
网络互动协作学习中,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者和学习媒介互动,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必将带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对于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给我们指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向。
一、信息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的、内容、对象和环境的千差万别,决定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
(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教学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形象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培养创新人才有重大的意义。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网络技术辅助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它具有资源丰富、时空不限、人—机优势互补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能力。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正好能为这种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如果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自由探索,这无疑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从而较快地培养出21世纪的新型人才。
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在互联网上,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在远程教育中,我们还可以在因特网的“虚拟图书馆”上查阅全世界各地的馆藏图书目录、书籍、期刊、音像及其它文献资料。学生通过网上听课,获取名师指点,既能提高学习成绩,又能利用最优化的教育资源培养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自主探索学习模式
1.学习设计
基本环节是: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查询信息→探索思维→意义建构。
基本原则:(1)学习主题的设计。(2)信息资源设计。
2.实例
五年上册科学“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教师上课前制成课件,从网上搜集下载大量的不同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内容,并制作一些网页放在网上。
过程1:视频动画演示不同种子发芽生长的动画,在情境中提出问题:绿豆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会发芽生长呢?
过程2:学生上网查阅信息,分析,整理。限定时间,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的查阅活动,相机指导。
过程3:学生动手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绿豆种子发芽实验”。限定时间,并要求学生填好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
过程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学生提出一些观点。对 “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等难点问题,教师演示课件,加强学生的直观、形象理解。
过程5: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过程1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点拨迁移,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其他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适当评价,课程结束。
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起兴趣,上网查询后,进行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互动协作学习模式
1.学习设计。基本含义:互动协作学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本步骤:(1)组成协作小组。(2)分工与执行任务。(3)小组成员交流。(4)合作提高。
基本特点:(1)合作下的竞争。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竞争中的合作。培养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宽容、协作精神。
2.实例
下面是一次网络学习——制作网站的主题学习活动过程:
过程A:选定主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设计网页、网站。
过程B:实时阅读——上网搜寻信息,开阔视野,筛选有效信息。
过程C:下载存储——动手操作,加工处理信息,建设小组个性风格的网页、网站。
过程D:合作交流,互相发送电子邮件,讨论、探究网页的制作技巧、特色,交流网站内容,提出修改、评议意见。
过程E:评选赏析——通过电子邮件共欣赏。
网络互动协作学习中,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者和学习媒介互动,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必将带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对于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